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卧龙助理_谢王堂燕【完结】(506)

  刘备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曹休不是废材,就算他没有料到汉军会识破他们的计谋,就算刘备亲率精骑突然从潼关杀出,以曹休的能力,也不至于全然无抵抗之力,被轻易的一冲就垮,如果是这样,他也就不配做青史留名的将领了。

  御帐之中,本是热闹的讨论气氛,忽然之间变得有点沉静下来。

  突然之间,方绍打破了这沉默,他嘴角微微上扬,眉宇间透露着一种自信与诡异。

  “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帮陛下一举击溃曹休。”

  ………………

  长安城,相府。

  诸葛亮手中拿着刚刚由前线送来的皇帝手谕,在将这道手谕反反复复的看过几遍之后,诸葛亮的眉头间不禁流露出几分疑惑之色。

  这个时候,侍卫来报,言参军马谡求见。

  “请他进来吧。”诸葛亮头也不抬,依然在琢磨着那道手谕。

  过不多时,一位儒衣打扮的青年从容入内,向诸葛亮躬行一礼,拱手道:“丞相,谡按照丞相的吩咐,已经将几个军府送来的三千府兵集合完毕,特来请示丞相,是否马上派往潼关前线。”

  这青年人,正是马谡,说他是青年一点都不为过,此时他年不过三十,相貌堂堂,仪表人才,颇俱一番儒雅之风,这般神姿气度,倒与年轻时的孔明几分相像。

  这马谡早年就跟随刘备入川,这十余年间,曾先后担当过绵竹令、成都令、越嶲太守之职,诸葛亮一直都对他颇为欣赏。如今刘备称帝,封其兄马良为侍中,而诸葛亮升任丞相,得到了开府治事的权力,便将马谡征为相府参军。

  听过马谡的汇报,诸葛亮点了点头,表示赞许,羽扇一摆,吩咐道:“前线魏军势大,我军兵力吃紧,有多少人马就即刻送往前线吧。”

  诸葛亮说话之时,目光始终不离那一纸圣谕,神色间的疑惑之色,却是逃不出马谡那张锐利的眼睛。

  马谡拱手应诺,本来是准备走的,可是又犹豫了一会,试探性的问道:“丞相可是遇到了何等难题?谡不才,或许能稍尽其力,以为丞相分忧。”

  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智慧,有时候更需要机会,而机会往往并不会蛋疼的没事就往你身上扑,机会就像权力一样,往往也是争取来的。

  作为一名下属,马谡本该按着诸葛亮交待的去赶紧办事,而不是多此一举的问这么一句话,但是,他这不合规矩之举,却是在给自己创造机会。

  诸葛亮怔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着马谡一脸诚恳的样子,便是笑道:“幼常的目光很犀利啊,我的心事都被你看中了。嗯,既是如此,你倒不妨给我参详参详。”

  诸葛亮遂将皇帝那一道手谕给了马谡,“这是陛下今早发来的加急的手谕,令我往潼关再送十万石粮草去。”

  马谡将那信恭敬的捧在手中,仔仔细细的瞧了一遍,方才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陛下令丞相多运粮草也无可厚非,不知丞相所疑何处?”

  诸葛亮摇扇笑道:“粮草固然重要,但要知潼关距长安甚近,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运输都十分便捷,而先期随军运抵潼关的粮草,足支三四个月之用,可以说此战根本不必为粮草所需担心,可陛下却为何如此心急的,催我务必要在三日之内再运十万石粮去前线呢?”

  诸葛亮这么一提醒,马谡就明白他到底所疑何事了,他凝眉沉思,口中喃喃道:“如此说来,陛下这一道手谕,确实有几分令人费解,莫非,这其中有什么用意不成……”

  马谡习惯性的用手指抚着下巴,沉吟了片刻之后,突然间双眸一亮,闪过几分惊异与欣喜。

  诸葛亮见他此状,便道:“幼常莫非已经猜出了陛下用意不成?”

  马谡将圣谕恭敬的奉还,淡淡笑道:“谡斗胆妄猜圣心,这一次,也许陛下要的并不只是十万石粮食,而是速破魏军的利器也。”

  诸葛亮一震,一时兴致大起,忙问道:“幼常何出此言?”

  马谡遂是凑上前来,附耳将自己的猜测说来,诸葛亮听罢之后,不由得是面露惊喜之色,随即那意外的表情又回归自然,微微笑道:“陛下身边有士元和中正辅佐军谋,此等妙计,多半是这二人所想出来的,他二人皆是鬼谋之士,倒也不足为奇。不过幼常你单凭一封手谕,就能推断出其中的妙处,嗯,真真是难得呀。”

  被诸葛亮这么一夸,马谡脸上便有些洋洋得意之色,诸葛亮遂道:“既然你能体察圣意,那这次押运粮草之事,就由你来负责吧。我修书一封,你带去给方中正,他自会留你在前线,你也正好趁机时机历练一下。”

  两天之后,装载着十万石粮草的车队便由长安出往,沿着渭水大道去往潼关,而在此时,刘备已率领着五万余大军北上进入冯翊郡,在蒲坂津与先期抵达的魏军隔河对峙。

  黄河东岸,此刻的曹操,正在蒲坂津的码头上,乘坐着华丽的御辇,督视着魏军将士在黄河上搭浮桥。

  此时虽已入冬,但天气还未冷到极点,黄河河面距离结冰之期尚有月余之遥,魏军想要渡河除了乘船之外,就只有搭建浮桥一途,曹操选择了后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