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沈溪却清楚地知道,交趾人口不多,能够动用的兵马极为有限,一旦在一两场大会战中将交趾有生力量歼灭,那交趾就可能出大问题,甚至一场战事没结束,交趾已产生内乱,或许有的交趾势力开始联络大明准备投降事宜,那时要攻打交趾就会更容易。
当然这只是沈溪的一种设想,现在朝廷没对他下达任何进兵命令,他宁可留在桂林府练兵,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朝廷又将他调到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总督,与其在辛苦平定边疆的半道上调离岗位,不如留在桂林府享清福。
对沈溪而言,现在老婆孩子都在宁化县,回武昌也只能守着空屋子。而留在广西,那意义就不一样了,他等于是站在抵抗外辱的第一线,随时可以出兵边陲,这对他而言有一种莫名的历史使命感。
王禾从沈溪这里得到承诺,放心多了,这次沈溪把对交趾一战的详细情况说明,再也不是之前那样遮遮掩掩。
虽然跟交趾开战,没有跟鞑靼人作战获取的战功高,但总算比平定地方少数民族叛乱功劳更大,王禾对此充满期待。
……
……
营地里一处偏帐内,张永和刘瑾正在算计自己的事情。
二人有一点心意相通,那就是他们都不愿留在沈溪军中继续充当监军,无论取得多大的功劳,都想赶快回到京城。
尤其是刘瑾,他在江南刚得到消息说要被征调京城回东宫任职,回头就被派到西南来当监军,两个结果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无法接受,他本以为跟随沈溪平叛用不了多久,结果一来就是半年,而且到现在也没有结束的征兆。
刘瑾道:“张公公,您在朝中可有人帮忙说话?这场仗看来不必打下去了,再打能打出什么名堂来?不若找机会回去,在京城过闲散日子,远比在这里整天被蚊子咬好!”
张永不屑地说道:“回去过闲散日子?感情你是赚够了身家,不屑于军中这点儿功劳和犒赏,看不出来你还是个隐形的富翁啊……”
这话连消带打,讽刺意味浓烈,其实上一次张永充当沈溪的监军,最后分到手足足有四五千两银子,身家比起刘瑾丰厚多了。
刘瑾赔笑道:“咱家说的只是回去过几天好日子,看张公公这神色,这样吧,若是能回到京城,咱家不会亏待张公公,到时必会将厚礼送上……但求张公公能在朝中帮忙疏通一二。”
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挠
紫禁城,乾清宫。
朱祐樘剧烈咳嗽,皇帝身边除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外,就只有内阁大学士谢迁。
这次皇帝特别召谢迁入宫议事,谢迁本以为同列的大臣不少,等到了地方才发现,皇帝召见的只有他一人,足见器重之深,这让他感到受宠若惊。
朱祐樘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谢迁奏禀的时候没两句就得停下,等朱祐樘剧烈咳嗽一阵,才又继续发言。
谢迁有些心疼皇帝,这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天子,少年登基,经过十七年执政,朱祐樘其实不过才三十多岁,但身体却比他这个年老体迈的臣子还差得多,这让谢迁有岁月不饶人之感。
光是谢迁奏禀西南军事,便用去小半个时辰,他引述的基本都是沈溪奏本中的内容,其实皇帝之前便已知晓,这次不过是旧事重提。
等谢迁奏禀结束,朱祐樘倦怠地问了一句:“谢卿家,你认为,对交趾一战,是否该进行?”
谢迁有些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要单独召见,跟他谈及这在朝中百官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
不管从哪个角度,此时的交趾都不具备威胁大明江山的资格,朝廷防备的一向都是西北草原上的豺狼,而非西南边陲之地的弹丸小国。就算交趾回归大明的有限时间,朝廷也一直以土司制度进行管理,没有得到任何实际好处,故此谢迁不认为朝廷需要改变对交趾的既定战略。
谢迁如实将心中想法说出:“陛下,臣以为交趾小国,地瘠民贫,又非王化之地,不若弃之!”
大明朝臣,脑子里没有领土观念,朝廷占据了中原沃土,谢迁不认为有必要劳民伤财跟交趾人相斗,不如留着精力构筑九边长城防线,这在谢迁看来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朱祐樘问道:“那以谢卿家之意,交趾犯边也可置之不理?”
“嗯!?”
谢迁打量萧敬,想从萧敬那里得到明确的提示。萧敬是司礼监太监,应该清楚皇帝的用意,就算不能当面说,也可以用眼神稍微示意。可惜此时萧敬低着头,没有任何反应,这让谢迁有些捉摸不透。
谢迁硬着头皮道:“陛下,西南边陲之地,山川纵横,地广人稀,若为地方上一点得失,轻起战端……怕是不智!”
“咳咳!”
朱祐樘猛烈咳嗽两声,等停下来才喘着粗气道,“哦。朕明白了!”
谢迁听到皇帝的言语,不由松口气,觉得这下应该不会再提交趾犯边的事情了,暗自庆幸自己终于帮到沈溪,孙女婿终于可以避免领兵南下跟交趾兵马作战了。不想这时朱祐樘仰天长叹:“难道朕,就不能留给太子一个平稳的盛世江山吗?”
谢迁顿时愣在当场。
虽然皇帝的话,只是一句随便的感慨,听起来没头没尾,好似没来由的一句话,但谢迁却能从朱祐樘的态度中明白,其实皇帝倾向于打这场仗,最好是将交趾重新纳入大明版图。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