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清拆迁工_巡洋舰【完结】(446)

  即将要见到的那人便是大清帝国的实际主宰者,大清的皇太后叶赫那拉慈禧,不论张云飞将来的路如何走下去,至少能见证一下历史上的慈禧太后也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

  信步在长达700米的亚洲第一长廊甬道上,阅历多达8000幅的各式珍贵图画,张云飞是打开眼界。沿途的亭楼阁壁,设计巧夺天工,加之上面镶嵌的宝石和黄白之物,更显出颐和园的尊贵与典雅。张云飞故地重游,见到了后世所无法看到的惊讶之后,却别有一番感触。

  这些东西本该流传后世,供后世子孙瞻仰与膜拜的,可惜却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按照慈禧的奢侈程度,1900年的颐和园中的宝贝可比圆明园值钱多了。

  ‘这些都是老子的!谁也别想夺去?’张云飞暗暗发誓。

  “张大人稍等,老奴去同禀一声!”李莲英说完留下张云飞,自已离开。

  这时张云飞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仁寿殿,时间不大,上面传来太监长长的喧喊声,一声接着一声的传到张云飞的耳朵里。

  “喧,钦差大臣,海军大臣,盛京将军,不如八分一等辅国公云飞入殿觐见!”

  张云飞整理了一下衣着和官帽,顺便摸了一下假辫子,放松了一下心情,大步朝仁寿殿走去。

  ~~~~~~~~

  紫禁城勤政殿

  啪!

  小太监刚刚送进来的热茶就被光绪帝随手砸到了大殿正中,一旁站立的翁同、文廷式和康有为似乎早有准备,慈禧在那么多文武大臣面前落了皇帝的面子,还有不计其数的老百姓看到,这等侮辱,按照光绪帝的性格,不发火才怪?但是二人依然被光绪帝地发火儿地程度,感到吃惊不小!

  “朕名义上亲政实际上却上制于西宫太后下于文武大臣。除有限的事权外,朕甚至连个顺天府尹的全力都没有?朕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光绪帝大骂道。

  光绪帝即位时只有四岁,实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十三年887年光绪帝亲政,慈禧训政。光绪十五年889年慈禧太后名义上撤帘归政,退居颐和园,但行政、用人等大政要务仍需向她请允才能施行。

  由于慈禧太后仍掌握着朝中大权,光绪帝只有皇帝的虚名,这为一部分官僚所不满,从而集聚在光绪帝周围,力图帮助他掌握实权,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帝党集团,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集团对峙。

  典型的就是翁同以及翰林院编修文廷式、志锐、汪鸣銮等掌握着发布上谕的权力。随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加入,帝党实力开始扩张,也增加了帝党想要夺取大权的信心和动力。

  翁同赶忙上前说道:“皇上息怒,照今日之事看来,都是老臣谋划不周,令皇上不愉快,老臣死罪!”

  翁同都这么说了,康有为自然有份,于是应道:“今日之事,若是追究起来,微臣亦有罪!”

  “够了!”光绪帝不满地说道:“除了知道死罪,你们还会些什么?”

  文廷式见气氛不对,急忙转移话题,躬身说道:“皇上,如今看来,想要改变朝局,就必须的尽快实行变法!整顿吏治,将权利收归中央!”

  光绪帝见是文廷式说话,也不好对他发火,于是叹了口气,说道:“朕何尝不想?只是这变法之事谈何容易?”

  光绪帝的话,让几人心中都沉了一大截,皇上没有信心和决心的话,让他们这些帝党成员如何是好?

  翁同上前说道:“皇上,您不能再犹豫了!今天那个死太监李莲英竟敢当着满朝文武和黎民百姓面前落了皇上面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皇上三思啊!”

  光绪帝一直都是处于慈禧地阴影下活着,虽然有骨子热血劲,但是遇到大事却总是犹犹豫豫、婆婆妈妈的,导致帝党处处受制于后党。

  康有为躬身说道:“皇上,微臣已经跟英美等列强国公使谈起过大清是否要变法维新地事情,这些公使们都十分感兴趣,认为变法有利于大清,都持支持态度!”

  光绪帝惊喜道:“这是真的?列强支持我们变法维新?”

  康有为回答道:“微臣岂敢欺瞒皇上?的确是真的!”

  文廷式问道:“这些列强岂能信得过?他们一直都有亡我大清的心思,皇上万万不可轻信?”

  康有为反驳道:“文大人此言差矣!泰西诸国无不是因为革命或者改革而强大起来的!大清完全可以采用德国地帝制方式,自上而下改革!”

  翁同上前说道:“皇上,您亲政都十年了!难道还要这样一直下去吗?”

  还是翁同的话刁钻,一下子就捅到光绪帝地心窝子里了,十分的疼!即使是软弱如光绪帝这般地皇帝也难以承受。

  早晚都得面对,此时不搏何时搏!

  “就由三位爱卿全权处理吧!”

  光绪帝突然目光所未有的深邃,让面前地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

  ~~~~~~~~~~~

  颐和园仁寿殿外,当张云飞推门而入后,大太监李莲英便将周围的大小太监、宫女都打发走了!然后一个人找了个离得仁寿殿不远的一处避风的地儿,双手插到袖子里老实地呆着,随时等候大殿内的传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