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不希望被人打扰。
一句话把魏忠贤打走了。“我知道了。你不用怕。我还忙呢。”
魏忠贤高高兴兴的走了,有皇上这句话,东林党就动不了他。
东林党一看弹不动,也就在此集体沉默。魏忠贤很大度的放过了弹劾他的御史,魏忠贤很清楚,他还不是东林党的对手,他要做的就是等待,等东林党人出错。
哈大全继续躲在家里“闭门思过”。
哈大全这期间可没有闲着,他转移了义州的大部分财产,该归公的归公,该是自己的全部装船运走。带着无数金银珠宝起航的大船在武装舰队的护卫下,一路直接抵达丽水,被安置在丽水港内的金库中,从此哈大全的势力中心,也慢慢的向丽水转移。
在清点了财产之后,哈大全现自己原来这么有钱啊。
义州的秘库里有白银六百万两,黄金十一万两,一等珍珠五斗,一等布匹丝绸六万余匹,储备的药材二十车,各类香料五千斤,粮食物资更是无数,铜钱更是数不清楚。总价值一千余万两白银。
还有义州总库里的火枪三万把、火炮二百门、弹药军械装备数万、还未未加工的钢锭三十万锭。特别一提的是在义州港内还有三艘正在建造中的海船。
家底太多,不好搬啊。
不过不好搬也得搬,哈大全马上要离开辽东。他不会把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富给别人作嫁衣裳。
先运值钱的,在运粮食,在运军械,顺带把哈家军的大部分主力和家属都运往丽水。留在辽东的只有少数精锐,还有一些新招募的新兵。留下记录在册的人数了事,多了就不留了,按照朝廷给的饷银,还有地方的税银,足够养活这些人了。
王张氏离开辽东漂洋过海前往丽水,要看着金库,哈大全要用最信任的人,事实证明哈大全没有看错了。王寡妇将在朝鲜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并在历史上写下自己的真实名字。张芬儿。他的两个儿子王家宝,王家贝将成为一个庞大家族的创始人。
作为哈大全直属特务机构的樱馆也开始大转移,主体部分全部转移都丽水。一部分转移到福州看场子,一部分留下辽东,一部分跟在哈大全身边。这四部分在未来的某一天,将成为与锦衣卫、东厂齐名天下的恐怖组织。
哈大全使劲搬东西,这一行动明确的告诉大家,我哈大全要离开辽东了。
最高兴的当然是袁崇焕,能跟他争的人终于走了。
最最高兴的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哈大全终于滚蛋了,以后睡觉都可以多睡一会了。
最失望的是刘方杰,哈大全在辽东,在战场上砍死哈大全的机会很多。哈大全进了关,要杀哈大全就难了。
第174章 进关。交托。
正文 第174章 进关。交托。
哈大全很低调,却还有被人算计了。
哈大全的官没升。他手下的几个确都升官了,王八一升任广宁总兵、赵卫升任义州总兵,赵士升任哈家堡总兵。三人全都和哈大全平级,朝廷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分化哈大全的实力。邪恶一点想,上面是希望哈大全这伙人窝里反。
其中最过分的是,广宁竟然有两个总兵。
这个任命是内阁想出来的注意,就是要收拾哈大全。
魏忠贤没有出面阻止,因为客氏不让。
客氏说:“我要的是哈大全的人,不要他的兵。”
当然了魏公公很难理解。“我们要的是兵权,光一个哈大全有啥用啊。”
客氏对老魏的笨脑子很无奈。“只要把哈大全招过来,让他失去一切,然后我们在给他兵,给他权,给他钱,他才能感激我们,才能对我们忠心。”
“夫人高明。”
“要用人,就要先折磨他,历练他,这样才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用。”
哈大全沉默的一阵,等把家搬的差不多了,他向孙大人上书说:“孙大人。我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我要退休回家放牛去。”
孙承宗看完哈大全的辞职书。把袁崇焕叫来了,把哈达从的辞职信给他看。
“崇焕。你怎么看。”
“同意。”
“同意。如果哈大全走了。广宁一带的仿佛要谁来管。他的手下都是流氓和土匪出身,换了别人能压得住吗?”
“老师。我们同意他辞职。是同意他辞去广宁总兵的职务。老师可以将他调到京城兵部任职。如果广宁一带出事,还可以把他调回来啊。哈大全到京城去,还能老实点,等有了黑锅,在把他拉过来背就可以了。”
“也行,就这样吧。”
经过这对不厚道的师徒的合计,哈大全离开广宁进京述职担任兵部侍郎都指挥同知。具体工作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喝茶水,等有了黑锅在站出来背。
哈大全还不想造反,所有必须离开辽东,不过也要做做样子。
所以他再次表示:“不去京城行不,我愿意回辽东老家去放牛。”
孙大爷表示:不行。
哈大全只好老老实实的进京,他只带了五百亲兵,一千五百个女人。在外人看来。哈大全带了这么多女人是荒*无度。哈大全却知道,这二千人是他的护身符,这一千五百个女人可不是用来生孩子。这些人都是女营中的精锐,拿起刀比男人都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