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夫人上下打量了方绍一遍,见他不过二十出头的样子,虽然眉清目秀,气宇不凡,但身上的衣着却与那乡野农夫差不多,想来不是什么高门大院的公子,于是她的脸上稍有不悦,口气也变得冷淡了几分,道:“不知令尊现任何职,家中有何产业。”
这诸葛夫人一开口就问他老爸是干什么的,家里有什么财产,一看就是个贪财之辈,方绍却不以为然,道:“晚生双亲早逝,现下孤身一人,以耕种为身,闲时读些诗书。怎么,莫非夫人这场比试不仅比文采,还要比家财厚寡不成?”
诸葛夫人本想说几句冷淡的话劝他走人的,但被方绍这么一说,若是逐他走,反而显得自己是贪财之人,无奈之下,只好道:“来人,给这位方公子看坐。”
于是在诸葛夫人的示意下,仆人们在角落安置了一张桌案,方绍遂在众人鄙视的目光中,淡然自若的走了过去坐下,却也不思索,提起笔来就如走龙蛇般写起来。
窗户之后,诸葛蓉好生忐忑不安,见母亲总算没将他赶走,不禁松了一口气,但见他二话不说,埋头就写时又不安起来,不知他会写点什么,万一是一篇烂文,到时就算自己强说好也说服不了母亲。
正当诸葛蓉不安之时,那边方绍笔锋已停,一篇诗作与转眼之间便挥洒而出,然后便闲坐那里闭目养神。
诸葛蓉心里立刻咯噔一下:“他怎么这么快就写完了,该不会是胡写乱画一通吧,唉,看来是指望不上他了。”
半个时辰之后,诸葛夫人宣布考试结束,叫仆人们将各人的诗作收齐,笑道:“各位先在此品些果品,稍后便会有结果。”
于是诸葛夫人亲自带着一叠诗作回到后堂,一见面便抱怨道:“好端端的不知从哪里来了个村夫,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想高攀我们诸葛家,真是不识相。”
诸葛蓉对母亲的话相当不赞同,秀眉微皱,道:“母亲何如此言,你不是答应了我这次招亲只看文采么,却又何必在意人家的家世。”
诸葛夫人讪讪一笑,道:“好好好,就看文采,量那小子也写不出什么好诗文,诗作都在这里,你自己审一下吧。”
诸葛蓉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去看每一篇诗文,还没翻几份,诸葛夫人便又道:“刚才你也在这里看过了,那些公子中着实有几个才貌家世都不错的,想必他们的诗作也属上佳,你可别看走眼了。”
诸葛蓉一撇嘴,不悦道:“母亲,你不用旁敲侧击,你放心,如果你看中的人他的文采当真上佳,我自然会选的。”
诸葛夫人也觉无趣,只好默不做声。
诸葛蓉便在那里翻啊看呀,只觉那些诗文多是词藻华丽却空洞无物之作,不是写公子哥们的华丽生活,就是无病呻吟故作惆怅,越看越觉乏味之极,心想若是自己嫁给这样的人,这一生岂不要在无趣乏味中度过,那当真是比死还难受。
翻着翻着,赫然看到了方绍的名字,诸葛蓉身子一震,深吸了一口气,抱着一线希望去看他在片刻之间写就的诗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当她看到诗的前两句时,不禁大为震撼。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再念到此处时,诸葛蓉心中已是澎湃不已。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念完了整首诗,诸葛蓉对方绍的看法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从未曾想到过,一个乡野厨子,竟然能写出这般情真意切,却又词句绝美的诗文。
她将其他的诗作一并弃开,将那篇诗作递给母亲,兴奋道:“就是他了。”
第一卷 高卧隆中人不知 第八章 拖后腿的夫人
诸葛夫人先不看诗,直接看署名,一看到方绍二字,脸马上拉得老黑:“怎么会是他,蓉儿,你疯了么,怎么能选这个乡野村夫。”
诸葛蓉反驳道:“母亲,你休要看不起乡野村夫,须知世外高人多是乡野隐客,比如亮哥哥,难道他在你眼中也只是乡野村夫不成。”
诸葛夫人一怔,不悦道:“亮儿是咱们诸葛家的,岂是那姓方的村夫可比,你不要浑作一谈。”
诸葛蓉哼了一声:“好,那我也不说什么,就请母亲先看看他的诗再作评价。”
诸葛夫人抱着一种不屑的态度却看手中诗文,但越看脸色却变化的越快,到得最后,竟是变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惊叹,喃喃道:“想不到他竟能写出这样的诗,真是,真是……”
诸葛夫人一时间为这绝世佳作而惊叹,竟是不知该用什么言词来形容她对方绍的意外。
诸葛蓉将那些弃在桌上的诗文一并递上,道:“母亲,所有的诗文都在这里,你若能从中找出一篇可之相比的,那女儿便依你心意出嫁便是。”
诸葛夫人也是有些文化的人,心知这般绝世佳作,当世之中也只怕无几人能超越,外面那些公子们的所谓诗文与这篇相比,简直如废话连篇一样不值一提。
只是,那方绍文采固然好,但身份却低微,这一节诸葛夫人怎么也想不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