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沈溪”的字眼,朱厚照顿时来了精神,瞪大眼睛打断谢迁的话,问道:“沈卿家已到延绥了?挺快的嘛,不是说明年年初能到就算不错了吗?听说这次他运了不少火器到延绥,甚至从湖广征调部分兵马……”
对于沈溪军中的情况,朱厚照非常留意,说起来头头是道,很多事情不需要谢迁详细奏报。
朱厚照一摆手:“来人,将沈卿家奏本呈递上来。”
小拧子过去,将谢迁从怀里拿出的上奏转呈到朱厚照面前。
朱厚照之前只是想沈溪领军行进速度为何如此之快,连谢迁进宫的意图都没听清楚,等他拿过奏本看清楚上面的内容,拍案而起:“原来西北官场有如此多蛀虫,朕若不好好收拾一下,实在难以面对普天下黎民百姓!”
谢迁确定刘瑾没在场,知道自己来的时机非常合适,于是笑眯眯问道:“陛下,不知当如何应对此事?”
朱厚照重新坐下,放下奏本后道:“据沈卿家所言,西北地方普遍存在官员中饱私囊、侵占朝廷调拨钱粮之事,许多地方粮库、钱库已空空如也,一旦有战事发生,边关钱粮储备恐怕难以坚持一个月。这还是在两年前大胜后的结果……”
“不行,朕要好好调查一下,以儆效尤。谢先生,您乃三朝元老,这件事朕就交给你来处置,意下如何?”
谢迁恭敬行礼:“老臣定当不辱使命!”
朱厚照急着去吃喝玩乐,没多少时间跟谢迁计较,站起身来:“那一切就委托给谢阁老您了,朕有些私事要处置,没什么事的话,阁老可以先回去了。”
谢迁再次行礼,目送朱厚照进了后殿,脸上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你刘瑾将陛下盯得再紧,也架不住陛下日夜颠倒没个正形,你总不能时时刻刻都在宫里守着陛下……只要我将调查西北弊政之事牢牢掌握在手上,这件事就只能由我主导,沈溪小儿担心年后被你算计攻讦之事,便不会发生。”
……
……
刘瑾正关心自己回京路上被人刺杀一事,这头宫中来报,说是谢迁进了乾清宫,跟皇帝提及西北弊政之事。
“……刘公公,陛下已准允,将此事全权托付给谢阁老处置,谢阁老领皇命后出宫去了。”
来人是魏彬,系御马监监督太监,领三千营,其下辖五司掌管宫禁,只有他才能在入夜后将消息带出宫门。
毕竟皇宫中午门小门,入夜后只有少数几个大臣才能进出,而内监不得皇帝传召是不能通行的。
刘瑾怒火攻心:“好个谢老儿,居然敢先斩后奏,这件事没跟咱家商议过,就直接跟陛下禀告,分明是不将咱家放在眼里。看咱家怎么对付……”
魏彬有些焦急,主动打断刘瑾的话:“刘公公,之前您说要利用西北钱粮问题扳倒沈翰林,现在……该如何是好?”
刘瑾满脸愠怒之色,道:“谢迁摆咱家一道,以为咱家就会俯首听命?既然不能再西北钱粮问题上做文章,那回头咱家便找一些朝臣,上奏说沈溪在东南和湖广、江西时,屡有贪墨之事发生,然后大张旗鼓派人去南方彻查案子!”
魏彬有些糊涂:“刘公公,先莫说沈翰林到地方后贪污受贿,就算有,时过境迁怕也无从查起吧?”
刘瑾阴测测地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在大明官场没有谁绝对清廉,沈溪在东南三省和湖广、江西时,都曾对地方盐茶制度进行改革,从中捞取军费,这也是他有钱打东南和西南两仗的根本原因。”
“这些银子说是被用于战事,但总会有贪墨挪用之处……沈溪可是巨贾出身,东南时曾有商会跟他关系匪浅,就说他挪用银子贴补地方商会,只要咱家在朝中运筹,再找些跟沈溪有仇怨的御史言官上疏弹劾,他怎么在朝中立足?”
魏彬听到这话,立即举起大拇指:“刘公公高明。”
刘瑾脸上带着几分自负:“以后跟咱家多学一点儿,沈溪这小子不好对付,很多时候咱家以为大获全胜,却被他摆上一道。咱家自西南回京,他帮咱家挡了一路艰难险阻……莫说咱家忘恩负义,此番让他罢官免职便可,不用将他赶尽杀绝。但若陛下要彻查到底,还是要将人逮回京城,好好审问一番。”
魏彬有些担心了:“刘公公,您不是不知陛下对沈翰林信任有加,若让他回到京城,要是陛下一时心慈手软……”
此时沈溪安然无恙,甚至主动规避来年可能出现的危机,但以魏彬和刘瑾口吻,好像沈溪必然会被革职查办一样。
刘瑾道:“这你都不懂?若他回京必然下到诏狱中,这诏狱进来容易出去难,他以为可以跟进刑部大牢一样,只是受一点皮肉之苦便可抽身事外?等着吧,咱家会让他知道咱家的厉害,最后给他留条性命,就当咱家非忘恩负义之辈便可。”
魏彬唯唯诺诺应,但心里还是犯嘀咕,觉得刘瑾的计划很不靠谱。
碍于面子,魏彬对刘瑾言听计从,心想:“反正找御史言官状告沈翰林非我主导,等事情有了眉目,我领皇命将沈溪捉拿回京,就容易多了。不过,现在东厂和锦衣卫可是在张苑手上,而西厂和内行厂尚在筹建,一切都要看张苑之意……但若我主动去找张苑的话,是否会被刘瑾所忌?”
就算对刘瑾言听计从,魏彬此时也在暗中算计,为自己身家性命考虑,没人真正会为了刘瑾拼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