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琢磨一下,不再看刘瑾,而是直接向沈溪请教:“那沈先生认为,这些人会怎么做?”
沈溪无奈地道:“若真有如此状况,怕是杀良冒功的情况就会跟着出现,那时杀的可不是鞑子平民,而是我大明边陲子民,却不知到那时,是对陛下的威严有提升,还是损失巨大呢?”
朱厚照吸了口凉气,震惊地问道:“若是如此,那朕岂非威严扫地?但……那些人应该不至于如此胡作非为吧?”
说着,朱厚照看着地上跪着不敢抬头的刘瑾,不再抱有之前完全信任的态度。
沈溪道:“以微臣所知,此番宣大总督调动参战的兵马不多,鞑靼一千多骑兵,就算是被团团围困,也会有逃生的残余,断不至于全军覆没,陛下以为呢?”
朱厚照好像在做问答题一样,仔细思索一下,点头道:“鞑靼骑兵灵活性很高,而且在长久作战中,形成了远距离快速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和突袭来迅速击垮对手的战法,如果让一千鞑靼骑兵展开冲锋,别说几千大明兵马,就算是上万也困不住,只有火炮、火铳再配合军阵才能对敌……”
“但此次战事是在平原地带作战,大明军队根本没出动火炮,甚至连追击的骑兵都很少,怎可能会将一千鞑靼骑兵全歼?这件事定有蹊跷!刘瑾!”
刘瑾之前还不觉得如何,以为凭借自己欺上瞒下的能力,一定不会引起朱厚照的怀疑,但听到这一番分析后,顿时傻眼了。
刘瑾心想:“陛下这是说得啥?为什么听起来很有道理,甚至就跟亲眼所见一般?”
刘瑾磕头不迭:“老奴在……老奴全然不知情啊!陛下,老奴只是根据地方上的奏报,跟您上奏,老奴怎会知道宣大总督府是否存在虚报军功的情况呢?”
朱厚照非常不满:“就算你不知道,难道你不会派人前去调查一下?你没想到派人调查,也应该跟沈先生请教一下,何至于到现在被沈先生提出,你才意识到有这种情况存在?若是朕在之后的筑京观一事上出现差池,你信不信朕砍了你的脑袋?”
刘瑾心里那叫一个恼恨,恨不能将沈溪大卸八块。
一层看起来牢实的窗户纸,就这么被沈溪轻易捅破了,刘瑾甚至连为自己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沈溪道:“为今之计,陛下还是当派出使节去宣府调查此事,以正视听。”
朱厚照看了刘瑾一眼,马上又将目光落回沈溪身上,显然他对刘瑾已不是那么信任,在调查这件事上,不想让刘瑾派人。
朱厚照道:“沈先生认为当以何人去调查为好?一般人去,朕真不太放心。”
这会儿刘瑾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如果沈溪说要亲自前去,他似乎只有杀人灭口这一条途径。
但沈溪却一脸淡然:“这件事既然为刘公公主持,当由刘公公派人调查为好,臣不宜出面。”
刘瑾一听,顿时琢磨开了:“姓沈的这么仁慈?在陛下面前取得这么大的优势,居然还会给我翻盘的机会?”
朱厚照皱眉不已:“让他去?这个没用的奴才,没事就知道给朕添乱,朕觉得还是沈先生提供人选为好……这可是朕登基后第一次取得对犯边的鞑靼兵马的大捷,朕不想丢了面子。”
沈溪摇头:“若陛下中途换人,对刘公公有很大影响,毕竟刘公公执掌司礼监,需要维护威信才行……这也是维护陛下的威信!不如让刘公公将功补过如何?”
刘瑾心想,我有什么过错?还不都是你这小子给咱家强加的罪名!
虽然这么想,但刘瑾还是摆出一副忠君为主的模样,磕头道:“陛下,老奴之前失察,的确有一些过失,请陛下给老奴机会,让老奴查个清楚明白,保证不让天威受损!”
第一七七五章 两方应对
刘瑾很是着恼,但最后的结果还是让他稍感满意。
在他看来,只要沈溪没有亲自去宣府调查,那他还有补救的机会,如此一来事情也可以转圜过来。
自豹房回家的路上,刘瑾坐在马车里仔细琢磨:“现在炎光已前往宣府着手办理此事,咱家尽可放心……要找一千颗脑袋凑数,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想那孙秀成既敢虚报功劳,就该想到后续补救之法!”
等回到家中,刘瑾把事情跟孙聪一说,孙聪变色道:“公公糊涂啊!”
刘瑾顿时皱起了眉头:“怎么说话呢?你别以为是咱家妹夫就可以乱说……你说清楚,咱家怎么就糊涂了?”
孙聪无奈摇头:“难道公公未料到,其实沈尚书是故意把责任推给公公,想让公公下不来台?”
刘瑾脸色有些难看:“豹房内咱家气糊涂了,你且把事情说清楚,咱家现在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孙聪叹道:“在公公看来,您派炎光去宣府之事,沈尚书会不知晓?”
“就算他知晓,又能如何?”
刘瑾不以为然地道,“炎光做事谨慎,相信姓沈的小子不敢在半路上如何,等到了地方又有孙秀成这个地头蛇配合,你不必着急!”
孙聪急道:“公公怎么就想不明白,为何沈大人不自己去?他根本就是要等公公给陛下一个结果……”
“若公公派人去调查后,说并无杀良冒功的情况,而届时兵部却拿出边军杀的罪证,那时公公恐怕就不是个失察之罪,而是被诬欺君罔上、杀人放火等罪名,那时就算陛下对公公再宠信,可会保公公一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