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脸色凝重,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番上疏,会疏远了他与许国、王锡爵的关系,但他不得不这样做。他说:我要与皇上再说说,一遍遍地给他说此事。立不立太子之争,已有近十年了,他怎么想,谁也心不明白。你与他顶着干,有什么好处?不如一点一点儿地说,一点一点儿地影响他。立太子的事儿是大明朝最重要的事儿吗?目今皇上连朝都不上了,朝臣根本就看不到皇上的面儿,连大臣升迁出京,也不必朝见皇上了。这很正常吗?皇上说,他腿站不直,头晕眼花。偏马上有人直斥他,说他荒淫贪欲,不说这个行不行?
王锡爵瞪眼看着申时行:皇上不是贪淫是什么?他不光有那么多的宫妃嫔御,还每一夜弄那么十个俊美的娈童,这种事做下去,他不死才怪!如果他真要这么做,那也行啊。只怕他不死,这么拖着,大明朝必是一亡。当这个首辅,就得与皇上争,对他直谏,要不做这个首辅有什么意义?
听王锡爵直斥他,申时行心里有些委屈,他做首辅有什么意义?他也问过自己,大明朝风雨飘摇,满目疮痍,处处灾患,频起兵祸,他无法平复天下大乱,也无法让万历走出深宫,西庐默默地处理着大明朝的事务,那些深隐着的祸患与眼下不时爆发的痼疾令他手足无措。他是不是该像张四维一样,一走了之?
申时行说,我不想再多说,反正要让皇上猛醒,不能与他对峙,那是没有用处的。
王锡爵说:要是申大人不想那么做,就只能委曲求全了。但立太子是朝廷大事,总不能没有一个态度吧?
申时行说:我早就想对你们说了,不能逼皇上,他要是一甩手走了,你再怎么立太子?
许国也对申时行不满,他轻声说,如果汝默在意,我们便不必再对皇上劝谏了,你怕皇上不满意你,何苦再谏?
申时行说,我不怕皇上不满意我,我只怕皇上再不理朝政,所有的朝事都变成一锅烂粥。
三人再无言,王锡爵与许国本来有一肚子的话想对申时行说,能坦荡直言,那是最好。但申时行这样做,分明是不想与他们说明心境,那还有什么话说?
万历命张诚写下一道谕旨,把雒于仁革职,要打他几十杖。但张诚说,皇上不要打他了,一打他,他就成了直谏的大忠臣了。说不定再过一阵子,还是有人来劝谏皇上,要他回来呢。皇上就把他革职了,说他是胡说八道,就行了。
万历认为张诚说得在理,就点头,要张诚写下谕旨,把雒于仁革职了。而后,张诚来到西庐,把申时行的密疏拿与许国看。
许国说,这可是首辅的疏啊,你拿与我看,是什么意思?
张诚笑,你也是喜欢申时行这么干,是不是?他在密疏里说,他根本就不反对废长立幼,他赞成皇上的意见,想另立太子。他这不是出卖吗?把你们满朝文武都出卖了。你与他整日在一起共事,就不揭穿他这一副丑恶嘴脸?
许国说,我怎么揭穿他?
张诚说,很简单,你只要把他的这一密疏交与文书房,文书房一抄出来,所有的言官便有话说了,不骂死他这个首辅才怪呢,那时,申时行他想不倒台也不行了。
许国默不作声。要说申时行一开始做首辅不认真,许国可不同意,但后来,他便只是看着万历的脸色行事了。像万历想废长立幼这件事,如果他真是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大明朝岂不是要完蛋了?许国沉思,他要不要把申时行赶下去,让西庐有一个刚正直言的首辅呢?
许国明白,如果他拿这揭帖送到了文书房,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完了。张诚说,你让别人做这件事,那样,你就是首辅了。
许国微笑:你要我害别人?但我一向是不害别人的。要害,我就害自己。
许国约见王锡爵,对他说,我要把申时行的那道密疏拿到文书房去了。王锡爵大惊,问他:密疏是哪里得来的?
许国笑说,有人送来的,要我出头,打申时行。
王锡爵大吼:你傻了你?你要做首辅了。如果申时行走了,你就是首辅,你不会权衡其中的利弊?
许国说,我对你说真话,你知道,申时行对皇上的态度是能迁就便迁就,他这样一味的迁就,皇上也不出来理政。再不理朝政,大明朝就完蛋了。我不愿意看大明朝完蛋。
王锡爵拍拍手,止住他:慢一点儿,慢一点儿,我给你弄糊涂了。你说,你不愿意看他再管内阁,你要请皇上出来理政,是不是?
许国说:不是我,是你。
王锡爵瞪大了眼睛:为什么是我?
许国说:我要拿下申时行,但我可不像陈三谟他们瞎囔囔,我是认真的,只觉得申时行不合适做首辅了,我要拿下他。我用不光彩的手段拿下他,我也得灰溜溜地离开,只能由你来主持西庐的大事儿了,大明朝的事儿就拜托你来做了。
王锡爵忽地欲泪。
他想说,难道就不能再想一个别的办法?这么一下子去了两个辅臣,你说这是喜是忧?何况要拿下申时行,也不必赔上一个许国啊?
陈三谟看到了申时行的密疏,他笑了。内阁真是出事儿了,要是三人一心,这一密疏哪会落入他手里?陈三谟抖着这一道密疏,冷笑:密疏不密,内阁出事儿了,他们起内哄了。我们得拿下他申时行,要他滚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