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情远非李卫东说的那般简单。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赴京参加“三省一市打招呼会议”,有关四人帮隔离反省、华国锋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决定,并没文件,带回的不过一纸记录稿。正式文件是后来日夜加班赶印下发的。况复,*以来,形势瞬息万变,往往不是文件包容得了的。这就是志鲲打电话询问省城动态的原因。细细分析志鲲思想,他既不像父亲将毛泽东理想化,无限崇拜;也不像岳父对毛泽东感恩荷德,盲目迷信。抓捕江青等人的消息,最初确实让他震惊。但他无有老百姓的迷惘,也不似黎晋、邹本利一干当权派那般欣喜若狂,更不认为是什么右派政变,纯属派系倾轧,宫庭内讧。开会讨论,他表态坚决拥护中央英明决策,以其理论水平和口才,自然比别人说得动听;内心里,还要看一看,主要看上海,如果重演“护国讨袁”的故事,势必天下大乱,纷争割据。那就太令人兴奋了。乱世出英雄。张献忠只算流寇蟊贼,当年仅凭谷城、保康尚且闹成恁大气候;如今自已总领襄阳地区,难道做不成一番事业?教他鄙夷的是,上海很快平息下去。随后,在揭批查中披露的材料,更让他越来越瞧不起人。坐镇中国第一大都市,有雄厚经济实力,有南京军区丁盛倾心相助,有通海之便,有数以十万计民兵,加上一个警备区兵力,尤其有号召人心、一呼百诺的口号,竟然清谈空议几次,束手无策,拱手投降!设若毛老头让我坐王洪文那把交椅,他老婆女儿侄子会落今日下场?毛老头博古通今,却毫无识人之明,不但错选一只绣花枕头,对几十年的部下也一无所知,要那个大字不识两个的许世友读《红楼梦》,岂非对牛弹琴?又把他当成左袒的周勃,问,中央出修正主义怎么办?结果,最先反水的正是许和尚。讨论给江青定什么罪名,许世友得意忘形地说:“管定她什么罪,反正抓住了!”堂堂政治局委员、封疆大吏说话如此粗蛮张狂,不唯证明毫无水平,连起码的义气也没有。当年对毛老头表示“无限忠诚”的其他省份大员们呢?也是“墙倒众人推,鼓破乱抡捶”!对毛氏夫妇,志鲲绝非愚忠,连好感也谈不上,甚至因母亲死于“三家村”冤案,记恨主持*小组的江青。这里,只不过就事论事,不涉及任何恩怨利害。
得之书本的共产主义信仰,原已在文化革命几个反复中销磨得差不多了,北京的变故愈加使他现实起来,洞悉口号和理论背后的一切虚伪。同时,更加雄心勃勃。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西老土,毫无气质、毫无学问、毫无建树能够借助形势和别人力量扶摇直上,我陈志鲲有双重高贵血统、有广博知识、有过人胆略为什么不趁此时机,一显身手,大干一场,建功立业?重要的是,从现实地位出发的策略、广结人缘;灵活,且把握好“度”,也就是中国传统提法: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有了这个念头,从此,志鲲的思想更解放,视角迥异于人;胆子更其大,常有出人意表举措。
一日,到省城参加清理“三种人”战略部署会议,回大兴隆巷时,李卫东同他议论形势。志鲲深知岳父是只老狐狸,唯其狡猾,反而牢靠,毫无忌惮地讲出自已看法。
李卫东心悦诚服地:“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真有非凡魄力呀!”
陈志鲲鄙夷地:“搞突然袭击谁不会?没有叶剑英支持,他有什么本事?”
李卫东笑笑,不动声色扭转话题和气氛:“毛主席很信任华主席,专门给他写下‘你办事,我放心’六个字……”
陈志鲲哑模悄声一笑,笑得双肩耸动:“无头无尾无日期,谁知道是写给谁的?什么情况下写的?北京传说,整句是这样的,‘你办事,我放心;有事找江青。’仍旧不放心!这显然是笑话。可见,老百姓都不相信华国锋所谓的毛泽东临终嘱咐。事实上,以毛泽东的为人,对谁也不会放心。刘少奇定为接班人,发动文化革命打倒了。擢升*,又闹个9?13事件。‘十大’培养王洪文,不久扒到旁边。重让*主政,只一年,指控为中国纳吉……对谁放过心?*后,推出华国锋,只是作为平衡人物起过渡作用。时间长了,还不是打倒!毛泽东没料到自已病情突然加重,阖然去世;更没料到,老实无其实,被他看作老实、不傻的华国锋会搞掉他老婆!华国锋拣了个便宜,比刘林王邓幸运。这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这番大胆泼辣、有理有据、鞭辟入里的述评,让李卫东听了大感新鲜,倒吸几口气,又十分折服,不由连连点头,兴趣盎然地追问:“依你看,中国政局以后还会不会变化?”
志鲲不假思索地回答:“最近不是传说,要恢复*职务?最终,权力恐怕落入他手里了!”说着,又将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与*作番比较……
正在这时,楼下传来开门声,并有小红奶声奶气的撒娇:“妈妈,爸爸这次再走,小红永远不理他这臭爸爸了!”
李卫东赶紧打断女婿滔滔不绝的讲话:“她们回了。你这些话,除我之外,千万别对任何人谈起!”
志鲲耸耸肩,双手一摊:“岳父大人,我刚才同您家谈什么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