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就是因为在家里寂寞难耐,才想去王干娘家找个人说说话,拿回家来做,那不是又让我一个人对着几堵木板,那我何必答应帮王婆的忙?我口头上敷衍着武大郎,心想还是去王婆家,顶多也就是还她人情,那就吃几顿,请她一顿吧!
潘金莲桥段【丁酉年】第五章
更新时间2008-7-14 21:54:31 字数:6385
丁酉年正月二十四日
今天刚吃完早饭,王婆便上门来相请,我依然和昨日一样,忙碌起来。正埋头干活时,突然听见有人在茶坊门前大声叫嚷:“干娘!干娘在家吗?”
王婆在楼上回应:“是西门大官人吗?等等,我马上下来!”又对我说:“金莲!这位是西门大官人,就是施舍衣料给我做老衣的大财主。他最是怜老惜贫之人,也是个仰慕英雄、喜交朋友的人,他的路子广得很,在阳谷县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对你的小叔子武二郎早就仰慕得紧哪!我和他是熟人,让他上楼来见见,你没有什么意见吧!”
听王婆这么介绍他,我也有几分好奇:莫非在阳谷县,还有哪个名头会比武二郎更响?我倒想见见他是个什么人,再说是王婆家,楼下又在做生意,会有什么事嘛:便点点头,这心中的针线可是一直没停!
王婆下去,一会儿就把一个身材笔直,身穿锦缎,手拿洒金扇的年轻公子引上楼来!我抬头,觉得有些面熟,尤其是那一双风流桃花眼,让人是过目不忘。手上的针线停下来,头脑转动起来,眼睛盯在他脸上。
王婆此时便笑起来:“金莲,你那叉杆打得好啊!”
王婆这一笑,一下子想起,便有几分惶恐,忙起来道个万福:“对不起!金莲不是有意冒犯公子,请公子千万恕罪!”
王婆说:“这是西门官人,为人最是和气,又肯对女人陪小心,他哪会记恨?”
西门官人连声说:“打是没打疼,就怕此事吓着小娘子,倒叫小人好生不安!”
这西门官人不仅没有富家子弟的骄娇之气,说话还很随和,而且挨了叉杆打,反倒怕惊吓了他人,看来此人确实不错,便对他又有了几分好感!
便笑笑又坐下做针线,心中又苦于是不认识,无话可谈。王婆打招呼叫西门大官人坐我对面,便开始不停地夸我。说我剪裁衣服合身,针脚又密又细,不会绽线不说,连针脚也看不出来,接着又说,她看过我为干儿子绣的肚兜,绣的那个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
然后就招呼西门大官人:“西门大官人,你要不信,快过来看看金莲已经缝好的这些,看看这手笔是不是阳各县没有第二个?”西门庆便拿起已做好的衣服袖子,连声夸奖:“王干娘说得没错,我家专门养着的一班绣娘,真没一个有小娘子这般巧夺天工的手艺!”
我心中又增添了几分高兴,真是的,没有一个男人肯当着我的面夸奖我的好手艺。我那么精心为武二郎缝制的锦袍,他竟然不屑一顾,怎么都不肯穿,最后甚至丢在他搬走后的空屋里,就这么辜负我对他的那番爱意。
接着两个人坐在我旁边,王婆又说:“金莲!你认不认识这位西门大官人?”
我回答说:“干娘见笑,想我们是外地搬到这儿来的,这不,还不到一年!我又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从哪儿去攀上这公子?”
王婆说:“那我告诉你,你不要看西门大官人年轻!他可是我们阳谷县的首富,本地的知县相公也是他的好朋友;他可不是一般的富贵公子,用的是父母的钱!西门大官人的生意是他自己在做,父母都过世了,要做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他家中万贯钱财,起家是个生药铺,如今生意做大了,有几家成衣铺、绸缎庄、古董店、粮食店。还有几处高宅大院与田庄,家里是钱过百斗,米烂陈乡;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子,光的是宝物,有犀牛头上角,也有大象口中牙!”
这王婆说得口沫四溅,没想到她口才这么好,真不愧是开茶馆练出来的。
西门大官人满面春风,听她才告一段落便马上接上:“干娘!休夸,愧煞本人!还未请教小娘子是谁家的小娘子,是哪个官人,前世修得好福气,今生才娶进这么一个貌美、心好、手巧的九天仙女!”
这如蜜糖般的甜言蜜语,夸奖得让人心里觉得甜滋滋的,又没有污言秽语,真让人受用,心里也开始有些飘飘然起来。
王婆说:“就是我隔壁边卖炊饼武大郎的娘子;她小叔子就是日前阳谷县的打虎英雄,如今阳谷县的武都头武二郎!”
提到武大郎是我相公,我脸上真有几分挂不住,幸好王婆赶忙搬出武二郎,心中这才觉得扳回了几分面子。
西门大官人看来挺善解人意,他连忙说:“原来是武大郎的娘子!小人只知武大郎是个手艺人,炊饼做得又好吃又便宜,时常还周济穷人。脾气又好,又会赚钱,真是难得的好人啊!那武二郎,更是难得的英雄。自打在阳谷县做了都头,更是保得这阳谷县一方平安!娘子真是好福气,与这两兄弟做了一家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