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目的是自给自足,自己养活自己三四个月。可现在,手中有的是粮食,这目标自然也要随之变上一变。
西线:岐山——朱灵、韩浩、夏侯尚残部一万左右、陈仓——朱灵余部五千人、散关——路招部五千人、番须口——夏侯渊本部四万人;
东线:槐里——曹军五千兵、细柳——曹军五千兵、渭城(咸阳)——曹军五千兵、长安——曹军一万兵,京兆尹张既。
要么是战略要地,要么是屯兵之所,大局纵览一目了然。
“打陈仓,休整两日后,我意起军中主力攻伐陈仓、散关一线。便是不得手也要断了陇山粮道,迫夏侯渊南撤。”
陇山道——三国之际从天水通往关中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在渭水之北,一条在渭水之南。渭水之北这条道路,北经渝糜、汧县过吴岳山北麓,经街亭、陇县抵上邽(天水),这是自周代以来出关入陇西的交通要道,简称之为“陇山道”。
夏侯渊屯兵番须口,粮草都赖于陈仓沿陇山道供应,若是粮道被断或被骚扰,他必然不敢再于番须口继续屯兵。到时候,其率军返陈仓,这陇县(街亭)一带的马家七万铁骑也当可顺渭水而下,进入雍州。
如此刘宪既可与马腾合兵一处,到时候马步军十万之多,却也可鄙视一下夏侯渊。当然,刘宪着意与马腾合兵一处,也是因为考虑到不久之后司州那二十万即将开进的曹军。
旬月后或许还等不到这个时候,司州二十万曹军西进,刘宪这小胳膊小腿自然不是人家对手,到时候局面最坏也可随着马腾撤入西凉。粮草方面不就有了保证。
刘宪手指点了点长安,“这里,以我军现有之兵力,打不动也没必须打的意义,放在一边看着就是。量那张既也没胆量领兵出击。部队主攻方向就放在西面,陈仓被拿下的可能性……很小,散关却要试上一试。”
散关若能被拿下,曹军西进时,刘宪完全可以移兵散关据守,以保证此次北伐的战利品——武都郡的暂时安全。
散关不能入,那曹操想要入武都进汉中,只能先和马韩磕一仗,解了翼城之围。但如此一来,数十万大军所需的军资粮草就要走陇山道而过,多绕上一圈子,这消耗可就大了去了!
二百一十八章 声东击西
三国骁将 二百一十八章 声东击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汉风雄烈 书名:三国骁将
岐山,南按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而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纬水河穿境而过,是以乃成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之地势。
朱灵、韩浩、夏侯尚三将自斜谷口大败后,便引残兵退到了斜谷口近侧的五丈原,待到天亮后收拾残军还有近万,本欲是返回郿县休整待援,却不想一夜之间郿县变换了大王旗,被王平、鄂焕部赚城所得。
食无粮草,居无定所,朱灵等只好引军渡了渭水撤至岐山(郿县西北)安顿。却是有靠岐山地利来挟制郿县的意思。
之后五日,关平连遣兵马攻占了武功、美阳二县,尽掳粮草转回郿县。到刘宪领兵出斜谷,数日内只见得岐山朱灵等一个劲的整顿兵马,曹军竟再无别的举动。
想上一想刘宪倒也能体会夏侯渊的苦处,三万兵是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就现在雍州曹军的兵力而言,刘宪所部是——守能固若金汤,攻则成不了大事。
暂且放在一边不理会,虽然风险大些,却也不碍什么要事。夏侯渊心里很清楚,刘宪既然领兵杀出了斜谷口,那自己撤军南回就是必然。
不过在此之前,却需要为撤军多做些准备,毕竟对面的马腾手下还握着七万铁骑。
出斜谷第三天——
“文伟(费祎),岐山方向你务必与我看死,绝不能让朱灵等率军插到渭水北岸。”刘宪准备领兵向陈仓进发,尽快迫夏侯渊部后撤。这般情形下,岐山方面的朱灵部就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他们还有一万人马,并不少,若是见机撤回陈仓倒也罢了,可真让刘宪怕的是——朱灵行险一搏,率军插进渭水北岸过道,阻断陈仓到郿县的路途(粮道+退路)。
这个变数是刘宪全盘计划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也可以说是软肋。所以,刘宪以费祎为正,向宠为辅,领兵五千先行进军岐山,以来遏制朱灵等。
费祎为后世蜀汉的名相,继诸葛亮、蒋琬之后蜀汉的第三任军政一把手,对他的军事才能刘宪信任有加。
而向宠,自从武科入军之后。两年来一直跟随着黄忠、严颜两个老将身边,经久历练军伍,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此次他是第一次出征,刘宪使他配费祎,也算是另一种历练。
“上将军安心,祎必持朱灵于岐山。”
费祎、向宠领命而去,刘宪也紧随其后,只晚了不足两个时辰,率军两万离郿县而取陈仓,留郭攸之、卓鹰二将领兵四千驻守郿县。(美阳、武功两县各有卫兵五百,好歹也是两座城池不是)
@@@@@@@@@@@@@@@@@@@@@@@@@@@@@@@@@
番须口,夏侯渊军。
“报……”声音急切而拉长,听得帐内的夏侯渊眉眼为之一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