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这一,刘浩然不由暗自苦笑,自己的确有扶植江南派和理学派来制衡淮西派的想法,想不到朱元璋成了两派斗争的第一个牺牲品,真是天意。可是自己为了一个前途并未确定的人就要下黑手吗?难道朱元璋不能大用吗?
思来想去,刘浩然还是得历史上的朱元璋给自己的阴影太大了,而现在自己改变历史看上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为了少一些隐患和波折,必须要铲除一些不确定因素。想到这里,刘浩然不由叹息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这等不择手段的人?与历史上的朱元璋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难道改变历史的代价就必须这么沉重吗?刘浩然不由有些恍惚了。冯国用咳嗽了几声才让他回过神来。
冯用做为最了解刘浩然的人,却知道他不想朱元璋回来,却希望其部下几名大将能回来。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说道:“丞相,既然朱元璋要回来,我们还是欢迎为好,枢密院会妥善安排,各司会通力合作。此外还请丞相指派外务部都知司配合我们,以求万全。”
都知司?刘基听这个名字就不由想起安丰的刘福通和淮安的张士诚,它和军情司两者联手,看来朱元璋是凶多吉少了。
“好,就依国用所言。我会知会杨宪,好生配合你。”刘浩然定定神点头道,既然决心一下,就好生去做吧。他看了看在座的三人,俞廷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刘基却是一脸的淡然,冯国用却是一脸勤恳的模样,正在记录些什么东西。
朱元璋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刘浩然与三人又谈了一些事情,突然有护卫叩门而入,禀报道:“禀丞相,陛下他驾崩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败仗(一)
凤七年五月初二,处州庆元县竹口镇,这里营寨连绵扬,时不时有一骑疾驰而出,打破了这里的寂静。
军中大帐里,福建经略副统制赵德胜正在和花云、侯明等部将议事。
“此次征福建,常统制率主力挥师从温州南下,直循福州,然后再沿闽江而上,直趋南平(今福建南平市)。我军的任务是克松溪,沿东溪(今福建松溪)而下,取建宁(今福建建瓯),再会师于南平城下。”
“正则,你说说元军在松溪、建宁的布防情况。”
“是!”侯明应道。他是宿州灵壁人,长得冰眼横眉,铁臂铜肤,熊腰虎背,端坐如松,疾走如风。原在邓友德麾下,随之投附定远军。在陆军学堂中被傅友德所识,以“大兵有略,少兵有术”举荐于刘浩然。历任都营、统领,此次授衔为上校。
“松溪守将为陈定骁将张子玉,统兵五千有余,除城防无其它修缮;建宁守将为陈友定大将阮德柔,统兵近万余,修有四道木栅,九连山寨。”侯明的话非常简单明要。
赵德胜点点头,接话道:“陈定少好舞枪弄棍,练得一身好武艺,投身于明溪驿当差,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升任兵牌,同年用计定宁化曹坊义军,擒首领曹柳顺,为元廷汀州院判蔡公安赏识,擢为黄土寨巡检,随元廷福建佥都元帅吴按滩不花剿灭了汀、延、邵、建等山寨的起义军,以军功先后升任为清流县尉、主簿、县尹,元至正十八(公元1358年)年升任延平路总管。”
“元至正十八五月,陈友谅派遣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进而围攻清流。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乘邓克明军立脚未稳出奇兵偷袭敌军营杀得邓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陈友定率军乘胜追击至宁化。翌年,陈友谅再遣邓克明陷汀州转攻延平、将乐等地。元廷福建行省授陈友定为汀州路总管,率兵抵御。双方在黄土寨发生激战,陈友定勇不可挡败邓克明军,并且俘虏了邓克明的部将邓益。陈友定以军功升任福建行省参政,同年十一月友谅派兵进犯杉关,陈友定率军奋力抵抗,击退陈军进攻。”
“至正二十年,即龙凤五年,陈友谅称帝,遥令邓克明再次率军攻打汀州等地。邓克明一路攻城略地,相继进犯永丰、宁都、石城、宁化等县,攻克宁昌、杉关、光泽等地经顺昌攻建安(今建瓯)。邓克明军于建安城西北设立几十个兵寨,围城达数月之久。城中将弹尽粮绝之际,元朝守将、行省平章完者帖木儿急檄陈友定前来救援。同年,陈友定率军救援,一马当先,率数十骑突入敌阵,放火烧了邓克明的橄榄山寨,又攻克水南寨邓克明军溃败退守江西。陈友定一鼓作气收复了建阳、崇安、浦城等县。”
“现福建有多股势力,一是占据福州的亦思巴奚军(元朝末年泉州波斯侨民建立的民兵组织)首领赛甫丁和占据泉州的亦思巴奚军首领阿迷里丁,一路是占据漳州的漳州总管罗良,另一路便是南平的陈友定。根据我们的情报,亦思巴奚军兵士最众占据了泉州。兴化(今福建田)、福州等地,但是论骁勇善战以陈友定为最。”
“此次平福建。我们先以一军牵制陈友部合常统制率主力与水师一起平定福州、泉州。为了更好地配合常统制们越对陈友定攻得厉害。就越能牵制其不能分心下福州。这是大地方略。诸位谨记了。”
赵德胜刚说。众将便点头齐声应道。
五月初五。赵德胜率五万之众兵抵松溪城下。守将张子玉自持骁勇。又虑及松溪城小。难以坚守。故领军出战。两军在城外东溪王玉滩展开决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