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荣耀_曾鄫【完结】(708)

  “是啊。我们不能再坐视下去,再如此数十年,天下谁还记得圣贤之言,天理之道?”张和美接着附叹道。

  陶希言脸色一下子变得无比难堪,轻声厉色道:“九韶先生,伯宗,你们是何意?”

  张和美脸色有些闪烁,而吴佑则大义凛然道:“惜辞,理学乃秉承天理大道,微发圣言,当行天下,以治大同,可如今你也看到了,皇帝陛下行得是功利之学,现在又要大兴墨法之异说暴施。天下之乱不久矣,为天下苍生计,我们也当行动起来,让天下尊行天理,明礼制,定名分,以达圣贤言及之大同。”

  “伯宗。你这是以一人之得失妄顾理学之安危。”陶希言有些气急败坏道。

  “惜辞,你现在安居东宫,依然为太子之股脑,难道你安手独身之尊荣,却忘却了天理之大道了吗?”吴佑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尔等狂妄之人,怎么不去思量一下太子为什么会远辟你呢?”陶希言一向出言谨慎稳重,此时被气急了,有点言不择词,话语中将张和美等人都扫进去了,使得这几位脸色也不是那么好看。

  “化文先生。你出言劝劝他们,这会将理学带入万劫不复之地。”陶希言知道自己劝不住自持探花出身的吴佑。只好转向胡从宪,希望这位理学大佬能够出言相劝。

  胡从宪看看吴佑等人,又看了看陶希言,犹豫了许久,最后才叹息道:“惜辞。我等时间不多了,再如此下去,恐怕世上已无我理学立足之地。”

  “化文先生”陶希言不由大所失望,他想不到胡从宪也被吴佑等人说动了。

  “惜辞,你先听听伯宗等人的策划”再做定夺。”胡从宪连忙劝住极度失望之下准备起身的陶希言,他知道,在座的几位,论计谋策划。加在一块也不如陶希言一人。

  “罗贯中现在已为应天府内政厅全事,掌握南京十二营巡防营,他构陷李存义。已经难为李善长所容,不站在我们这边,难道还站在哪一边?”吴佑得意洋洋地说道。

  陶希言听到这里,几乎是不屑一顾,罗贯中得罪了李善长,难道就一定要站在江南派这边?你吴估也太异想天开了吧。难道不是皇帝陛下想借罗贯中之压一下权势越来越威的淮西派?

  “还有一点。我找到了内政部尚书朱元樟。”吴估膘了一眼陶希言,依然得意洋洋地铭道。

  这个消息让陶希言有所动容,他知道朱元璋这个人,虽然也属于淮西派,但是有所区别,关键是这个人现在职位的特殊性以及其手上的人脉关系。

  “伯宗。你是如何联系上朱元障的?”

  “化文先生。朱元璋此前有一位幕僚极得其信任。只是在回附江南途中为元军所害。此幕僚叫李梦庚。他是凤阳人。乃朱元障同乡,曾拜师于九韶先生故兄美林先生门下。”

  陶希言眼睛闪烁了几下,然后缓缓地问道:“伯宗,你是如何说动朱元樟的?”

  “我对其言。当年其归附江南,为何元军会恰时出现在其归路上?”吴佑不无得意地说道。

  陶希言眼睛不由投出一种精光,朱元樟从商州归附江南。路上遇元军奔袭,死伤惨重的事情他也知道,李梦庚就死于那时。

  “难道你这么说他就信了?”陶希言需要的是确定。

  “我说此言是从在下老师伯温先生那里听到的。当时伯温先生即为陆军部尚书。襄赞军务。”吴估被点中探花那一科,刘基以直学士的身份监赞了当时的政考,虽然不是主考官,但是吴佑依然认为自己出自这位江南派大佬门下。

  惜辞。如何?”胡从宪轻声问道。

  陶希言脑袋里在飞速运转,看来吴估将朱元璋归附途中遇袭一事栽在了皇帝陛下头上。使得这位内政部尚书心中有了怨恨。从而支持太子和理学也是有可能。而这位内政部尚书手握调动天下巡防营的大权,如果和罗贯中配合的当,或者是采用其它办法,到也不失为一招妙棋。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有一帮老兄弟,徐达现在是参军都指挥使,有指挥军队之权,汤和、李文忠虽然在外,但是手里有兵。而且他身为淮西一系,与淮西武将们的关系也不错,届时由他出面为太子拉拢这些握有军权的武将是最好不过的。但是该如何策划呢?朱元障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惜辞如果还放心不下,我已经请了朱元樟到此,惜辞细细一谈便知。”说罢。吴结走了出去,过了一会便领着一人走了进来。

  “凤阳朱元璋拜见诸位名士。”一个黑瘦之人走了进来,拱手笑道。

  半小时过后。亭子里只剩平胡从宪和陶希言两人。

  “惜辞。你如何看朱元璋此人?”

  “从言语而看。他到是极力赞同我理学,认为天下之治在于明礼守名,赞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通,甚至认为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谦、洛、关、闽之学不讲。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此人野心极大,我从他的双目中可以看到。”陶希言不无担心道。

  胡从宪愣了一下,转而喜道:“野心大还不好吗?天下之功,难道还大得过拥立之功。天下之德,难道还大得过广天理之德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