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大逆不道”的人物。不管是刘备集团还是曹操集团,都万不能收留。即使他比杨驹识趣的多。
“再遣斥候、探骑到戎丘一带打探,一有曹军动向立刻回报。”按理说曹操解了翼城之围后,应当趁胜追击马韩的。可此人头脑不能以常理度之,刘宪是深怕他脑子一抽分出一支军来截断了氐道、狄道,到时把张飞被堵在了陇西郡,那他可就想哭都来不及。“让翼德烧了辎重,轻兵后撤,五日内必须退抵下辨。”
对于曹操,刘宪不敢有一丝松懈,更不敢冒险。有阳平关在,己军本已经是稳立不败之地,干嘛还和他们死掐不放。
然而这只是刘宪个人的想法,并不代表曹操也是这般想得。而事实上与刘宪的避战相反,曹操对汉中的兴趣远胜过西凉。
金城郡,榆中。
曹操大军在翼城屯扎两日后,即倾兵进袭榆中,此地乃属凉州中枢,得了此城南可下狄道,攻枹罕而取首阳,北可进温围。入武威腹地,向西顺湟水能直取允吾,向东即是天水。驻守此地成公英抵抗半日即后弃城而去,却是事前定好的决意。
韩遂、马腾二人一守允吾,一守姑臧,任曹操大军在外折腾,就是死守不出。终究曹操是要离去的,到时候大军出城,失去的城池转眼就可复得,只要十几万兵马还在,马韩的根基就不可动摇。
“丞相,今若曜威允吾、姑臧,则西凉必为之震动,届时驱兵张掖,既可慑迫敦煌、酒泉二郡。马腾、韩遂之根基短日内即便无法动摇,却曳可剪枝除蔓,瓦解其威势。”司马懿兢兢业业给曹操打了五年工,此时终于有些功成名就了——丞相主簿,权不可谓小,位不可谓低。
“哦,这么说仲达是不赞成此时回师了?”曹操脸上笑呵呵的,眼睛看向了贾诩,余光再瞄了瞄位子向后移了很多的夏侯渊。
他是估摸着自己在司隶准备下的攻城器械,此刻顺着渭水应该已经到陈仓了,所以急着调军转回去攻打汉中。而且夏侯渊也多次请命,请求再次独立领兵一雪前耻,曹操看得出夏侯渊是有事情瞒着自己,对于夏侯渊他是全身心信任的,就看着他施展吧。不过是五万兵而已。
再转回话题上,曹操眼中,金城、武威二郡的重要性与汉中是完全不能相比的,除非是能一战而斩杀了马腾、韩遂,或是在攻下允吾、姑臧后大军还有余力清扫西凉诸羌,否则便是不顾伤亡的拿下了允吾、姑臧,也是无济于事。
马韩二人在羌族中都有着极为崇高的声望,只要他二人不死,一声高呼立刻就有无数羌人替他们卖命,虽然声威是比不得从前。
辛辛苦苦拿下的西凉,转眼就就会再次落入他手。
曹操知道靠手下的二十多万兵马攻下金城、武威,再扫平西凉诸羌,不太现实,也没那么长的时间供自己消耗。所以,他此次作战才会对汉中情有独钟,把汉中该做主要目标。
阳平关是座险关,可自己也准备了不少器械,不见得就没一丝攻克的希望。而拿下阳平关之后,汉中不就唾手可得了?
而要是得了汉中,曹操想起这一点怕就会乐不吱声,拿下了汉中不但意味着雍凉再无南面之威胁,能放心大胆的对西凉马韩用兵,且缓过手后还能持续不断的对西川用兵。刘备军在川蜀的有利地势。转眼间就可消减了一半。
失了汉中,刘备的威胁就不再是真正的威胁!曹操很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
只有联手西凉军的刘备军,才会严重威胁到长安的安全,他们两方联起手的实力绝不是凉州、雍州两部曹军可抵挡的。但若是单一的刘备或单一的马韩,他们对西线曹军却都构不成太严重的威胁。
所以这一战的目标就是在这两家的中间砌上一道墙,阻断他们的所有联系。为以后倾尽全力消灭其中一家做好准备。
这堵墙,曹操选择把它砌在汉中。
目的很明确,选择的目标也很精明。马腾、韩遂后劲十足,在西凉羌族不摆平的情况下,只要打不死他们,给他们微微的留下一口气。用不了多长时间二人就可重新复起。而刘备军则完全相反,他的强悍就强悍在现有的这些兵马上,如果现存的这十几万川中兵马折损大半,那么三五年内刘备军就只能困守西川一地而无力外出。
所以,出兵汉中,成功固然可喜可贺,失败的话也能拼掉刘备的一部分兵力,从而为雍州赢得一个缓息的时间。
曹操知道,自己的一切念想都是建立在一个虚幻的条件下——拿下阳平关。若是阳平关没有拿下,那么自己的一番期望就将化作泡影,成了名副其实的野望。
但他就是愿意赌一把,赌自己能拿下阳平关。便失败了,曹操也有把握,靠那着些器械,和占据地利的刘备军拼个两败俱伤。
“允吾、姑臧路远而城坚,大军征伐于此,必困顿城下而图废钱粮…………不若大军回转汉中,此地遣一偏师驻卫足以。”贾诩七七八八的绕了一大堆,都是屁话,为的不过是给曹操找一个回师的借口。
果然,曹操听了开怀一笑,当即应允,乃封典军中郎将(降官了)夏侯渊为军师,率军五万进驻守榆中,自己领大军回师上邽。欲经武都道取下辨而就阳平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