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陛下。”
因为不是奉天殿大朝,大臣们只是躬身行礼,不需下跪。
朱厚照站在龙椅前,捂嘴打了个哈欠,这才一抬手:“众卿免礼!”
大臣们平身立直。
朱厚照坐下来,把手上带着的一样东西放到前面的案桌上,大臣们见状,纷纷猜测到底是什么。
就在谢迁准备发言时,白钺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拿出一份奏疏:“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所有人都没想到居然是白钺先从人缝中钻出来,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次谢迁和沈溪才是主角。
朱厚照皱眉:“白尚书,你这是何意?朕还没说话呢!”
白钺跪下,将奏疏举过头顶道:“陛下,老臣年老体迈,近来重病缠身,连下地走路都不稳,更勿谈处理朝事……请陛下体谅,准允老臣乞老归田。”
在场鸦雀无声。
白钺刚过五十,就自称“老臣”,提出乞老归田,这让在场那些年过六旬甚至七旬的老臣一阵汗颜。
谢迁心中着恼,嘴上小声念叨:“这个时候,你出来捣什么乱?”
朱厚照生气地道:“白尚书,你多大了就到朕这里乞骸骨?照你这么说,那今日朝堂内大部分臣工都要辞官归乡?你看看除了沈尚书,还有几个年岁比你小的?”
说话间,朱厚照打量站在群臣最前面的谢迁,好似在说,若是你白钺请辞,那谢迁更应该请辞才是。
谢迁听了心里一阵不舒坦,暗忖:“莫不是陛下指使白尚书这么做的?”
“咳咳——”
白钺连续咳嗽几声,这才喘着粗重的气息道:“陛下,老臣乞老,是因体弱多病……咳咳……这两年因沉疴多进流食,身体虚弱,实在难以兼顾朝中之事,报效朝廷有心无力……”
朱厚照一摆手,示意张苑把白钺的请辞奏疏拿过来。
张苑下玉阶将奏疏接过,再回到朱厚照身边呈上。
朱厚照看过后道:“白尚书乃是朕当政后主持礼部的,这才几年?就连刘贼伏诛,朕也没说撤换你,你现在说要请辞,明显不正常……朕不准允,你说有病朕派太医为你诊治,这件事休要再提,起来叙话吧!”
白钺恭敬地磕了三个头,颤颤巍巍站起身来,看上去弱不禁风,似乎随时都会一头栽倒在地。
第二〇〇二章 用心何其毒也
白钺虽然表现得老态龙钟,一副风烛残年的凄惨模样,高坐在上的朱厚照却一点儿都不同情,勒令他认为是在装病的白钺必须留在礼部尚书任上。
在场大多数官员也都认为白钺是无病呻吟,简直是没事找事。
只有少数人知道白钺身体的确不好。
沈溪了解这段历史,白钺于正德五年死在任上,属于“英年早逝”,当然这只是相比于朝中那些长寿的老家伙而言,在这五十岁便是知天命的时代,很是平常,毕竟大多数人活到这么大已相当不容易了。
朱厚照被人打岔,心情不佳,黑着脸大声说道:“诸位卿家,朕许久没见你们,这次召集诸位前来,是跟你们商量几件事……”
谢迁在朱厚照开口后,马上出列,上前一步行礼:“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朱厚照话说到一半又中断,瞪着谢迁喝问:“谢阁老,你不是想说,你也准备请辞吧?”
谢迁这边只是说有事启奏,朱厚照就猜他要请辞,就好像故意挤兑这位当朝首辅一样,谢迁一肚子不快,但还是努力心平气和道:“老臣身子骨还算康健,能再支撑两三年,尚未有乞老归田的打算……老臣是想启奏西北军情。”
虽然谢迁尽量压制心中怒火,但这话已经很冲了,在场那些官员都在替谢迁着急,怕他在朝堂上忍不住大发脾气,而跟皇帝闹出什么不愉快来。
沈溪心想:“谢老儿倒是学聪明了,不拿大道理说事,知道熊孩子不会听他那套,干脆拿西北军情当幌子……分明是投其所好啊!”
果然,朱厚照一听西北有军情,顿时来了精神,瞪大眼睛道:“谢阁老请言。”
谢迁道:“老臣查到,西北过去几年鞑靼犯边,以及十数起民乱奏禀,都属子虚乌有,乃贼逆欺瞒圣上,故意编造所致。老臣整理所有事件汇总,将部分尚未惩治的奸党成员列在名册中,请陛下御览,将这些祸国殃民之人定罪!”
谢迁说的事情,乃是过去几年刘瑾为了达成某些目的故意虚构战事,包括鞑靼犯边和地方民乱,其中大多数都是刻意针对沈溪。
虽然朝臣多知道其中内情,但在刘瑾倒台后官方一直未有定论,谢迁现在把事情整理好上奏,大有“秋后算账”的意思,大殿里那些曾名列阉党名录的官员,脸色都是一变。
朱厚照黑着脸道:“这件事,朕已经知晓了,阉党作乱后,朕就调查过,虚报瞒报之人中的确有很多未予惩治……谢阁老所奏倒也恰当!”
谢迁乃是文臣之首,朱厚照不好拂他面子,再加上朱厚照的确对沈溪在办阉党案时高举轻放的策略有所不满,干脆就趁谢迁奏禀这件事的时候,准备好好计较一下。
随后张苑将谢迁的奏疏转呈到朱厚照跟前,朱厚照看过之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一把将奏疏摔到面前的案桌上,抬头怒视谢迁,喝问:
“谢阁老,你说阉党中人对刘瑾误国有责任,朕不反对,毕竟这些人上下串通,沆瀣一气,欺瞒朕、欺瞒朝堂、欺瞒天下百姓,罪不可赦,但你……居然把沈尚书也列在阉党同谋名册中,这算什么意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