……
……
沈溪跟云柳一起用餐,陪着一起吃的还有几名昨晚值夜的侍卫。
沈溪从来不搞特殊化,吃东西不挑,在他看来能填饱肚子最重要,山珍海味吃多了只会让人产生懈怠心理,甚至连肩负的使命都忘记。
云柳默默地吃着,伙食虽然未必好,但她与沈溪的想法差不多,吃饭就是为填饱肚子,也从不挑食。
吃过饭后,沈溪让人把早餐给惠娘和李衿送去,毕竟现在二女不方便出来抛头露面,沈溪只能让在武昌府招收的侍卫给她们送去……对自己身边的女眷,沈溪反倒觉得这样的生活未免有些薄待,很不想李衿和惠娘跟着他吃苦受累,一时间却又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时天光已大亮,云柳重新回她和熙儿的寝帐休息,沈溪特地给她们放了一天假。
大军将在怀远县城休息两天,一方面等待从常德卫调拨来的两个千户所入驻怀远县城,确保官道南北通畅以及大军后路安全,另一方面则是努力恢复县衙正常运转,确保民生不受影响。
这也就意味着,一直到出发前,云柳和熙儿都可以自行调配时间。
沈溪早早进入中军大帐,原本想处理一些公文,但他发现自己有些困倦,尤其是在吃饱饭后,外面东方的天空已经被朝霞染红,眼看又是一个好天气,整个人有些暖熏熏的,不由趴在案桌上补了一觉。
一直等到侍卫来报新任怀远县知县求见,沈溪才起身,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同时组织了一下思绪,尽快把事情交待清楚。
知县是沈溪安排的,进城才一晚,人选就确定下来……其实是别无选择!因为整个怀远县城现在能找到的只有一名举人,其他人杳无踪迹,只有让这名举人出来担任知县,此人名叫刘桓,军户出身,家族在怀远已经扎根三代。
沈溪打量此人,却是个年近五旬的老儒生,随口问了几句,此人别说是做知县了,就算是县学的教谕也没当过,考取举人不过六年时间,参加过一次会试,还是跟沈溪一起于弘治十二年赴京赶考,可惜落榜了。
作为刘桓赴京赶考那一届的状元,刘桓见到沈溪后,神色无比恭敬,行礼道:“沈大人,你的大名,学生久仰了……”
上来就是客套话,对此沈溪并不是很欣赏,毕竟一个能当自己祖父的人开口自称“学生”,他觉得太虚伪了。但站在儒学的角度,沈溪作为翰苑出身的东宫讲官,如今又是正二品的左都御史,刘桓自称学生,其实说得过去。
但就因岁数摆在那儿,沈溪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
怀远县城中央、县衙旁边的军营里的中军大帐,对话在继续。
沈溪摆了摆手,道:“刘知县客气了,在朝廷委命新的知县到来之前,你便是怀远知县,这一任可能只有半年到一年之期,当然也有可能因表现卓著而被朝廷承认,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向朝廷举荐你!”
“若怀远县有什么事情无法处置,你可以派人前往广西布政使司衙门,那边会有人照应……”
“这……”
刘桓显得局促不安,因为以他所知,现在广西布政使司所在地,也就是桂林府府城所在临桂城,正在被叛军围攻,沈溪说他有事可以去那边请援,其实等于是没人能帮到他。
沈溪只是随口一说,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刘桓有事向他请示,但沈溪不想自找麻烦,这大山犄角旮旯的怀远县发生事情,如果都要向他请示,让他做批示,他觉得自己不是来领兵打仗,而是来带孩子当保姆。
刘桓原本想提几句当前县衙面临的实际困难,但恰好苏敬杨和王禾等人过来见沈溪,请示下一步行军计划,如此刘桓便失去跟沈溪倒苦水的机会,只好怏怏不乐退到一边。
沈溪先为苏敬杨、王禾两位都指挥使引荐刘桓。
如果是进士出身的知县,二人对其或许有几分敬意,但刘桓不过是举人,苏、王二人并不放在眼里,关键在于二人都是正二品官身,单论品阶他们甚至可以跟沈溪相等,作何要对一个被沈溪临时委命的知县摆好脸色?
只是简单地向刘桓拱了拱手,苏敬杨便向沈溪道:“大人,可是要走永宁州或者义宁的道?听说那边很不好走……”
王禾被苏敬杨抢白,随意看了刘桓几眼便缄口不言,但看向沈溪的目光中也有求证之意。
沈溪道:“暂且先不考虑抄小道走近路,还是走官道求稳为宜,毕竟这里是南方各部族盘踞之地,我们对地形地貌不熟悉,非常容易被叛军偷袭得手。再者军中粮草辎重以及火炮等兵器,若走山路的话,怕是要落下不少,干脆咱们先前往柳州府,再行绸缪!”
王禾跟苏敬杨对视一眼,这时候他们都在看对方的反应,至于五开卫的带兵千户风昭原,此时却显得非常拘谨,因为他仅仅只是个千户,就算代表贵州一省前来协助沈溪,但始终不敢在两位都指挥使面前造次。
沈溪指了指风昭原,道:“风千户,这一日城中巡逻事宜,便交由你负责。至于城外情报的刺探,则交由苏将军。王将军则操练兵马,以备应战!”
听到要“应战”,王禾跟苏敬杨又相互瞪了一眼……他二人不能确定是否有叛军往怀远县城靠近,但以他们在宝庆府的经验来看,沈溪很可能又猜到了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