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夫,朝生暮死,蚍蜉自有春秋;晚气朝云,锦花飞于数里。或阴阳而大注,乾坤原是战场;论生死之奥玄,彭祖三千短命。莲台遍地,摘花花叶叶,皆是如来;大义参天,即生生死死,无非正气。且凭幡而致祭,我且尽心,陈主革于灵前,君兮来格。哀哉!
和州之战后,不但定远军阵亡将士得到了隆重地安葬,连元军阵亡将士也被妥善安葬,找的出名字的刻在石碑上,没有名字的也刻了一个标识在上面,按照标识可以查阅到定远军记录的档案,上面记载着该人的体貌特征,入殓时的随身物品,方便家眷以后追查。
这些举动和刘浩然所念的祭文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思量了许久,最后才幽然地对周德兴、徐达等人叹道:“想不到他收拢人心的手段高明如斯。”
注:祭文是跟据蒋中正蒋公的祭全军阵亡将士及全国死难民众文改编,并谨此向抗日烈士和死难者致哀!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十六章 渡江
刘浩然骑着马,站在一旁看着将士们有秩序地走上舰船等待渡江,上万将士们排成几十路,在军官的指挥下正逐一登上征募来的船只,而定远水师的舰船在周围来回的游弋,保护着他们的安全。null$3z中文
至正十五年春天,经过近半年的休生养息,刘浩然决定实行新的战略步骤,渡江南下作战,先攻取太平、宁国、广德三路,继而再攻取集庆路的句容、潥水,采取蚕食战略,逐一拔掉江宁周围的城池据点,最后会攻江宁。
这是因为在和州之战后,江淮一带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元廷于至正十四年九月以太师、中书省右丞相脱脱为主帅,授权总制诸王和各省军马,率领诸省和西域、西番大军四十万,号称百万围攻高邮张士诚,一时间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刘浩然不由为张士诚这位猛将兄担忧起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张士诚如此生猛,当然要受到元廷的重点照顾。估计张士诚在高邮肠子都悔青,但是他几降几叛,脱脱已经放了狠话,绝不受降。
断了活路的张士诚只好拼死抵抗了,围城四十多天,高邮城里死伤惨重,而且人心惶惶,议降的人也越来越多。就在张士诚和高邮危在旦夕之际,元廷长期以来的党争内讧又爆发了。脱脱的死对头-元帝的宠臣殿中侍御史哈麻开始发难,他抓住脱脱以百万大军,居然一个多月了还攻不下一座小小的高邮城,而且当年刘福通刚起事的时候,正是脱脱的弟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不战溃败,才使得刘福通的贼军席卷淮北,局势糜烂。
正在忙于大喜乐的元帝听信了谗言,下诏将脱脱就地免职,回京待罪。诏书一公布,脱脱黯然北归,而四十万大军却炸了窝,有的为脱脱叫屈,有的急着想回家,更有的忙着争权,张士诚抓住机会出城击战,四十万元军瞬间崩散。而张士诚不但趁机收复“失地”,并招降了大批官军,缴获了不少军械物资和工匠,开始在江北扩张势力。对于定远军来说,元廷来自东边的威胁大为减弱。
接到这个消息的刘浩然不由诧异许久,张士诚看来不但生猛,而且足够幸运,相比之下,他比自己更像穿越人士。刘浩然不由有点抱怨起老天爷来了,真是太不公,绝对的嫉妒英才。
而徐寿辉手下大将,原本躲在沔阳一带湖区保存实力的倪文俊趁宽彻不花在和州新败,借势发难,在汉川大败其水陆大军,并连克沔阳、景陵、孝感、安德、咸宁等州县,直逼汉阳。对于定远军来说,元廷来自西边的威胁几乎不复存在了。
至正十五年开春,看到形势一片大好的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迎至毫州,并宣称韩氏其实是宋朝皇室后裔,拥立为帝,称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以毫州为都,并仿元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六部,地方设行省。以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刘福通自己和罗文章屈居为平章,刘福通弟刘知六为知枢密院事。
刘浩然第一时间上表称臣,并将缴获的宽彻不花宗王旗仗献与小明王,名马宝刀献与刘福通。刘福通见刘浩然如此上道,高兴之下以小明王的名义封刘浩然为都元帅,兼领江南行枢密院知院。
与此同时,郭子兴在怀远病死。不过刘浩然知道,郭子兴的死还有段故事。郭子兴走怀远,赵均用占泗州,濠州只剩下一个孙德崖。可惜此人不善经营,过了段时间搞得濠州居然军粮将尽。孙德崖盘算了一下,想着去哪里借点粮食。东面的赵均用倒是老关系,但是孙德崖知道此人反复无常,寡情薄义,搞不好就被他给吞并了。南边的定远军倒是听说一派兴旺,可惜孙德崖与刘浩然不熟,不好意思去就食。
算来算去,孙德崖只好把注意打在了怀远,他暗地里给朱元璋递了封信,说明原委。朱元璋倒也豪爽,答应让孙德崖过来就食。
孙德崖兴冲冲地带着一万多人跑到怀远,准备借粮,谁知道被郭子兴知道了,他可没有忘记与孙德崖的恩怨,现在轮到自己强势了,也该报仇雪恨了,当即不客气地派兵把孙德崖抓了起来。
朱元璋听说后立即劝说郭子兴,说孙德崖同为大宋红巾军,何必同室操戈,自相残杀。这个时候毫州的刘福通不知接到谁的消息也传来了命令,要求郭子兴立即释放孙德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