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走到哪儿都是武将的福星,如果他单纯只是个翰林官,不会受到将领们如此推崇,关键是沈溪在军中的名望实在太高。不但九边将士,就连地方上的军队也一样,军中流传着,谁跟沈溪谁祖坟冒青烟,一个小兵也能成长为将军,更别说原本就是将军的,出路会更好。
别人或许会觉得传言未免把沈溪捧得太高,可王禾亲身体会过,他打从心眼儿里相信沈溪能让他加官进爵更进一步。
王禾一走,正堂内只剩下沈溪和那年轻人。
这下那年轻人不敢随便说话了,继续跪着,低着头,不敢跟沈溪对视。
沈溪道:“怎么称呼?”
年轻人嗫嚅着,无比紧张地说道:“小人……小人袁堂,今年二十一,在南昌府看管个茶寮,若是小人的东家有哪里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可别跟小人撒气!”
沈溪点头:“你自己说过,对江赣之地,尤其是南昌府上下非常了解,可是如此?”
袁堂喉咙干涩,忍不住咽了口唾沫,道:“那些官老爷的事情,小人不怎么清楚,但市井中的事,基本都了解……”
沈溪道:“那就好,从现在开始,你便是这巡抚衙门一员,你记得,以后走到哪儿,若有人欺负你,便说是我沈溪的人,这样别人就不敢欺辱你了。”
“八钱银子的俸禄,这只是第一个月,以后做得好还可以涨工钱,但若做得不好就会被本官赶走,永不录用……”
袁堂犯起了嘀咕,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沈溪是什么人,至于永不录用什么的,他倒不是很担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一辈子就是个平头老百姓的命,从未想过会做官。袁堂紧张地问道:“不知大人怎么称呼?”
沈溪道:“之前你说的那贪财好色的总督,便是本官。本官名声如何,不用你为本官辩解,你有什么想法,那是你的事情,但现在你就一门心思为本官做事,当好本官的顾问,有什么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可。”
“若学着跟别人那般耍心眼儿,知情不报,就好像之前的王将军所说,把你拖出去打死也不冤枉!”
袁堂身体一震,把头伏低,跪得更矮了些,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时
沈溪到南昌府,原本准备跟惠娘和李衿过些惬意的安生日子,每天可以逗逗丫鬟遛遛鸟,走到哪儿都有一大堆人吹捧,完全不用为朝事烦忧,就好像渡假一样,过一两个月再回武昌府跟家人团聚,生活继续。
可惜他刚到地头,湖广那边就出事,地方叛乱愈演愈烈,先是靖州府全境沦陷,其后是宝庆府,再后面湖广西南的州府基本都把告急文书上报到武昌府,又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他面前,此外什么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施州卫等地都有兵乱发生,一时间沈溪感觉自己治下已经到风声鹤唳的地步。
刚开始沈溪还可以推搪,表示还未到亲自领兵的地步,但时间一长,光是王禾那边就来催了不下十次,看得出王禾对于出兵非常热衷,尽管这事原本是在湖广地界发生,跟王禾这个江西都指挥使无太大关系。
“……沈大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造反由来已久,地方上多年来所持政策,都是以招抚为主,但收效甚微,之前湖广藩司衙门曾多番上奏,请调拨钱粮整顿军备以平地方事端,均为朝廷所拒。”
“朝廷之意,最好以地方土司自行筹措粮食,或以民间豪绅组织兵马平叛,谁平息叛乱,便可受封地方。初时这个政策收到一定成效,但后来因为土官争夺地盘,相互攻伐,阻绝道路,闹得不可开交,最后朝廷不得不把这条政策给取缔,即便现在谁领兵平息叛乱,也无地受封!”
王禾说起湖广的事情,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沈溪知道,王禾这几年都在湖广担任都指挥同知,对那边的事情了如指掌不足为奇,就算到了江赣,王禾也把自己当成湖广将领看待,尤其现在监管湖广和江赣两省的还是他的大恩人沈溪。
沈溪很想说,你给我介绍这么清楚有何用?你再怎么说,我也无意领兵,你当上战场是那么好玩的事情么?
王禾再道:“……叛军数量以地方申报来看已过万人,往上数,或许已有三四万人马。看似数量众多,但实则多为乌合之众,只要大人兵锋所指,贼寇必闻风丧胆,负荆来降,请大人即刻下令出兵,末将愿再为大人征调一万兵马!”
沈溪打量王禾:“王将军,本官乃地方督抚,虽持王命旗牌,但无擅自调兵之权限,需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批复才能成行!”
“另跨省调兵影响甚大,你之前已经调拨两千人马给本官充作总督标下,剩下的事情,你不用过多理会!”
沈溪类似的话已经说过很多遍,但都没什么效果。
王禾认准一个死理,跟着沈大人做事有肉吃,你不出兵就是断我的前程,我怎么都要催促你出兵,一天不行就两天,总归要打动你。到现在,沈溪已不胜其扰。
王禾苦口婆心:“大人,湖广西南数十万百姓,都在等着您呢……”
沈溪很想把王禾扫地出门,但又知道这位是难得的忠臣良将,这些建议其实都是为自己着想,把人赶走等于是挖自己墙角,很不明智。沈溪无奈地道:“那若本官派王将军领兵,王将军有几分胜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