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听了,心下大急。如今自己的势力还在进行军事改革,一时半会儿根本无法出兵。若叫曹操取了汉中,又当如何是好?遂问诸葛亮:“子寒所言,军师以为如何?”
诸葛亮道:“子寒所言甚是,主公当早做准备。”
刘备一听诸葛亮亦如此说,忙道:“然我军尚在改编之中,如何进兵?”
诸葛亮笑道:“主公莫急!虽然我等出不得兵,那曹操又出得兵吗?若曹操能出得兵,又何必使计拖住主公阵脚?”
刘备闻言一愣,道:“军师所言之意,却是曹操亦进兵不得?”
诸葛亮道:“正是。如今江东孙权派周瑜陈重兵于扬州,曹操若移师西进,又恐叫东吴趁机袭了扬州各郡,因此曹操必先解决此后顾之忧,才得出兵汉中。”
刘备听了,心下渐渐平静,接着道:“军师之意,便是曹操一日不解扬州之患,一日不得西进?”
诸葛亮道:“没错,而且主公还可以往扬州再添一把火!”
刘备闻言一愣,问道:“当如何做?”
诸葛亮道:“可遣使往东吴去见孙权,与其约定出兵之期,介时主公打汉中,而孙权进兵扬州。”
刘备道:“然孙权如何能答应助我?”
诸葛亮正欲言,薛冰突然道:“但看主公舍不舍得了!”
刘备闻言一愣,谓薛冰言:“子寒所讲何意?我舍得何物?”
薛冰道:“东吴孙权,一直希望得到荆州,其心有若主公欲得汉中。”
刘备听了,已然猜出薛冰所欲讲之言,眉头紧皱,道:“然为取汉中而舍荆州,未免……”
薛冰又道:“并非全部送于孙权。只将荆州南部四郡,择其三送于孙权,当可促成此事。”
刘备一听,只是送三郡于孙权,这却不是不能考虑的了。心中盘算着:“舍三郡而尽得汉中之地,这确实是不错的选择。”遂对诸葛亮道:“军师以为如何?”
诸葛亮道:“我亦正有此意。”
刘备见诸葛亮亦这般说,遂于心中思量了起来,脸上表情越发凝重。诸葛亮与薛冰二人谁也没有打扰他,毕竟他才是主公,这个势力的最高决策者。像这种关系到地盘的问题时,谁也不好出言替他决断。
诸葛亮只于一旁把玩着手中那支羽扇,薛冰却在一旁怔愣着,不知在想些什么。法正则端坐于一旁,从一开始到现在,他始终未说过半句话,却也不知在心中计较着什么。
直过了片刻,刘备突道:“便照子寒所言去做,与孙权约定进兵之期,若事成,便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转送于他。”说到这,刘备顿了下,又对二人道:“只是不知,当派何人为使?”
诸葛亮道:“现下便有一最佳人选,主公又何必另求他人?”
薛冰一听,心道:“好你个孔明,又把我给拽进去了!”奈何此事是他提议,他若拒绝为使,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且他与吴侯多少又有些亲戚关系,这差事,却是由他来做最为合适。只得道:“冰愿往东吴一行,以替主公说服吴侯进兵。”
刘备喜道:“子寒若去,此事当可成矣。可还需何人相助?”
薛冰寻思了下,暗道:“自己可不擅长和人谈判,这活我虽然接了,但也得寻一能言善辩之士助我。”心里寻思了半晌,却不知当寻何人。
这时,一直静坐一旁的法正道:“正保举一人,可为副使,以助薛将军。”
薛冰闻此言,心里直欲抱住法正亲上两口,暗道:“还是孝直最好啊!”
刘备闻法正言,问道:“不知孝直欲保举何人?”
法正道:“此人姓秦,名宓,字子赦。为人最善言辩,可为副使。”
诸葛亮闻言,笑道:“我亦早闻此人善辩之名,若得此人去,此行必成矣!”
刘备见二人皆如此说,遂着人将秦宓请来,不多时,秦宓至,刘备谓其与薛冰道:“既如此,便令子寒为正使,子赦为副,齐往东吴一行!”
薛冰接了令,遂离开刘备府,望家而回。心下寻思道:“此次去江东,不若将香儿带上,也可令其探望老母!”思及此,想到孙尚香自嫁了他,未曾回家一次,心下不免有些愧疚。不自觉的催促起胯下之马,以期早些将此消息告诉于她。
行了片刻,已至家中,下人见薛冰归,忙上前迎接,又着人去报夫人。薛冰忙止之道:“我自去见夫人,你们且去忙吧!”
下人闻言,皆退了开去,各自去忙。薛冰待人尽散,便急匆匆奔卧房而来。他于院中不见孙尚香,料定其必在房中。
进得房来,闻内里并无声息,薛冰心下略觉奇怪,遂轻轻入得内里,见孙尚香真躺在榻上酣睡,怀里则躺着那两个小家伙。薛冰瞧了,嘴角上扬,竟起了作弄之心。
慢慢行至榻边,薛冰上上下下打量起孙尚香的睡姿,见其侧窝于榻,两条修长的大腿半蜷着,一手则环住了两个孩子,以免其从榻上滚落,一张小口半张着,直瞧得薛冰很想咬上一口。瞧了一会儿,见孙尚香并无醒来之意,遂轻轻至一旁,坐于榻上,两手把玩起孙尚香那一对小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