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要吵了!翁师傅是什么意见?”光绪帝的一句话令台下争吵的双方立时安静了下来。
半天没有回声,光绪帝抬起头来一看,才发现他地老师翁同已经不在这里了。
光绪帝叹道:“翁师傅现在何方?”
文廷式回答道:“回皇上,翁先生已经回乡了。”
光绪帝惊讶道:“何以如此之快?太后准了吗?”
文廷式回答道:“是的皇上,特谕发布后,太后立马准了。按照朝廷定制,翁先生需要给新上任的王文韶王大人让出府邸,因此提前回乡了。”
一边的张荫桓说道:“皇上若是怀念翁先生的话,不如下旨诏他回京?”
光绪帝是有点儿后悔,不过既然特谕已下,人也走了,君无戏言还得要遵守的!再说光绪帝也抹不开面子,再请翁同回来。
“翁师傅年事已高,就不折腾他了!”光绪帝说道。
“皇上,那云飞大人地奏折您看……”康有为问道。
光绪帝刚想说,结果被文廷式打断道:“皇上万万不可开此先河啊!岂能让张云飞来设立银行?张云飞已经虎踞奉天了,皇上万不可再引狼入室了?”
康有为急忙说道:“皇上,如今您正在推行全国改革,云飞大人积极支持皇上在金融方面的改革,皇上万不可伤了地方大员的积极性啊!再说,云飞大人的陈述的确就是大清金融方面地弊端,设立银行已经迫在眉睫。何况铁路大臣盛宣怀大人也上书皇上,紧急设立银行,以对抗列强的经济侵略。”
光绪帝问向文廷式,“盛宣怀的那个通商银行计划地怎么样了?”
文廷式回答道:“回皇上的话,盛大人已经筹集到一百万两白银了,距离银行地启动资金尚缺一百五十万两。”
光绪帝一皱眉,问道:“张荫桓,户部还有银子吗?”
张荫桓答道:“户部仅有的银子都已经分配给各地改革用银了!另外京师大学堂即将动工筹建,尚缺运转银二十万两!各地上书请求为变法拨款,可是户部根本无银可供支取,这样下去,改革无法推行!”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光绪帝也知道文
话中之意,但是他真的是没有办法。
光绪帝最后拍板道:“签发上谕,准许云飞筹建大清银行,也准许他发行钞票,代收存库银,但是必须交五百万两保证金。”
文廷式还想反驳,但是被光绪帝拿眼神制止住了,心中暗叹:皇上现在最缺的就是钱,谁能给他钱让他将维新变法推行下去,谁就有说话权。只要不是要他的皇位,光绪帝都会照准的。看来张云飞走的这步棋又占了便宜,代国家发行钞票和收存库银,这就等于握住了大清的经济命脉,皇上为何就看不出来呢?
其实光绪帝何尝不知道这么做的危害?只是他目前没有权利也就罢了,还没有钱?这让他如何推行改革?事情有轻重缓急,现在只能先紧着眼前的维新改革,对付张云飞的事情只能先押后了,就让慈禧太后头疼去吧
康有为高兴的说道:“皇上,那云飞大人关于朝廷金融改革的事情呢?皇上以为如何?”
在康有为看来,政治斗争不是他所要关系的事情,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丰功伟业,这场维新改革的成功与否。他的梦想都寄托在这个维新变法上了,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扬名于世,万世流芳,是他最大的愿望。而张云飞提出的金融改革完全符合了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深知金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的他,是最迫切希望改革金融的。
光绪帝很郁闷,心想:朕连一座京师大学堂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如何有钱进行金融改革?
“不知道要在大清进行金融改革的话,需要多少银子?”文廷式的问话,为光绪帝解了围。
“文大人,根据康某的了解,大约需要兑换一万万两白银的黄金即可!”康有为回答道。
其实他也不知道如何改革金融,只是知道英国等强国无不采用金本位制而已。
“康大人说笑了吧!如今户部连建设银行的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如何弄到一万万两来进行金融改革?”文廷式嘲笑道。
“好了,不要吵了!张云飞愿意搞什么金融改革,就让他弄去好了,你们自己先把自己的那摊子事情摆平了。”光绪帝不耐烦的说道。
最近维新的事情一直令光绪帝很不顺心,不少督抚各个阴奉阳违,敷衍了事。光绪帝派下去的督促变法事宜的钦差,纷纷回禀说,各地的督抚大臣们故意找没钱、没人等借口,推脱改革维新。各地的老百姓们但闻其声,不见其事者甚多。
光绪帝问道:“康有为,在总理衙门任职觉得如何?”
康有为急忙回答道:“微臣谢皇上隆恩,微臣在总理衙这些天跟不少的地方官员交流了关于维新变法的事宜。其中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新疆巡抚陶模等人都大力支持维新变法。而刘坤一和张之洞两位大人都已经各捐款五千金,加入强学会,支持变法维新。”
光绪帝高兴的说道:“好,康爱卿做的非常好!有他们支持变法,朕就放心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