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沈阳三八大案纪实_李宏林【完结】(32)

  在技术人员眼里,这颗麦粒,还有那3个小小的煤块,比金子还要珍贵。

  刑事侦查中,对犯罪现场提取的遗留物进行检验,鉴定,分析,可以提供侦查

  线索,指明侦查方向,进而扒掉犯罪分子的画皮,直捣犯罪分子巢穴。在这方面,

  沈阳市公安战线的幕后的英雄们有着许多不凡的战绩。

  这一次,技术人员也没有放过这一颗麦粒和3个煤块,将它们分别送到有关权威

  部门化验。虽然这两样东西小而少得可怜,但是,它很可能是照亮漫长的刑侦之路

  的一线曙光。

  于凌舜、刘景伦和刑侦技术人员坐下来,认真分析和研究近期发生的几起涉枪

  案件有没有什么带规律性的东西。

  畅所欲言,集思广议。他们发现,从“95·9·10”以来,在这几起涉枪案件中,

  有许多带有共性的特点:

  在这几起案件中,那支“五四式”手枪始终参与作案,后来又出现了一支“五

  九式”手枪;

  在这几起案件中,犯罪分子胆大妄为,手段残忍,对开出租车的司机都不留活

  口;

  在这几起案件中,多次出现用绿色尼龙绳捆绑或勒毙被害人;

  在这几起案件中,目击者反映犯罪分子年龄偏大,特别是其中有一个人年龄在

  50岁上下;还有一个人,身高在1.8米左右,体格强健……

  即使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再狡猾再隐蔽,也不可能不留下痕迹,不可能不反映其

  作案的手段、特点和规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刑侦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分析

  作案规律,将多起有相同或相似点的案件串并连接起来,名曰“串连”,就可以校

  准侦查方向,“串连”,如同一面威力强大的“照妖镜”,犯罪分子无论在何时何

  地露头,都将在“照妖镜”下现出原形。当年被称为“杀人恶魔”的潘晓峰(“串

  连3号”),残杀13名更夫的王德来等4名犯罪分子(“串连18号”),都是在经过

  串连之后抓获的。

  现在,刑侦技术人员经过串连,认定“95·9·10”、“96·2·1”、“96·2

  ·2”等一系列抢劫杀人案,是同一个犯罪团伙干的,姑且称之为“串连枪案”。

  下一个目标

  正如警方所意识到的那样,开枪击毙司机刘俊清,勒杀司机邓少生,打伤个体

  业主老赵和老郭的这3起发生在不同现场的案子,是孙德林、汪家礼、汪家仁、孙德

  松在实施同一个预谋犯罪行动中干的。

  入室抢劫那个烟贩业主后,汪家哥俩感到,虽然孙氏兄弟没有枪支,但今后如

  果有较大的抢劫行动,还必须和他们一起干。否则,人手不够会发生不测。特别是

  孙德林,讲“文”的,他头脑精明,临场应变能力强,反应快:讲“武”的,他身

  高体壮,凶悍有力,一照面就能把抢劫的对象镇住。多参加一两个人固然对分赃数

  额有影响,但多干两起案子不就有了嘛。

  下一个目标干哪个?这几个匪徒多方“踩点”。反复商议,最后一致认为,南

  五烟市生意很红火,里面有许多腰缠万贯的大老板,这回就到烟市上干一把。

  要抢烟市,必须有交通工具,抢前作掩护,劫后逃离现场,缺之不可,当时,

  满街跑的出租车多是“拉达”,他们就决定抢一辆“拉达”,既不显眼又很方便。

  要抢一辆出租车,也就意味着又将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死于他们手下。

  骗出租车的角色落在汪家仁身上。他50来岁的年龄,只身一人,这就几乎能让

  任何一个司机上当受骗。2月1日上午,匪徒们倾巢出动,孙德林、汪家礼、孙德松

  先到于洪区浑河大坝处等候。

  春节前夕的沈城,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再过几天就是“小年”了。商店橱窗里

  五彩缤纷,大街上到处是办年货的人群。这天,出租车司机刘俊清出来很早,开着

  那辆红色“拉达”在大街小巷里穿行。他很卖力,巴不得多拉客人增加点收入,一

  家人高高兴兴过个年。

  “拉达”驶上一条马路,前面路边站着一个50多岁的男子在招手叫车。刘俊清

  忙开了过去。

  叫车的就是主张作案中“必须把出租车司机整死”的汪家仁。刚才他在这里已

  经招呼了两辆出租车,司机听说要去于洪区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担心返回时空驶,

  就没去。汪家仁接连两辆车没雇成,有点着急了。这一次,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拉

  开车门就坐了进去,说了句“有急事去铁西”,催着司机开车。车开到铁西,汪家

  仁才讲了要去的地方,说:“我要接一个干大买卖的朋友,他在那边等我。这个事

  要是做成了,我有好几万挣的。兄弟,我把来回脚的钱都给你,还不行吗?”说得

  刘俊清心里高兴,暗喜这趟车跑的值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