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一线,汉军与曹军近十万人对峙于此,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天。
如果翻开战争史的画卷,可以清楚的发现,历代争夺关中的战役,大多是发生在渭水沿岸。
没办法,在农业社会,人口自然而然的会聚集于适于耕种的江河两岸,因此,一座座的城池也大多是沿河而建,况且,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水运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依水建城也自是情理之中。
关中的大部分重要城市,理所当然的集中在了渭水沿岸,而若想攻破长安,也就不得不先攻破渭水沿岸的一座座屏障。
美阳,一座位于武功东北部,远离渭水的小县。
此刻,将近四千百姓,正在一百多名郡兵的护送下,沿着大道望北面而去。
官军不时的大声喝斥,催促着这帮手无寸铁的平民加快前进,但终归是无济于事。没办法,这么多的老弱妇幼,拖家带口的,一天走上三十多里地已经算是极限了。
傍晚的时候,这队百姓陆续越过的了一条小河,在一个分岔口与北边乾县的几千人会合,大道上一下子拥了上万人的队伍,很快便变得拥挤难行起来。
“怎么还有赶着羊上路的,这不成心堵路么,统统宰掉,一只也不能留给贼军。”大道之侧,典军校尉丁斐厉声喝斥道。
几名郡兵得令,气势汹汹的冲入人群,二话不说,将几名百姓驱赶着的十几只山羊尽数斩杀,遍地飞溅的血腥,只将几名幼儿吓得哇哇直叫。
漫漫长路上,这一支鱼龙浑杂的队伍,依旧只能慢吞天的前行。
“这般速度,不知何时才能赶到蒲坂,唉,这仗怎么会打成这样。”丁斐望着漫漫长队,不禁摇头暗叹。
这已经是夏侯渊下达迁民令的第三天,丁斐奉命负责扶风以西各县的迁民之任,但三天以来,进展却极为缓慢,距离前线最近的两个县才刚刚动身,至于其余各县,不少地方连信使还没有抵达。
陈仓的兵败、潼关的失陷,对关中的震动实在太大了,县级以下的行政系统,几乎已经陷入了混乱状态。
时当傍晚,万余人的队伍,只行了不过十里,这些寻常百姓已是疲惫不已,人群中抱怨之声是此起彼伏。
丁斐见得此状,只得下令暂停前进,今晚就在这荒野露宿一晚,明天一早再行赶路。
疲惫的人群停了下来,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生火造饭,也有的只干脆吞几口干粮将就挨过一顿。
或许是因为身心太过疲惫,匆匆的吃过之后,这些人便互相依偎在一起,不久便沉沉入睡。
次日,天尚蒙蒙未亮之时,丁斐便被几名部下叫醒,一名小校气愤的报道:“丁典军,昨晚美阳县的又有七十户趁夜逃走了,要不要派人将他们追回呢。”
丁斐叹了一声,摆手道:“算了,谁愿意背井离乡呢,逃就逃吧,叫弟兄们以后盯紧点就行了。”
话音未落,丁斐的神色突然间微微一变,他猛的抬起头,举目南望,视野中光线暗淡,除了天边的几片微云,什么都看不见。
“典军,怎么了?”小校疑道。
丁斐没有回答,他急忙趴了下来,以耳贴地细细细的倾听,渐渐的,渐渐的,他的表情越发的肃然起来。
耳膜之中,似乎有隆隆之声在作响,虽然很微弱,但却逃不过丁斐久经历练的耳朵。
突然之间,他一跃而起,叫道:“快,快把所有人都叫醒,赶快往北撤。”
部下们不知所己,但也只得依令而行。
于是,万把号人便被从梦中叫醒,被郡兵们驱赶着,匆匆忙忙的往北而去。
然而,就在队伍上路不过一刻钟,丁斐再回头看时,却发现身后的大路上,已是烟尘大作,而那隆隆之声,即使不贴底细听,也越来越清晰的传入耳中。
丁斐的脸色变得越发的凝重,正这时,一骑斥候飞奔而来,惶然叫道:“典军,大事不妙了,是贼军的骑兵杀来啦”
此言一传,四周军民皆闻,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便是人尽皆知。这些人可都中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听闻贼军杀到,一个个便吓得六神无主,第一反应便是选择不顾一切的狂奔。
大道之上,一时间乱成了一团,万余人流你推我搡,如受惊的羊群一般,抱头狼狈而窜。
“糟了,看来贼军还真识破了夏侯将军的意图,派了骑兵前来堵截迁民。我这身边只有不到百余郡兵,如何能够抵挡,就算是逃又能逃得了多远,只有死路一条呀。”丁斐面色间尽是忧虑,脑子飞快的转过,突然间有了计策。
于是,他急声令道:“快,快将随行的五百头官牛驱赶到道上。”
丁斐这是在故伎重施,当年曹操与关陇十部诸侯在关中激战时,曹操势危之时,丁斐灵机一动,将数千头牛羊放出,那些极具胡人游牧之风的西凉军团,一见着牛羊便忘了军令,各自去争抢起起来。
正是因为丁斐此功,曹操才升其为典军校尉,如今,再次面对由西凉健儿组成的骑兵之时,丁斐便又想起了这一招。
只是,这一次他所面对的敌人,已与先前大不相同了。
在身后数里之外的大道上,那一支扛着大汉旗帜的铁骑,正如洪流一般,向着前方的逃窜之辈狂冲而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