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回到宫里,来到稻香殿。袁权已经准备好了晚餐,正在等候,甄宓也在,和袁权说着什么。看到孙策进来,两人都站了起来,躬身行礼。孙策打量了甄宓一眼,歪了歪嘴。
“你是又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大王怎么能这么说臣妾?臣妾是特地过来陪大王用膳的。”
“算了吧,你要是说过来偷师,我还能相信你,陪我用膳,你有这么好么?”
“唉呀——”甄宓抱着孙策的手臂,撒起了娇。孙策一边和她说笑,一边入座,袁权派人取来水,侍候孙策冼脸净手,又摆上晚餐。甄宓乖巧的坐在一旁,为孙策夹菜倒酒。孙策笑眯眯地看着她,也不说话。袁权见状,笑道:“大王今天又和谁说事,拖了这么久,让阿宓好等。”
“为了豫州的事。”孙策将和郭嘉商量的事说了一下,又说起钟夫人的事,三人笑成一团。袁权想了一会儿,又说道:“豫州有事,我们这些豫州人也不能坐视,要不我联络几家,出点钱,从交州买点米吧。”
“去交州买米,还不如去海里打渔呢。”甄宓突然说道。
“你什么时候又研究起打渔了?”
“上次听水师甘大都督说的。大王,交州有米,可是太远,本来就无利可图,只是因为战事紧张,这才不惜成本。如今麋都督已经去了交州,大量买米,交州米价肯定飞涨,很可能有价无市,想买也买不着。依我看,不如去海里打渔。弄几条大船,打几个熟悉鱼情的渔夫,出海半个月就能满载而归。也不用太远,会稽之外就是上好的渔场。”
孙策很惊讶。他知道甄宓出身商人世家,对做生意很有兴趣,却不知道她对渔业还这么在行。说起来,随着海船的成功制造,远洋渔业已经在渤海推广开来,只是在东海、黄海还不多,因为这片海域太大了,不像渤海那样知道边界,心里有底。人对未知的事总会有恐惧,尤其是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更没人愿意去冒险。
“你这么熟悉,交给你处理吧?”孙策打趣道。
“那大王能给臣妾几条船?”
“你要的又不是战船,自己去船官看,有用得着的,你就提走,到时候再还回去就是了。”
“那我还带几个人吗?”
“你想带谁?”
甄宓抿着嘴笑,却不肯说话。孙策明白了,瞅瞅袁权,笑了一声。不用说,这是两人商量好的,一唱一和。“说吧,究竟是谁?”
“不是谁,而是谁们。”袁权笑道:“除了她三兄,还有两个姊夫,十来个族人,都到建业来了。”
孙策吃了一惊,随即想到了刚收到的消息。“甄家是这大逃亡吗?”
甄宓叹了一口气。“不逃还能怎么办,等着被他们敲骨吸髓么?别家还好说,我甄家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亏得我二兄有先之明,早做准备,否则现在中山成了刘备的封国,想逃都来不及了。刘备可是连家乡人都不放过的狠毒之辈,中山人这次可苦了。”
甄宓拉着孙策的手臂,央求道:“大王,你什么时候进攻冀州,灭了刘备啊,可别再让他祸害人了。”
孙策忍俊不禁,一口汤喷了出来。
第2070章 商机
人在做,天在看,刘备在涿郡干的那些事终于结出了苦果。千夫所指,不知道他这个中山王会不会无疾而终。
袁权递过布巾,孙策擦了嘴。“中山出逃的人多吗?”
“往哪儿逃?”甄宓反问道:“周边都是刘备的地盘,根本逃不出去。我阿兄是从草原上绕了一个大圈,赶到辽东,这才搭上了船,仅在路上的开销就能让中户破产,普通百姓哪支撑得起。就是这样,还有两个孩子得了病,死在路上。”
甄宓吸了吸鼻子,撅着嘴,眼眶有些湿。
孙策也收起笑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这个时代出远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水土不服、劳累、盗贼,随便一样都可能要了命,民间有句话,迁徙等同伏法,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都很小,无事尽量不出门,一辈子就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让普通百姓翻山越海,长途跋涉,来到中原,这根本不现实,就算袁谭、刘备不拦着,他们也未必能活着走到目的地。
兖州、青州的百姓迁到豫州和江东屯田,也是花了几年时间逐步迁移,还是在沿途郡县尽可能提供帮助的情况下。为了让这些人平安到达,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
“你三兄在哪儿?我见见他,问问情况。”
“谢大王。”甄宓又高兴起来,眉目生春。“大王,太史慈会出兵吗?如果太史慈出兵进攻,中山人可以响应的。”
“你二兄静极思动,又想带兵了?”
“这倒不是,谁不想平平安安的啊,可现在刘备入主中山,平安不可得,只好奋起一击了。中山近燕代,原本民本就剽悍,也是出精兵的地方。如果大王能支援一些军械,就算不能赶走刘备,给他找点麻烦还是足够的。”
孙策笑着摇摇头。“你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身处是非之地,还是低调些比较好。安份守己,刘备或许不会主动找事,最多讹点钱粮,真有了军械,刘备就算拼了命也要灭了你们甄家。除非你二兄能招募到足够的兵力与刘备对抗,可是那样一来,需要的军械太多,我就算给他也运不进去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