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骁将_汉风雄烈【完结】(432)

  自从彻底削平了凉州曹军之后,刘宪就开始着手到这个问题。最初时,刘宪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如何在凉州地面上尽快的把部队运送到该投入的地方。

  “马车,除了马车别无二路可走。”刘宪在长久的思考之后,最后得出的是这样的结论!

  与川蜀相比,凉州地面虽然也是多山,可道路却远要比蜀道好走的多,也平坦的多。加之凉州又是产马区,无论是战马还是拉车的驽马在这里都不会缺少。

  如此两个条件,正是川蜀地区所或缺的。

  有了产马区之后,刘备军的骑军必然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但骑兵不是随随便便的骑上匹马就可以的,刘宪心里十分的清楚,骑兵尤其是精锐骑兵那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训练得出的。想要拥有一支精锐的铁骑部队,刘备军要走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而这些都需要长久的时间来运作。

  短时间内,至少是在两三年之内,刘备军的作战主力依旧要靠步兵来完成。所以,怎样才能把步兵快速投放到预定地点,这就是一个关乎到刘备军未来的重大问题。

  况且骑兵消耗巨大,中原征战,步兵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主力。

  也因此。刘宪才着力研究起马车来。

  马匹的拉力很大,只要马车坚固,车圈经受得起,那么一匹马拉载十人上下完全不成问题。

  在刘宪的计划中,军用马车最好都是那种带转轴的四轮马车,车体坚固,稳定性强。以两匹马来拉,车顶上面还可以放置上行军用器,如粮草、帐篷以及行军灶和马匹爱吃的粗豆之类的东西。

  这样的马车,一辆上面载运一什,有利于部队起行,车辆数目的调拨也能省下不少的事情。若是制作出三千至五千辆来,那么相信刘备军日后的步兵行军速度,将会得到惊人的进展。

  而眼下就“可能”有一个即将临头的“大好时机”需要刘备军完美的表现出这一运作来。

  假如在西凉军迟缓的情况下,天水战局又进入到了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刻时,如何在最短的时候内把陇西的兵力快速运抵天水?

  而且要知道,只要陈震此次西行成功,那么刘备军就要把大批的粮草交付给西凉军,如此多的粮草西凉军如何快速接受?又如何快速运抵至长离、湟中两地?

  要知道刘备军虽然把金城和武威两郡的地盘和粮食许给了西凉军,可这写地盘中并不饱含着枹罕和榆中两地。

  尽快的制作出一批符合标准的马车来,虽然不可能是带转轴的四轮马车。但至少在坚固、耐用这两方面上要达到刘宪要求的标准。

  在陈震去后,一切渐渐准备妥当的刘宪立刻开始了大批量马车的制作,举全军之力,随军的工匠营以及当地的工匠和刚刚归附过来的一万六千名降兵,再加上三千多蜀兵和胡兵,可以负责人的说:在历城,除了警卫城池和看守另两批俘虏的部队外,其余的人马现在已经全部派上了用场。

  热闹的喧嚣声响彻着历城,一颗颗树木在城外被砍到,然后又被人拖马拉的运回城内,昔日的点兵大校场近日也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木匠作坊。以此同时,在整个陇西郡内,算上再西面的金城和武威的不分地域,“车夫”的招募工作也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赶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在孔老夫子那个年代,赶车还是一项高贵的活儿。不然的话怎么会被列入“君子六艺”之中内,礼、乐、射、御、书、数,这其中的‘御’不就是赶车么?

  数万军中,会赶车的不是没有,但比起车马的数量那是远远不足的,尤其是之前在天水作战时的那些暂时性的夫中还掺杂了大批的半半窍,这次在刘宪的严格要求之下都是要全部删去的。

  刘宪给出的报酬不可谓不丰富,可多日下来应征者并不是太多,算上在军中挑选出的那一批人,相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八百多点。

  只是刘宪并没有着急,因为与赶车的车夫相比,这几天做出来的合格马车就更少了。到现在为止满打满算,做出来的还不到一百辆,而其中真正合格的更是不足三十辆。

  “将军。将军——”

  “刘信的声音?”听到身后传来的一声声疾呼,刘宪心头一跳,是什么事让他如此兴奋?回头一看就见刘信正一脸兴奋的向自己冲过来,距离只有三五十步远。

  “将军,陈大夫的随从回来了。”刘信跑到近前,一句话说的刘宪精神猛的一提。看他这副样子,不用猜也知道,必然是事成了。

  “办成了?”

  “办成了!”

  “好,我这就回去。”刘宪一声叫好,遂即就像刘信吩咐:“你速去派人招来众将商议。”

  “小的领命。”刘信恭手退下。

  ——————————————————分割线——————————

  历城,府衙大堂。

  “小的见过上将军。”一名身着青色麻布衣衫,长随打扮的人恭手向刘宪一鞠躬。说话间重换中逃出了一封密信,双手贡奉上。

  堂上的亲随立刻前去取过,然后转递给了刘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