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荆襄战事的起点——筑阳,刘宪就由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己方机密被曹操察觉到了什么?否则怎么会如此凑巧?
放着位置更重要的新野不问,却先打起了筑阳来,还是由南阳曹军主帅曹仁亲自出马。真的让人由不得不起疑心。
现如今筑阳粮道已经被阻,造成的后果就是——以上庸粮草充足为前提,日后向汉中的输入量会骤将一半。这便意味着是,夏收前汉中一线十万大军会有近一个月的粮食缺空期。
而如今南中的移民工作已经开展了一个月,充当无当飞军的那万余夷蛮青壮也已经到位了半个多月,这档子事现在就是想停都停不下。
偏偏川中各家士族大户的余粮又都已被掏空,想要弥补这个缺口竟只能从民间征集。
可从民间征集,又谈何容易!
刘备集团在川中才两年的积累,组建起了一支过十万的本土兵马不说,更还筹措到了足够六七大军在外征讨**个月的军粮,如此大的收获绝不是本本分分不施手段就能得来的——空口白牙以信誉做赌注的“余粮收集制”,才是如此多粮草的真正由来。
以相应的允诺来换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存粮),并打下欠条,许诺日后必定等价偿还。
用这种半强硬的手段把世家大族的存粮是掏了个净空不说,就连民间百姓手中的余粮,各郡县官府也都以市价收集了七七八八。如此双管齐下,才能在两年内就收集到如此多的粮草。只是现下还想从中筹到十万担粮秣,虽不说不可能,怕也会让川中为之一空。
丢下画满了各色线条的地域图,刘宪起身出了自家府邸。荆襄战事逾打愈大,战事的发展也愈加的出乎众人预料,该是议上一议的时候了。
赶去州牧府,刘备正在大厅中细看公文,见刘宪前来求见,自然召上。
“元度”,刘备招手示意刘宪近前,递过手中正看的公文。
打开一看,刘宪就是一阵头晕,却是诸葛亮、法正等人议下的一道征粮文书,正文下列举了十几页的诠释,总的来说却是可以弥补的,但在这之后决不能再出任何差错。否则除了纵兵抢粮,再无别法了。
文政方面历来是刘宪的短板,大致的翻看了一篇哪里说得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看到能于弥补心中也就安了。
“主公,司州一带的三十万曹军,如今已分出十万下了宛城,单靠余下的二十万军击退西凉军自然不成问题,可要想彻底打垮马韩却不太现实。”刘宪想不明白曹操为何要这样做,难道他不想一举解决西凉?
荆襄、西凉同时攻伐,东西两线开战,以曹操的军力,固然都能占些上风,却也因分散实力而无法做到彻底击溃。
南阳曹仁部十万军,豫州颍川等地也有十万军,再加上曹洪督领的十万军,三十万众全力南下,或许能拿下新野、筑阳、甚至是樊城、上庸,可要想再进一步攻拔襄阳却是有些妄想。
单是甘宁汉水大营的两万余水师,就足以让曹军却步江边。
而在雍凉,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夏侯渊以及韦康所部,也能凑够三十万人马。以此新锐之军来应付西凉马韩的疲惫之兵,当可胜券在握。
安定、北地、陇西天水郡各一部,曹军收复失地该是轻而易举,但想要击破马腾、韩遂各自的根基地——威武、金城,却是不那么容易。
“曹操既然分兵十万南下,那他就没打算消灭马韩。”刘备叹了口气,心中也是不明白为何。难道曹操就想这样看着西凉军时不时的出来蹦跶?
“军师他们可有对策?”刘宪可不认为诸葛亮他们会把全副心思都投在筹粮上。
“众说纷纭”。刘备用这个词用来形容,都懒得一一诉说了。叹了口气他拍案站起,踱步走在厅中,“备昨夜静思,发现这曹操不像是在对付西凉,反倒像是在针对我军。荆襄那的三十万大军不提,西来的这路大军终归还是要在汉中门前逛一会……”
“前后就是六十万了。”荆州三十万大军,汉中门前逛一回……,刘备不经意的两句话却让刘宪为之一呆,“六十万大军,其中四十万、甚至是五十万人马都将集中在汉中、上庸一线。若是两面夹攻,荆州兵力又被拖住……”
难道曹操的真正意图是攻拔上庸、汉中,而后进军西川。刘宪有些傻眼了,这可是西凉军挑起的事啊,怎么最后受过的却变成自个了???
“上午孔明找来,言中也说到了这一点。”刘备目光投向了大厅中悬起的那副地域图上,相信眼神一定是在盯着上庸方位的。
那里三面环水只一方可攻,地势甚是有利防守,且距离荆州、汉中都不甚远。汉中魏延部、阆中的张飞部以及荆襄一带兵马,十几日内日都足以赶到。是以刘备只在李严、刘封占领初期补充了五千兵丁,就再没有增过兵,如今上庸一郡守军只有三万余。
“主公,我荆州共有水陆兵马二十万,但除去分守地方的,能集结在樊城一线的尚不足十五万。曹仁若心细谨慎一些,凭借其手中的十万军完全可以拖住云长和徐军师,不使之增兵上庸。”刘备如今的兵力也接近了四十万,可川蜀、荆州之间地理太过不便,往来征调兵马几乎是不可能的。且川中缺粮,西川一线的**万兵马都只是待在各自驻地,每天两稀一干,不饿肚子就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