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夏侯渊一死,魏王最新的诏命尚未抵达,则关中诸将实质上属于互相独立的状态。如郭淮在夏侯渊死后,能说服诸将,率两万兵马赶往临晋,则完全是诸将看在郭淮的面子和威望上才听其调令。
而如徐晃,之所以能调潼关之军北上,则是因为夏侯渊死之前有命,令其统帅潼关之军,所以徐晃才能指挥得动这批人马。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想要指挥本部人马以外的部队,完全就是凭着个人在军中的影响力与威望。
说到此时,郭淮忽然眼前一亮,忙道:“诚如公明将军所言,诸军不能一日无首,方今关中诸将中,唯有公明将军威名最着,不如就由将军暂代统帅之职,率我等共御大敌吧。”
徐晃神色一怔,忙推辞道:“这等重任,还是由张将军来担任最佳,晃难担此重任也。”
徐晃指的是张合,在关中军团中,张合是曹操指名安排给夏侯渊的副手,理论上来讲,在夏侯渊死后,众人共推张合为军主也是情理之中。
这时,郭淮却叹道:“张将军若在,确也可以担此重任。只是除冯翊之外,三辅之地尽是望风而降,张将军已是被困在武功之地,只怕是凶……”
“凶多吉少”四个字,郭淮没忍心说出口,但意思却也很明了,那张合眼下已经是弃卒了,指望他是不用想了。
徐晃私下与张合的关系还算不错,如今听闻张合的处境,不禁也是摇头而叹。
郭淮振作精神,“如今之形势,实是危如累卵,还望公明将军为大局为重,就不要再推辞了。”
徐晃沉思再三,环看诸将,见他们也多面怀期望之色,权衡良久之后,遂沉声道:“既是如此,那徐晃不才,就暂代这统帅之职,不知诸位是否愿听从晃之号令,我等齐心协力,共渡此难关。”
一见徐晃答应,自郭淮以下诸将皆是松了一口气,齐声叫道:“唯将军之命是从”
…………
蒲坂之南,三十里。
左侧,滚滚河山奔腾不息,河岸之侧的大道上,旗帜遮天蔽日,一支漫无尽头的军队,正沿着黄河向北匆匆而行。
大道之上,身裹红袍的曹操斜观黄河怒涛,一颗心就如这迭荡起伏的黄河之水一样难以平静。
多年以前,他也是率领着千军万马,走得这一条黄土大道,入关平定了马韩的作乱。多年以后,何曾想过会又一次“故地重游”,但他的心境却是沉重的。
做梦也没有想过,曾经的那个织席贩织之徒,现如今,却将自己逼迫到这个份上,堂堂魏王之尊,想入关中却不得从中原大道而入,只能屈辱的绕行河东。
这是对他最大有羞辱。
“刘备啊刘备,想夺去我奋斗一生的成果,你休想”曹操心中暗暗咬牙。
正自神思之时,一骑飞而近前,正是刘晔,却见他行色匆匆,面色间极是惶恐,仿佛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
“子扬,如今失态,有失体态啊。”曹操笑讽道。
刘晔跃下马来,颤声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刚刚收到徐公明将军的来报,夏侯将军在泾阳中了马超的伏击,已经……已经为国捐躯了。”
一瞬间,曹操的脑袋仿佛被从天而降的惊雷劈中,他只觉头脑绞痛欲绝,当场大叫一声,便是从马上栽了下来。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九十七章 死地
眼见魏王从马上坠了下来,众臣无不大惊失色,一窝蜂的便扑了上去。
刘晔抢先第一个冲上去,赶在曹操着地之前将其扶住,怎奈如今的曹操已至暮年,身体发福的厉害,这般重的身躯从马上落下,又岂是他能扶得住的,于是狠狠的便被压倒于地。
“大王,大王你怎么了?”
刘晔顾不得痛,赶紧从曹操的身下爬了起来,惊慌失措的去看时,却见曹操面色惨色,正自抱着脑袋在地上打滚。
“定是大王的头风病复犯了,快,快去传随军的郎中来……”
曹操的坠马昏溃,使得近十万的将士们都为之震动,大军自然无法再行进,只得在距蒲坂津三十多时安营扎寨,以为曹操治病。
大帐之外,曹休、曹纯、刘晔、司马懿等文臣武将,一个个心急火燎的守候在外。而在大帐之中,七八名随军的良医,正自为病发的曹操诊治。
在整个军营之中,也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魏王的突然发作,令军中人人都感到了一丝寒意。
帐中的曹操头痛持续了整整一天,直至傍晚之时,在众郎中的努力下,病情方才渐渐平伏下来。
当几位郎中疲惫的从帐中而出,对外宣布魏王的病情暂时无碍之时,守候了一整天的重臣们方才长松了一口气。
再晚些时候,曹操的精神有所好转,方才召曹休、司马懿以及刘晔入内议事。
三人进入帐中之时,曹操正斜靠于榻上,一身的委靡与疲惫,脸色虽已不似发病时那么苍白,但依然十分难看。
此刻,这张纵横天下的脸上,正被从未有过的失落所笼罩。
“大王,你现下感觉怎样了?”身为曹氏宗族之将的曹休,第一个关切的问道。
曹操无力的摆了摆手,叹道:“只是老毛病犯了而已,无甚大碍,尔等无需太过担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