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目前的盛京小朝廷,虽然有五部官员,但是他们也只能在政务上有所帮助。而你要求的开矿山,办实业,还有那个什么链式工业基地,没有人会懂的。”
“伯父,那我改怎么办?请伯父教我张云飞急忙说道。
依克唐阿想了想,问道:“张二这几年没少跟朝廷官员和地方督抚打关系,你没有问问他吗?或许他可以帮你拉些人才回来!”
张云飞苦笑,张二是做过了,但是那些有点本事的牛人们都不甩他,花钱?人家不稀罕!名望?张云飞做的那点事儿,在这些自以为是地文人中,根本就看不上眼!
“阿二爷试过。不过这些文人都理他!这么久只拉过来一个人!”张云飞有些惭愧地说。心中不停地咒骂这个身体以前地主人。做事一点都不低调。搞得满世界都知道了!
依克唐阿笑道:“他们能甩你就怪了?这些自命清高地文人。哪能那么容易就低头地。越是主动上门找他。他越是拿捏你。摆谱子。对付他们这些人。你用权势和金钱是行不通地。他们能肯撞死或者饿死。也不会屈服地!”
“那我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为我所用?”张云飞问道。
“你拉过来地那个人是谁?”依克唐阿问道。
“他叫唐绍仪。是留美学生。比较擅长于洋人交流。目前我把筹建奉天工业基地地事情交给他做了。到时候。希望伯父能多加关照一下他!”张云飞说道。
依克唐阿想了一会儿。问道:“这个唐绍仪不就是在朝鲜地那个书记官吗?也没有看出来有什么才能?”
张云飞心想:你当然不知道他的才能了?这可是未来的中华民国内阁总理。不过张云飞目前也受到点后世地影响,已经隐约培养唐绍仪向这方面发展了。
“没错,伯父不要小看这些留美学生。他们虽然大多数没有能够在美国大学毕业,但是要知道美国的教育水平非常高,而且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因此这批留美学生,大多掌握着一技傍身。只要稍加以培养,便是一方专才。”张云飞回答道。
依克唐阿毕竟没有什么太多的学识,能做到像他这么开明的满洲将领,能够学习先进,满大清找找,本就不易了。
“难道你现在需要的文官系统人才,就是指这个方面的?”依克唐阿问道。
张云飞想了想,回答道:“基本上是这样地!您知道的,我在海外这几年基本上已经完全洋化了,我地所有基础都是建立在洋人的技术和思想上。因此,未来地建设方向基本上是向洋人学习,需要的都是能跟洋人学习和交流地管理人才,所以留过洋的人,对我目前来说是最重要的。”
从19纪70年代起,中国清政府因办洋务的需要,开始成批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同时,广大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纷纷争取到国外学习,从而形成留学热潮。1870年(同治九年),根据容闳的建议,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请求选派学童去美国留学。经过短期筹备,从1872年到1875年
年),每年派遣30学童(年龄规定为12~16岁,0岁)。计划学习15年,“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
到18811年,清政府决定裁撤留美,下令留美学生全部撤回。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或许因为清政府不满美国的做法,所有的留美学生均没有得到重用。不久,洋务派又向欧洲派遣留学生。1873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奏准选派船政学堂学生分赴英法学习造船、驾驶。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造船工业、海军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骨干,著名人物有严复、刘步蟾、林泰曾、叶祖、萨镇冰等
张云飞也在檀香山的时候就每年都派出不少人赴外国学习,由于张云飞不想让这些留洋学生学习速成班,因此现在的张云飞没有任何的这方面的助力,教育是一个长远的工作,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大清派出的那些留洋学生,只有军事上的得到了重用,其他方面的人才都被各省的督抚高高的挂了起来,当成炫耀的资本。占着茅坑不拉屎,想挖却挖不出来。
依克唐阿说道:“大清的留学生并不多,不过除了军事方面的人都被李鸿章填充北洋了外,其他的倒是没有几人得到过重用,想要弄来的话,也是可能的!”
张云飞高兴的问道:“真的吗?如果伯父能将这些人弄过来就太好了!也需要太多,能组成一个基本的班底我就满足了!”
张云飞知道这些留洋生中并没有什么成大器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只是想先把目前自己的窘境解决了再说,等到檀香山的大批留学生学成归国的时候,能有个人领路的话,很快就会上手。
“嗯!”依克唐阿很欣慰的看着张云飞,想到三年前,这个家伙还是一个到处惹是生非的人,一场甲午战争就让这个纨绔子弟洗心革面,能有现在的成就。
于是说道:“这个事情需要从长计议!我们若是直接给朝廷提要求的话,朝廷一定不会答应的!我们必须的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
张云飞对于大清的官场很陌生,他除了知道黑暗之外,啥都不清楚,只能听从依克唐阿的建议。这也是张云飞为何要尽快的在大清寻找自己的文官班底,不但要为自己的基业着想,同时也是为了在大清的这塘浑水中,能把握住方向,不至于被人搞了海不明白为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