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正最后一句话的弦外之意,似乎更有点逼迫刘备的意思,便是说你若想得到我东州帮的忠心效命,就必须娶这吴氏,要不知的话,可别怪我们心里边不踏实。
上一次法正他们不踏实的结果,是出卖了刘璋,这一次的不踏实会出卖谁,刘备当然心知肚明。
这显然是一种委婉的警告。
刘备可不是刘璋那种懦弱的主,对于法正的逼迫,刘备心中顿时就来了火,但他皱着眉头思索了半天,还是不得不将火压了下来,沉吟半晌,转忧为喜,道:“难得孝直如此为我设想,不错,这桩婚事我答应了。只是这吴氏到底乃我兄嫂,如果人家不愿意,我看还是勉强不来的。”
法正见刘备答应,不由长松一口气,哈哈笑道:“这个主公就不必担心了,主公乃一代英雄,天下哪个女子不梦想着侍奉主公,吴氏那边,自有正这个月下老人来说和,主公就静侯佳音吧。”
刘备打算娶吴懿之妹的消息不胫而走,吴懿、费观、射坚等东州士人自是大为欣喜,而黄权等益州士人听闻,也颇为欣慰。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不悦,最为不爽的当然是糜竺等徐州元老。
原先刘备只有糜夫人这一个正妻,而且还诞下刘泰这个嫡子,就算是大公子刘禅这个庶长子,那也是徐州出身的甘夫人所生。所以糜竺、孙乾等徐州元老集团,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仗着与刘备这特殊的关系,如今也是处于高位,荣宠非同一般。
而今刘备却忽然要娶吴氏,这显然有拉拢益州士人的意思,而以益州士人集团的实力,将来若是这吴氏诞下一男半女,无疑将会威胁到糜夫人的地位和两位带着徐州血统的小公子的继承权,这当然是糜竺等人不愿看到的。
至于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州士人,虽然他们赞成对益州士人进行拉拢,但那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将来吴氏为刘备生下儿子,益州士人的权力凭借着这一层关系不断扩张,必然会威胁到荆州士人的统治地位。
如果在继承权上再出现意外的话,那么将来若是刘备故去,益州士人取代荆州士人成为刘备集团的统治阶层也是极有可能的,这显然是诸葛亮这帮荆州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徐州集团因其势力单薄,且又在荆州寄居十余年,与荆州士人不断融合,已形成了休戚相关的联系,两方士人自然也就拥有着共同的利益。
于是,在这个消息得到证实后不久,糜竺、诸葛亮、庞统、方绍等荆徐集团的重量级人物,便秘会于糜竺府中,共同商议应对此事。
第三卷 争雄 第一百六十七章 牺牲品
“诸位,主公打算娶吴氏的消息,你们想必都已知晓了吧,不知大家都如何看待?”
糜竺作为东道主,在给客人们看茶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征求众人的意见。
庞统饮了一口茶,干脆的说道:“这还用想吗,法孝直给主公出这主意,看起来是拉拢益州士人,其实还不是为了他东州士人。”
庞统还是那么的直截了当,一语将法正的意图道破。
“如今东州士人风头甚盛,如果又在主公身边安插下一座大靠山,将来若是这吴氏为主公诞下儿子来,这事情还真不好说呀。”
方绍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尽管没有庞统那么直接,但也表明了他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毕竟自己也是荆州集团中的一员,而且他与糜夫人的关系又不一般,于情于理自然也当反对此事。
尽管方绍知道历史上,这吴氏虽然也为刘备生下了几个儿子,但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刘禅作为继承人,但前提却是建立在荆州毁败,法正病亡,孟达降魏,扶风集团迅速陨落,北伐希望渺茫的基础之上。
但如今历史已经发生变化,将来刘备若出秦川,争夺关陇,那么势必要依仗法正等出于关陇的扶风集团。若北伐取得成绩,得到关陇,那么扶风集团的势力便将得到巨大的充实。
而作为隆中对辅攻路的荆州,显然无法在军事扩张上与扶风集团相提并论,到了那个时候,当两个集团的势力达到旗鼓相当时,争夺领导权的关键便将在于刘备对继承人的选择上。
如果没有吴氏的威胁,那么显然荆州集团不必为未来担心,但现实却是,这种威胁正在转变为现实。
方绍这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便无法再站在什么拉拢人心之类大局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说话。
糜竺前次得知方绍推荐了自己儿子当南郡太守,心里边就对这年轻人大有好感,如今听他这言辞,明显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脸上马上堆笑,道:“中正所言极是,竺以为,此事涉及到咱们荆襄士人的利益,咱们不能袖手旁观呀。”
糜竺说得很是自然,显然他寄居荆州这么多年,已经把自己当作是荆襄士人的一份子了。
庞统手一摆,道:“反正这桩婚事我是反对的,拉拢东州士人可以,但也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就是不行。说起来孔明啊,当初有人告孝直的状,还是你劝说主公默认孝直去打压益州土著,而今孝直的气焰是越来越盛,竟然都相骑到咱们荆州士人的头上来了,不知你打算怎么收场啊。”
庞统把矛头指向了诸葛亮,言辞之中显然有责怪他的意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