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外面的喧哗,沈明堂夫妇才出来,得知李氏过世,也都失魂落魄,显然被这个消息打击得不轻。
沈明堂的妻子沈孙氏最先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搀扶周氏,道:“弟妹,别着急,咱们回去慢慢说,这个时候,咱们不能自己乱了阵脚……”
得知李氏过世,尚未确定是否是真的,沈明堂两口子已明确要跟五房共进退,一下便将大房的人遗弃一边。
沈明堂脑子虽然不好使,但他也知道现在沈家处境艰难,连忙跟过来,俨然也把周氏当成沈家家主,后面还有一大堆二房、三房的后辈。
因大房那边沈永卓没过来,两个女儿也都嫁人,突然间沈明文夫妇就成了孤家寡人,没一个愿意跟他们站在一起。
谁都知道,如今宁化沈家这个大家族,除了李氏外,地位最尊的便是周氏,除了她状元娘的身份,还因有朝廷的诰命,在地方上可以见官不跪,可以给家人庇护,旁人根本没资格当沈家家主。
当然,按照道理沈明钧也可以,他是沈溪的老爹,身份照样尊贵。
但沈明钧是有名的“妻管严”,为人太过木讷老实,在沈家一向地位不高,别人都不觉得沈明钧可以出来执掌家业。
街坊邻居听说沈家报丧,赶紧过来凑热闹。
周氏几乎是在沈家族人簇拥中回到沈府,此时大门内已哭声震天,谢韵儿正在安排车马帮弟兄往门楣上挂白绫。
周氏见到这场面,突然手撑着门框不肯往里面进,她整个人都呆滞了,眼眶里泪水滚动,不停地呢喃:“就这么走了?怎么可能就这么走了……”
沈永卓夫妇从正堂迎了出来,见周氏等人都挤在大门口,他上前来,流着眼泪道:“诸位叔叔、婶婶,请节哀!”
周氏仿佛没看到沈永卓,迈开步子便往大门里去,嘴上骂骂咧咧,也不知道在骂什么,但手却在不停往眼睛和脸上抹,但依然止不住泪水。
此时的周氏全然不顾仪态,丧事当前,她一边骂人一边抹泪,等进入后院月门,之前因为回来而特别擦拭的胭脂早就花了,就好像个厉鬼般,就这么来到后堂,还没进东厢房,已经嚎啕大哭。
“老娘啊……您怎么就走了……这沈家没有您哪儿行啊……”
周氏哭起来就好似泼妇骂街,如果换作别人,早有人上前来喝止,让这家媳妇哭丧时收敛一点。
但这位是谁,状元娘,正五品的诰命夫人,儿子在朝中当大官,谁敢出言不逊,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就连知县大人如果来了,对周氏都要客客气气行礼,更别说是周围的平头百姓了。
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无心
“报丧啦……沈家老夫人仙游啦……”
沈府大门前已有人报丧,这是为接下来设置灵堂做准备。
幸好沈明钧夫妇这一行带来许多车马帮弟兄,不然以沈家的男丁,未必能支撑起这次规模宏大的丧事。
沈老夫人的丧事可不能按照一般的标准对待,这位乃是当朝二品大员的老祖母,且是寡居带孩子成才劳苦功高,就算报上朝廷,朝廷也会下旨恩恤。
周氏跪在东厢房门口,哭得昏天黑地,沈永卓的妻子吕氏赶紧过来相扶,一边擦眼泪一边道:“五娘,您起来说话,您可不能有什么三长两短……”
连沈永卓夫妇也知道如今沈家应该谁出来当话事人,除了见过世面的五房人外,别人都没这资格。
周氏进到屋里,见老太太还半坐在病榻上,跟送她和沈明钧出门时的坐姿相同,她的眼泪更是止不住往外流。
她走上去,在自己丈夫身边跪下来,磕头道:“娘啊,您的交待儿媳做到啦,沈家老宅没有丢,还留在沈家,以后也绝对不会丢啊……”
当她话音落下,或许是李氏冥冥中有一定感应,之前僵直的身子突然松垮下去,在人们搀扶下终于平躺下来。
如此一来,沈家子孙终于可以为李氏蒙上白布。
这状况,在很多人亲眼目睹下完成。
见此状之后,周围哭喊的声音更大了,也不知是因为被吓的,还是觉得老太太一辈子不容易,心里过意不去。
……
……
李氏的过世,已经没有任何悬念,请来的几名大夫俱都摇头,显然老太太没有任何转醒的可能。
沈明文夫妇三步一颠地回来,刚跨进东厢房门,沈明文便好像发疯一样往自己老娘的病榻前挤,边挤边喊:
“娘,孩儿回来了,娘啊……哇呀娘啊……”
这会儿到了哭丧,像是在比谁的嗓门大,似乎只有声嘶力竭才能显示自己的孝心,但因沈明钧夫妇、沈明堂夫妇都跪在床前,以至于沈明文根本没法靠近李氏,就连他儿子、儿媳也都在拉扯他,阻止沈明文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
四房沈明新夫妇最晚过来,毕竟已经分家,他平时都住在城东自己购买的宅子里。弘治十七年是乡试年,如今已是八月,乡试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六郎沈元两个月前便出发前往福州城,此时并未在家中。
如今的沈元,是沈家七个年龄较大的孩子中,唯一一个没成婚的,他要比沈溪大一岁,因沈明新夫妇怕沈元成婚耽误学业,面对那么多前来求亲的人,一概推辞。当然,主要还是沈明新夫妇觉得要等沈元中举人后再成婚,如此亲家的选择面更广泛些,说不一定能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