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叫徐庶搬出桌子,这桌子可是徐庶和他弟弟亲手做的。自从我在九原造出桌子请蔡邕吃了顿饭以后,蔡邕立刻搞的这玩意风靡大汉。要知道,在汉代跪坐才是王道,是礼貌。汉灵帝这哥们搞了个胡凳坐在上面面见朝臣已经是很无礼了!可现在由于这凳子和桌椅的确比跪坐舒服,又是我这个汉人搞出来由大儒蔡邕推广的,所以大家都选择了默认。
吕布看看这个桌椅,奇怪的说:“咦!这套桌椅很别致啊,和外面做的不一样!大哥你又设计了新款式么?”
我敲敲吕布的头说:“恐怕是元直自制的!你小子能不能不问一些不是重点的问题啊!还有你搞那么多酒想干嘛?今天你不想回洛阳了啊!”
“大哥!今天明显是回不去了啊!你看你准备把伯母带回去,可是伯母要走的话,肯定要收拾一下。元直家可不比典韦和子义家什么东西都没有哦!”吕布说。我惊讶的看着吕布,这小子时不时的会说出些让人惊讶的话。今天他这番话可谓是经典,平时没脑子的他,居然能这么明锐的观察到我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我拍拍吕布的肩膀说:“奉先!你要是以后都能像今天一样,大哥就放心你了!不过,你是为了多喝酒找借口才想出来的吧!”吕布好像被我揭穿了,不好意思的摸摸头没说话。
我无奈的摇摇头,徐母笑着招呼我们一起上桌饮宴。酒足饭饱后,徐母和徐康两个人在家里收拾了起来,徐庶也独自一人准备上路去游学,我带着蔡琰他们找了个旅店住下,毕竟我们那么多人,徐庶家是住不下的。
第二天,我们在颍川城门口汇合了徐庶一家,徐庶决定去襄阳游学,而徐母先和我们回洛阳,再命人送她去长安,反正长安到洛阳也不远,我准备让徐母和太史慈母两位老人家一起做伴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 诘问
带着徐母,一路往洛阳而去。说实话,这次真的是收获颇丰,本以为只是来游玩,顺便弥补一下游历的遗憾,没想到居然遇见了徐庶。说实话,荀氏八龙我是不想了,就我对世家和皇帝的态度,也没想过他们会效忠与我,对于理想派的荀彧,还是让我那可爱的孟德兄去*心吧。
其实徐母和太史慈母的年纪都不是很大,要不是辛苦劳累也不至于看上去很老。就是在现代,很多农村的妇女三十来岁就好像五十多岁一样老了,她们养儿育女实在是太辛苦了,特别是那种生了一堆娃娃的穷人家。徐母放下了艰苦的生活和独自一人养活照料徐庶、徐康兄弟这两个大包袱,立刻青春活跃了很多,和三女在马车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虽然她还端着个架子,不过已经比在家的时候好多了,看的徐庶的弟弟徐康眼睛都直了。徐康说:“自从父亲死后,我就没见过母亲如此开心的,真是多谢吕大哥了!”
我笑道:“这不是我的功劳,你们应该更孝顺母亲。你们的母亲并不是不能开心,而是生活的压力和为你们兄弟俩担心,才那样压抑的!对了,你哥哥去游学了,你准备怎么办?”
徐康说:“我本来是在母亲的教导下读书认字的,我想继续学习!”
我笑道:“长安外坞堡内,我收养了很多孤儿,并且叫人安排塾师给他们上课。要不你白天去坞堡的学堂,晚上回去找你母亲给你指导,如何?”
徐康说:“这不太好吧,我们就这样已经很是叨扰吕大哥了。”
“我也希望元直的弟弟能够成才啊!以后我不就又多一个帮手了么?好了,要是你母亲同意,就这么决定!不过,去了以后你要好好学习,不要丢了你母亲和你哥哥的脸,知道么?还有戏志才也会经常去那个学堂讲学,若是可以,多向他学习一下民生治理之术!”我说。
“戏志才?莫不是颍川书院的大才和郭嘉郭奉孝为友的戏志才?”徐康问。
“哦?!你也知道戏志才啊!”我笑道。
徐康说:“颍川书院的大才们,哪一个不是颍川人耳熟能详的骄傲啊!首当其冲的就是荀氏八龙,然后是陈群、郭嘉最后是戏志才!”
我摇摇头说:“其实郭嘉和戏志才才是颍川书院的佼佼者,荀氏八龙里真正比得上他们的,就荀彧、荀攸叔侄俩!这四人才是真正的安邦治国之才,其他的不过是夸夸其谈之辈罢了,才华或许是有的,但是他们若不是在荀家,根本就出不了头的!”其实荀氏八龙这指的是他们在经学上的造诣,而不是治国的本事和兵法谋略。
经学除了可以修身养性之外,在我看来就是夸夸其谈毫无作用的东西。若说教化百姓向善,经学是个好东西,可是若是抑制了科学的发展,甚至用它来愚民,那就是大错特错了!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纯粹是胡扯,治理天下要涉及到多少民生问题,哪是一部《论语》可以涵盖的,光凭个人的道德情*就能避免犯罪,那天下间的人都成圣人了!
一路聊天一路前行,来到洛阳城门,发现一大票人在围绕着谁。我很奇怪的就走上前去,发现那一拨人都是何进一党的,中间站着一个看似很正直威严的人。于是我走上前问道:“这位先生看似气度不凡,不知在朝中所任何职?为何我却是未曾见过先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