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老将军快快请起。”
刘备赶忙扶起了黄忠,又是一番的抚慰表扬,而在场的文武也纷纷上前向黄忠表示祝贺。
刘备又言庞统、法正、方绍以及魏延等文武尽皆有功,待抚定汉中之后,再另行封赏。
许诺过封赏之后,庞统道:“主公,如今汉中大部虽为我得,但张鲁仍据守西城一线,我料他必是想投降曹操。若是真给他得逞,那汉中东部便将位于曹军的威胁之下,势必将对我军将来的北出秦岭造成拖累,依统之见,今当趁得胜之势,迅速派兵东进,一鼓作气将张鲁灭了,全据整个汉中。”
法正跟着道:“全据汉中只是其一,正以为,灭了张鲁之后,当顺江而下,夺取上庸与房陵。夺此二地,一者可拱卫汉中东面,二者向南与荆州连成一边,威胁襄樊,三来亦可望北面威胁宛洛。如今曹操身在合肥,上庸一线并无重兵良将把守,我军若趁势取之,必然易如反掌也。”
这两位谋士考虑得都相当深远,刘备深以为然,当即便道:“既然如此,不知派何人统兵前去攻灭张鲁,夺取这东三郡?”
庞统马上道:“黄老将军声威正著,汉中之兵莫不畏其名,统以为,令黄老将军东征最合适不过。”
“张鲁不灭,汉中不平,忠愿前往征伐。”黄忠亦主动请战。
不过,刘备却有点犹豫不决了。
其实,按照如今的形势,黄忠的统兵之能自是不用说的,而且正如庞统所言,汉中军皆畏其名,以黄忠趁着得胜之势东征是最合适不过,可是,刘备却为何会犹豫呢。
方绍盯着侧屏上悬挂着的地图,忽然间想出了点门道。
上庸这个地方,诚如法正所言,确实不是个一般的地方。
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因其在汉中之东,又合称东三郡。自西城以东,重峦叠障,愈行愈险,三郡郡城之间有山蹊联系,而西城在沔水边上,上庸、房陵均在沔水之南,分别以堵水、筑水连通沔水。此三郡崇山环抱,四塞险固,在地理上自成一体,内部往来虽然比较密切,但对外则呈封闭状态,长期的与世隔绝,这一点,倒与汉中十分相似。
东三郡虽名义上属汉中所辖,但以汉中南郑统其全境,自然就显得有点鞭长莫及,故当张鲁据有汉中之时,三郡之中,唯有西城郡部分尚为其所控制,至于上庸、房陵二郡则与汉中所分离,长期以来受荆州刘表所羁縻。
而当荆州为曹操所吞之时,上庸、房陵二郡转而依附曹操,而曹操又因此二郡山岭险峻,道里悬隔,故而便仍委其吏治理。事实上,此二郡目下仍处于半归曹操半独立的状态。
再从全局上来看,东三郡就构成了汉中东边的一块战略突出部,向南向西可拱卫益州与汉中,向北出群山之后便是一片坦途,可直取长安洛阳,而那条传说中的子午谷,事实上正属于西城辖境。再说向南的荆州方向,更可顺汉水直下,与江陵南北夹击襄樊。
同时,控制了东三郡之后,按照隆中对跨有荆益,两路北伐的策略,此三郡正好位于荆州向与汉中向的结合部,可以轻松的对两面之军左右援应。
这样一块战略意义堪比荆州与汉中的地方,如果攻下之后,自然要选一员信任程度可比关羽的方面大将来镇守。
至于黄忠,虽然是一员难得的大将,但显然刘备对他的信任程度,尚未达到关羽的级别。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零五章 人选之争
“以黄老将军东征,自然攻无不克,只是老将军此番攻取汉中,多有劳苦,正需好好休养一番才是,我怎忍心再让他劳师远征。”
刘备此言一出,更证实了方绍的猜想,于是,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刘备,却见他的眼睛悄悄的转向了一人,似乎还在做着某种暗示。
方绍寻着他的视线望去,猛然间发现他目光所落之人,正是刘封。
忽然间,方绍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这才是刘备真实的意图啊。
原本的历史之中,刘封奉刘备之命与孟达会取东三郡,后人多曾诽谤,说什么刘备此举,乃是要把义子发配边疆,给自己亲生儿子扫清道路,更有甚者,还说这是诸葛亮的阴谋布局,为的就是把刘封从中枢撵走,然后再设计陷害。
孰不知,刘备这是打算让自己这义子去坐镇东三郡,这个可与汉中荆州相媲美的战略要地,实际上是信任的表现。
不过这也没办法,刘备不似曹操那样,由始至终有一支得力的曹氏和夏侯氏宗族将领集团可随时委以重任,刘备身边真正能贴心相信的,无非关羽、张飞、糜竺等几人,真正有能力者,也就关羽、张飞,刘封的话,勉强亦可算作是将才。如今张飞要镇巴西,关羽已镇荆州,以培养义子刘封去坐镇东三郡这场战略要地,也无可厚非。
显然,蠢蠢欲动,急着要建功的刘封也领会到了自己父亲的暗示,当即出班道:“老将军虽然勇武过人,但毕竟年势已高,久战之后,理应休养一番。儿愿代老将军东征,誓将东三郡纳入版图。”
刘封自告奋勇,刘备顿时面露喜色,不过,那边庞统却不爽了,他事先推荐了黄忠,那是因为黄忠既有大将之才,又同属荆州集团,庞统自然想把东三郡这块地盘纳入荆襄集团的势力范围,刘封这么一出来相争,庞统当然就不痛快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