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自己就撑不住,所以不再勉强,皇帝主动承担守夜的任务,他自然考虑先回去休息,但值此关键时刻他也不会出宫,而是回文渊阁暂歇,内阁必然要出人去乾清宫守夜,这个人选刘健早就想好了,正是谢迁。
刘健行礼:“谢陛下恩典!不知陛下还有何训示?”
“没什么了!”
这会儿朱厚照已经完全自由发挥,根本不听萧敬说什么,直接道,“朕现在便去为父皇守灵,众位臣工不必跟随,回家去吧,明日辰时进宫来为父皇守孝便可。现在天气依然寒冷,朕不希望你们中谁病倒……萧公公,安排散朝吧!”
萧敬哭笑不得,新皇做事激进,完全不听他的指导,许多事情都是瞎说,原本朝议中还要谈太后的事情,最后张皇后还要讲话训勉百官,如今这一切都被省略了,新皇直接宣布退朝。
但皇帝公开下达的命令萧敬不能违逆,当即扯起嗓子道:“陛下有旨,退朝,诸位臣工请退!”
众大臣行礼:“恭送陛下!”
朱厚照站起身来,正要往玉阶下走,忽然想到老娘坐在身边,为了显示他是个大孝子,赶紧过去,将张皇后扶起,母子二人一同往乾清宫而去。
……
……
刘健等人则目送张皇后和朱厚照离开,才能退出殿外。
此时众大臣有的还在抹眼泪,但刘健、李东阳和谢迁却哭不出来了,毕竟今天已经流了太多的泪,再者以他们的年岁,见惯生死,而且他们之前已辅佐两代君主,自然不会因皇帝病故而自乱阵脚。
内阁三人往文渊阁而去,刘健对谢迁道:“于乔,你且去乾清宫守灵,我和宾之随后便到!”
谢迁看了二人一眼,听这话便知道自己被刘健和李东阳杯葛,人家要回去商议事情,根本不考虑他的看法如何。
谢迁没有去争,道:“那我先去乾清宫!”
多余的话一句没有,谢迁折道往乾清宫而去,尚未进乾清门,便再次见到朱厚照,此时朱厚照已将张皇后送入乾清宫,他不急着到大殿守夜,一个人在乾清门看宫人设置案桌、棉垫等,这里将是来日大多数朝臣哭灵之所。
“殿……陛下?”
谢迁见到朱厚照,吓了一大跳,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朱厚照。
朱厚照扫了谢迁一眼,道:“原来是谢先生,怎么,您没到文渊阁商量事情?”
谢迁心想,连一个小孩子都知道我应该去文渊阁与会,但可惜另外两名阁臣不给我面子,让我来守灵,当下道:“回陛下,老臣怕乾清宫无人守夜,特地前来……”
“哦!”
朱厚照点点头,有些失落,“那一起走走吧,本来朕想出来清静一下……朕心情实在很糟糕,父皇病故,感觉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朝事朕又没经验,感觉很无力……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没什么劲!”
谢迁差点儿被口水给呛着,心想:“你这熊孩子在想些什么?当皇帝的目的是为了好玩么?”
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
朱厚照对谢迁的感觉,不同于对其余的朝臣,面对谢迁时他坦诚以待,这跟谢迁平时笑盈盈慈眉善目的老狐狸形象有关,也跟沈溪是谢迁的孙女婿有关。
朱厚照当谢迁是自己人,愿意在谢迁面前说一些心里话,甚至发一些牢骚。
只是此时的谢迁,尚未意识到自己被朱厚照“赏识”,甚至当成身边少数可以信赖的大臣。
除了谢迁外,朱厚照就算是对萧敬、张苑等人,也没表现出推心置腹的信任,更别说是对刘健、李东阳这些大臣了。
“谢先生,您不知道,朕以为当了皇帝,什么事都可以做主,但到了朝堂上才发现,那些人根本不听朕的,甚至连说句话都需要萧公公提醒……当初父皇登基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
朱厚照用无辜的小眼睛望向谢迁,想从谢迁身上求证一下,自己的老爹当初当了皇帝是什么样子,以确定自己是否走在当皇帝的正确轨道上。
谢迁面对这样的问题,实在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他发现自己的思路跟朱厚照完全对接不上,朱厚照考虑的问题,在他看来太过荒诞无稽。
迟疑了一下,谢迁解释道:“陛下刚刚才登基,尚需磨练。先皇初登位时,对朝臣分外倚重,上下称善,随后励精图治,终于开创盛世,为世人称颂!”
“盛世?朕不觉得……”
朱厚照有些诧异,说道:“朕前几个月不是才到民间走了一趟吗?朕发现百姓生活跟你们朝臣形容的不一样,生活困苦,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这还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尤其是在江北之地,情况更为糟糕,不过过了长江后情况好一些,毕竟那里是鱼米之乡。就算沈先生治理的湖广、江西之地,百姓生活也很困苦,朕本以为我大明百姓都能丰衣足食……这次的事情,让朕知道,所谓盛世,只是你们朝臣吹出来的!”
朱厚照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彻底否定他老爹的功绩。
谢迁皱皱眉头,这种情况已经很不错了好不好?换作别的朝代,百姓饿死是寻常事,现在能勉强吃饱饭度日实属不易。
谢迁道:“陛下切不可在朝臣面前如此说,先皇功绩有目共睹,百姓大致可安居乐业,这在历朝历代都少见,若陛下觉得先皇开创的盛世尚有不足之处,更应励精图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