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布衣出身的门下侍郎黄丙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主动到王家提亲,王家为了攀上高枝,寻了一个借口,毁掉了婚约,王清虽然和表妹心心相印、两情相悦,为了家族,也只有抛弃崔娘子。
被毁婚的崔娘子在崔、王、卢、李等世家中的名声一落千丈,没有世家子弟愿意娶这位美貌地的崔娘子,无奈之下,崔娘子嫁给了当地略有薄田的公孙家,令崔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公孙维扬居然高中了进士,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青州崔、王两家为了此事,从此势不两立,王家为了怕崔家打击报复,利用门下侍郎黄丙的权势,极力打压崔家,把崔家亲族全部调到偏僻之地任官。公孙维扬中了进士以后,先在京兆府为官,他书生意气颇重,不会迎合上司,又受到崔王之争的牵连,先被踢到河中府,又被调到泾州,最后被贬到环县,在环县阴差阳错一呆就是十四年。
太祖建立大林朝时,黄丙在兵灾中被杀,王家势力才稍减,王清靠恩荫得官,官至五品之后,王清就久未升迁,做了一个闲散官。
到灵州路途遥远,更因为上一个钦差凌实差点命丧党项人之手,回到大梁后就大加渲染此事,所以,大梁官员们均视到灵州为险途,不愿意到灵州因此,就打发王清出使灵州。
没有料到,王清在环县见到了早已没有音信的崔娘子。
就在公孙夫妇相互感慨之时,侯云策贴身亲卫林中虎来到其住所。
公孙维扬有些惴惴不安,公孙娘子为郎君理了理头发,道:“无妨,侯相何许人也,真要怪罪我们,派几个军士把我们捉去就是,何必让我们重回小院。”
公孙维扬素来佩服娘子的见识,听到娘子这样说,心中稍安。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往事。”听完公孙娘子叙说,侯云策禁不住感叹造化弄人,心道:难怪这位公孙娘子说话办事颇有大家风范,见了本相也谈笑自若,原来出自天下第一大家——山东崔家,这世家子弟见多识广,确有其长处。
侯云策对公孙娘子颇有好感,且公孙娘子家是山东大姓,用些安抚手段,若许对日后有利,就道:“今日想见也属有缘,公孙明府有什么愿望,若本相能够办得到,且不违反律法,本相愿意帮助一二。”
公孙夫妇对视一眼,公孙娘子眼中闪出一丝惊喜,用手拉了拉公孙维扬,公孙维扬这才道:“下官和娘子本是青州人士,到环县已有十四年,十四年,我们从来没有回过家乡,下官地心愿是调回山东为官,也算落叶归根,了一个心愿。”
这种事情对于公孙夫妇是天一般地大事,对于侯云策却是举手之劳,办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侯云策爽快地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就等着吏部调令吧。”
(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229章 科举门道
春节是大林朝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因为它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因此,大林朝又称春节为“元日”、“元旦”、“元辰”。
在正月头几天,人们通常要举办许多丰富的活动,包括迎年、拜年、迎财神、打鬼等活动。
初一隆重迎年,吃团圆饭、饮屠苏酒、供祖祭祖,迎接喜神财神,燃放爆竹;上自官员、下自庶人,往来交错,互致新春;
初二最重要的活动是迎财神,同时又是出嫁女儿归宁的日子;
初三祭井神,又是民章传说中的老鼠娶亲日,深夜不点灯,人要早上床,把空间让给老鼠;
初四迎神;
初五是破五,按照惯例要吃水饺,同时又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大小店铺都要祭利市仙官,招幌之上要挂红布;
初六清理厕所;
初七为人胜节;
初八拜星群君;
初九祭祀天公。
除了这些必做之事,各地风俗不同,还有填仓节、送穷日等等。
侯云策一行紧赶慢赶回到大梁之时,这诸多繁琐的仪式都已经结束。赵英在春节前作好了郎君回来的充分准备,一等不回,二等不回,也不知落下了多少伤心泪水。等到一月十七日,侯云策一行才进入大梁城,亲卫队五百人,一百亲卫进入大梁,成为侯府卫兵,另外四百人则返回灵州。
侯云策、赵英久别重逢,自然更胜新婚,其中迤逦之处,只有过来人才有深切感受。
柳江清一行十四人久居石山,何曾见过这等繁华,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当日过洛阳,里奇诸人已震惊于西京的富庶繁荣。这次在大梁见到摩肩接踵的人群,才知道名城重镇固然繁华,和帝都大梁城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
集聚于灵州的众多商人,为了到大梁城办事方便,由西蜀商赵杰提议。从商家斥巨资在大梁城最繁华的东城,购买了一个宽大的院子,取名为“灵州会馆”,专门接待灵州籍人士。灵州会馆分为数个相对独立的小院,有专为商家暂住的聚财庄,有专为灵州官员暂住的名山宛,还有专为读书人暂住的灵犀院,柳江清等人到大梁参加显德五年春季大考,自然就住进了灵犀院。
柳江清等人安顿好之后,迫不及待地出了会馆。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各行其道,间或还有妖娆女子从眼前晃过。里奇部诸人长期居住在蓝天白云的草原,哪里见过这种阵式,站在会馆门口傻乎乎地看着街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小桥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