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司马懿却表现得极为镇定,他耐心的劝道:“丞相,此事也怪不得仲德,本来此计是天衣无缝,只能说刘备此人太过阴险狡诈了。唯今之计,还是请丞相速率大军西援关陇,方才能亡羊补牢呀。”
曹操深吸了一口气,极力平伏了内心的狂躁,方才沉声道:“速传以孤之令,让各路兵马即刻撤向洛阳集结,七日之内,孤要亲率大军去往关陇与那织席贩履之徒决战”
…………
山坡上,方绍灌了一口清凉的泉水,沙哑的嗓子感觉到一阵的舒爽,他索性举起水囊,将一囊的泉水灌了个滴水不剩。
这已经是被围的第八天了,八天之内,夏侯渊对方绍的偏营攻打了不下六次,最近的一次也是刚刚才结束,在留下近两千具尸体之后,夏侯渊不得不再一次选择了退却。
这八天时间,方绍整日指挥着士卒抵挡着夏侯渊不要命的一次次冲击,嗓子也快喊哑了。这边刚灌下一口水,马上便令士卒们抓紧时间修筑工事,再派出几个小分队溜出去,在谷外的层层叠叠的尸体中捡拾未有折损的弩箭。
方绍没料到夏侯渊进攻的欲望如此之强烈,就算他带了足够的弩箭,这几轮连续进攻下来,剩余的弩箭也所剩无多,只好通过战场上的回收利用来弥补不足之数。
不过,真正令方绍担心的,并非弩箭不够,而是他们所剩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当时为了轻装速夺街亭,方绍只令带了半个多月的干粮,这时眼看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水倒是不成问题,但眼看着粮食又要不够用了。
只是方绍并不太担心,因为根据他的估算,汉中王的援军,应该在这几天就要到了吧。
当天黄昏之时,谷外的曹军开始拔营,在骑兵的掩护下,近两万曹军有序的向东退去,而山顶王平亦发来消息,言围山的敌方主营也开始主动向陇山道口方面退去。
夏侯渊撤围了,莫非,汉中王的援军已到了么?
不过,方绍只恐夏侯渊有计,虽见其撤兵,也未敢松懈,传令全军仍要依山坚守,不可轻易下山。
方绍的担忧很快就证明是多余的,次日的清晨,方绍在山坡上向西方望去,看到了遮天蔽日的旗帜正向着街亭的方向而来。
方绍的一颗心方才落定,他知道,刘备的援军终于到了。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六十七章 鏖兵
就在马超军团兵出祁山的十余天之后,刘备亦自率中军四万大军,迅速西归汉中,马不停蹄的兵出祁山,与马超兵团合军一处。
刘备令庞统与马超坐镇冀城,令黄忠庞德等将分兵攻取天水南安及安定三郡,并派使者前往凉州,招降武威诸郡,及结好诸羌。而刘备则自领三万精兵,日夜兼程赶往街亭增援方绍。
此时,身在中原的曹操,方才刚刚集结好大军,兵马正从洛阳赶赴潼关,欲要兵入关中。
夏渊侯所部四万余众携粮不多,围攻街亭十余日,损伤颇多,今见刘备自率大军前来,料知无可抵挡,便只好退往陇山以东的汧县,等候与曹操的援军会合。
本来陇西诸郡听闻夏侯渊率军西援,都还报着一丝希望,诸多郡县都还在坚守,但听闻夏侯渊东撤,刘备大军入陇的消息后,各郡见获援无望,无不是望风而降。
街亭以西,刘备中军大营
方绍与王平刚刚纵马奔入营门,刘备便率一干文武亲自来迎,二人见状,匆忙翻身下马,方绍上前拱手一礼,“绍见过大王。”
刘备带着一脸的笑意,紧走几步将方绍扶起,抚其肩道:“中正啊中正,平定陇西,你是功不可没啊。不错不错,孤果然没有看错人。”
方绍忙道:“大王谬赞了,此战皆乃将士们用命,绍只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方绍的谦虚是为臣之道,刘备这个当主公的却深知方绍此战之功的重要性,他当即便兴奋道:“走吧,先带孤去看一看战场吧。”
以七千步卒抵抗住了四万夏侯渊精锐步骑十余天的猛攻,对于刘备这样武将出身的人而言,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胜利的果实,更是整个作战过程的惊心动魄。
于是,方绍便引着刘备来到南山战场,一边带他视察各处战场,一边讲解着整个坚守战的经过。
当刘备立足于南山之顶,俯视着整个街亭之貌,看着遍地的曹军留下的尸体与旗帜之时,不禁感慨道:“中正你这结寨之方,排兵部署之道,皆是实得兵法之妙,对这地形之动用,更是令孤这带兵多年的人都自叹不如呀。嗯,此战必当在青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其实方绍只不过是依着马谡的战法,依样画葫芦而已,只不过具体细节之处略作了下修改,要真说自己的用兵之能超过了刘备,那还真是折杀了他。
当然,领导说水平不如你,那只能代表领导对你的赞赏和认同,如果你真的误会了领导的意思,那就落了下乘。
于是,听到刘备的溢美之词,方绍赶紧道:“当初兵出祁山之前,大王就曾言街亭乃要地,亦曾多次授以守御之法,绍只不过是按着大王之法依样学做罢了,大王之词,真是令绍愧不敢当呀。”
刘备微微而笑,问道:“如今陇山通道已为孤所据,陇西诸郡克日可定,依中正之见,下一步的方略又当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