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半晌,方绍只能付之一叹,笑道:“翼德将军义薄云天,实令绍相形渐惭,绍已明了将军心意,今日所言,就当作浮云,随风散去吧。”
见得方绍如此体谅于他,张飞心中感动,遂道:“难得中正你来一回,咱们就好好喝一回,以解心中烦闷。”
方绍拱手笑道:“翼德将军的盛情怕是只能下次再领了,恕绍还有要事在身,就不能奉陪了。”
张飞素知方绍足智多谋,见他这般从容之状,忽然间有所觉察,凝眉问道:“中正,你心中莫非又有什么鬼点子了吗?”
方绍淡淡一笑:“翼德将军莫要多问了,总之绍敢保证,绝不会让翼德将军你为难,也不会伤及你与大将军的兄弟之情便是。”
张飞固然是因为对关羽的兄弟情,所以才在这次关系到自己女婿能否登上帝位的斗争中,选择了保持沉默,但这并不代表张飞内心深处,不惦念着那国丈之位。
在张飞的潜意识中,他当然希望在不伤兄弟情的情况下,自己的女儿依然能成为皇后,而方绍的这一番话,则给了张飞希望。
只是,心中的那点喜悦,张飞却不好表露,只得道:“既是如此,那我就不多问了,我信你便是。”
离开车骑将军府,方绍又径直转向丞相府,尽管他已有妙计,但这般大事,尚需诸葛亮首肯才是,以方绍现下的地位,尚无擅自行动的本事。
此时庞统也已在丞相府中,见得方绍到来,诸葛亮便道:“中正你来得正好,方才我与士元已经交换过意见,我们以为现下立新帝之事已无计可解,时日拖久了于国不利,准备三天之后便拥立齐王在先帝灵前继位,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方绍直言不讳道:“先生,你有没有考虑过,当初先帝为何要赐婚给车骑将军,而非大将军呢。”
诸葛亮一怔,尚未开口,方绍又道:“先帝此举,无非是怕大将军手握兵权,又身为国丈,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两汉四百年来,外戚专权,擅乱国政例子还不够多么?”
庞统叹道:“这一点也正是我担心之处,就算云长没有擅乱国政之心,但云长素来与士人不和,而满朝文武又多是士人出身,将来若他以国丈身份手握大权,这其中是否会起冲突,实是难以预料。”
看起来庞统其实是颇不情愿的。
诸葛亮忙道:“你等所言,我岂会不知,只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哪里还有两全其美的办法,理由我已经说得很清楚,我们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
这时,方绍露出诡异之笑:“先生,谁说没有两全其美之策呢,我倒是有一策,或许可以令大将军他主动的收回自己的上表,改换口风,选择与我们站在同一阵营。”
此言一出,那卧龙与凤雏自是惊喜不已,庞统兴奋的嚷道:“你小子,原来早就有主意了,怎么不早说出来,方才还费那么多唇舌。”
诸葛亮也催道:“中正,你到底有何良策?”
方绍嘴角微扬,不紧不慢道:“大将军要立齐王的理由,无非是主少国疑,当立长君,这个理由看似很充分,只可惜呀,他忽略了另外一个极其重要之人。”
第三卷 争雄 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
“何人?”诸葛亮问道。
“蜀王刘封”方绍回答的也很干脆。
当初刘备称帝之时,本是封刘封为荆王,后来调任刘封入蜀,兼任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及东三郡地区,便改封其为蜀王。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方绍忽然间提到了几乎被所有人都忽略了的蜀王刘封,在最初的片刻间,就连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个智慧超群之人,也不禁为之愣怔。
随即,二人的脸上同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中正,你这一招,真是绝妙啊”庞统兴奋得拍着方绍的肩大赞。
任何高明的计策,当被点明之时,其实看起来都很简单。
正如方绍先前所言,关羽拥立齐王继位的理由,无非是主少国疑,当立长君,这个理由在外敌环伺的情况下,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
不过,关羽的失算之处,就在于他忘记了死去的刘备,尚有一个比刘禅还要年长的儿子,那个人,自然就是蜀王刘封。
当初刘备收养刘封为子时,本就是出于以之为嗣的目的,只是后来刘禅和刘泰,乃至刘山相继出世,所以人们才理所当然的将并非亲生的刘封排除在了储君的范围之外。
然而,从法理上来讲,尽管刘封并非刘备亲生,但只要行过收养之礼,那么刘封便等同于亲生之子,也就是说,刘封一样拥有继承皇位的权力。
先前荆襄士人拥立楚王的理由是立嫡,这样的话,刘封当然就没有资格,但是现下关羽提出要立长,而他却忽视了从法理上来讲,刘封恰恰才是立长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方绍当然不会真的是想扶刘封坐上皇位,他之所以搬出刘封,就是为了逼迫关羽改变初衷,转而支持拥立楚王。
原因很简单,早年刘备要收养刘封之时,关羽就明确的提出过反对,而刘备不顾他的意见,仍收养刘封之后,关羽就素来不喜他的这位侄儿,尽管刘封表面上不敢对关羽有所不满,但人人都知道,刘封对他的这位叔父心中必然怀有忌惮,此乃人之常情,这一点,想必关羽自己也很清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