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曹操那种靠强迫威胁逼出来的战斗力相比,府兵这般靠利益而激发出来的战斗信念,显然要更持久,更有效一些。
在这之后,方绍又详细的为诸葛亮解答了关于府兵制的诸般事宜,俩人反反复复的讨论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方绍终于是成功的说服了诸葛亮。
于是,三天之后,诸葛亮和方绍将经过反复修改后的府兵制方案进献给了汉中王。
刘备虽觉这府兵制极为高明,但如此大事,自然不敢独断专行,遂是召集了庞统、法正、张飞等诸般重臣,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大讨论。
赞成之辈固然多,但反对的声音也不是没有,便如法正就提出,府兵之制,固然可以大大的减轻国家的负担,但府兵平素散于各地农耕,如遇紧急战事时,则会遇到召集起来颇为缓慢的弱点。
因此,在反复讨论与磋商,权衡利弊之后,刘备虽决定实施府兵之制,但在实行此制的同时,仍然要以原先的征兵和世兵制作为补充。
新的制度中,以最精锐的健儿,约四万人左右,仿效曹操世兵制,将之编为兵户,分为北军与南军。
其中北军两万人,由征南将军魏延统领,驻于洛水北岸冯翊郡,负责防御河东之敌。南军两万人左右,由黄忠统领,驻守京兆一线,负责防御潼关以东,武关以南之敌。
于关中设十个军府,各设军府都尉一名,各军府下辖三千到五千名府兵不等,府兵总数约为四万人左右。于陇西设四个军府,府兵人数约两万左右。于汉中设四个军府,府兵人数约两万人。不素军府都尉只有训练之权,每当征战之时,国家委派领军之将,战争结束则将归朝,兵归府。
而为了便于召集和宿卫长安,军府多设于以长安为核心的周边郡县,故而远离长安的益州诸郡,仍采用征兵之制。而荆州由于其特殊原因,则依然采用其现有之制。
因此,在新的军制之下,汉军将拥有世兵四万,府兵八万,总计十二万人作为汉军的主力。战争时期,又可临时从雍凉益三州征召兵源,其数亦可达到十万人左右,再加上荆州七万之兵,当大规模战争爆发之时,汉军可调动的总兵力将达到三十万之多,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于曹操所养的世兵总数。
当刘备在关中折腾那点“穷家当”时,身在邺城的曹操也干了一件大事,入夏之时,曹操诏告天下,宣布立其子曹丕为魏国太子,同时封曹植为陈留县侯,增邑至一万户。
建安二十二年的这一天,虽然遭受了失陷关中,损兵折将的惨败,但关东各州的形势却趋于平稳,士族渐已归心,人口也在稳步上升,以往时常发生的暴*事件,今年却鲜有发生。而且,最近又立了太子,解决了一桩悬于心头多年的大事,此时的曹操,心情还算可以。
这一天,曹操邀了华歆、王朗、陈群等几位当世大名士,大文豪入王府,饶有兴致的跟他们探讨起了学术诗书。
时当正午,曹操便在后园湖塘边的亭子里设下小宴,款待了这几位名士重臣。
几杯酒下肚,曹操把酒步出亭外,立于湖边观赏着水波不兴之色,不由得诗性大发,遂是当场赋诗一首。
曹操的诗赋之才当世无双,在场的诸人虽然自诩才学过人,但在诗赋这方面,却对曹操是甘拜下风,一诗作罢,众人无不倾心的赞叹。
不过,华歆却从曹操诗赋之中,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一种英雄暮年,心怀遗憾的味道。
诗赋作罢,享受着众臣的盛赞,曹操的脸上却并无多少得意之色,他俯视静静的湖面,望着水中倒影,手抚斑斑白发,不禁叹道:“大业未成,可惜人已老矣。”
在旁人听来,这几句话只是一个年势已老的英雄,在顾影自怜而矣,不过,华歆却察觉了曹操话中隐藏着的暗示。
他沉吟了半晌,一咬牙下定决心,遂是起身出得亭外,望着曹操便拜了下去,万般诚恳道:“大王功盖寰宇,泽被苍生,天下士民无不倾心归附,歆恳请大王顺应天命人心,代汉而立。”
华歆一语,令在场诸臣无不变色,即使是曹操也显得十分的惊讶,不过,惊讶的目光之中,却闪过一丝赞许。
要说这华歆,号称当世排名前几位的大名士,但其实却是盛名难负,无论才学德行,都有被夸大的成份,唯一别人难以启及的,却是他那体察上意的本事。
华歆之举,显然是迎合了曹操的心意。
其实在此前,那些臣子们也不是没有人向曹操暗中劝其废汉自立的,不过,那时的曹操,无论是私下里还是公开场合,都一再的坚决表示没有称帝之心。
说白了,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也。
想当初进魏公、魏王的过程中,每一次都激起了朝野之中的反对,而那些举足轻重的士族名士,即使没有表示反对,但也都消积对待,不赞成也不支持,反正就是不表态。
在得不到大部分士族的支持下,曹操当然不敢称帝。
但是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九品中正制》实施之后,士族们对他渐已归心,想当初关中之战时,曹操原以为中原的心怀不服者,又会肆机的掀起一番波澜,但令他欣慰的是,在他连战连败,损兵失土的情况下,中原反而是一片平静,士族们反倒是纷纷表示出支持之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