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知府马上跑来马尾求援,他把一家老小都带到了马尾,看样子是不打算回去了。
温州没有的主官,剩下个游击将军,大概也坚持不了多久。哈大全真相一刀砍死温州知府,不过最后还是忍了,随叫温州来的兄弟也是阉党成员,貌似跟内阁大学士顾柄谦有点亲戚关系。
后院马上要起火,哈大全自然无法分兵去就潮州。
除了命令漳州的张佰强固守,哈大全没有出多余的命令。
雷尔生和刘香都不敢直接攻打福建,他们跳出福建的范围向广东和浙江下手,想对朝廷施加压力,把哈大全撤换掉。只要哈大全滚蛋,他们就可以由两端进攻福建,让失去指挥的明军顾此失彼。
为了让哈大全滚蛋,刘香还花重金买通了浙江各地的十几位御史,让他们联名上书弹劾哈大全在福建不作为,致使倭寇横行鱼肉乡里,甚至让倭患蔓延到朝廷赋税重地的江南一代,要求把哈大全搁置查办。
弹劾哈大全的奏疏才上交,被买通的御史就都被东厂的幡子抓了起来,现在阉党权倾天下,哈大全又是阉党的重要骨干之一,弹劾哈大全,真是找死啊。
对海上的事,朝廷也着急,特别是辽东战事紧急,江南不能再出乱子了。
现在的福建完全是哈大全的天下,上面有魏忠贤和客氏罩着,没人敢插手福建的事情。况且哈大全做的相当不错了,海盗都不敢在福建上岸,只能跑到周边的省份打秋风。周边省份的兄弟挡不住海盗,跟哈大全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就在这时辽东传来大胜的消息,皇太极在宁远城下吃了败仗,又在锦州城下一败在败。在大明与后进三十余年的战争中,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事实证明,只要中国人不自己折腾自己,外面的人,是很难打进来的。
辽东大胜,朝廷上下难得一片喜气洋洋,唯一不和谐的因素就是广东和浙江的匪患。倭寇再次横行沿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很快人们现,广东和浙江哪么惨,怎么夹在中间的福建一点事都没有啊。
哈大全说:“谁说没有事,事多了。”
福建沿海的确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不过为了安抚一下周边省份兄弟的心,哈大全让徐凌编排了一堆战报,把福建周边写的烽火连天。不过,每一战都是胜仗,都能杀几十个海盗,烧几艘破船。
南居益也十分的为难,他很想把洋鬼子都打跑,可哈大全手里的兵就这么多,又不会洒豆成兵的本事,要两线作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哈大全也很为难。“要先打那一个呢。”
这时有人来报。“主公,大营外有一个老和尚求见。”
“和尚?”哈大全迷惑了。
第261章 武僧团。
正文 第261章 武僧团。
“和尚?我现在没功夫,叫人施舍他一些银钱,叫他回去吧。”哈大全可不信佛。
现在战事紧急,哈大全也没有时间信佛,如果佛祖是万能的,这世上就不会有战乱和纷争了,佛教也不会在印度彻底消亡了。
在哈大全看来求老天,不如求自己。
南居益在旁边忙说:“等等,外面的和尚叫什么?”
报信的亲兵说:“他自报叫了尘和尚。”
听到这里,原本一脸愁容的南居益,顿时喜上眉梢,原本满脸的阴霾全都不见了,换作满脸的喜悦。
“候爷,危局可解了,快快请了尘大师进来。”
哈大全问道:“这个了尘和尚很了不起吗?”
南居益解释说:“候也可知道当年胡宗宪总督抗倭的实际。”
“知道一点。”原本哈大全是不知道了,在福建呆的久了,也就知道了一点点。
“当年胡总督手下有一支武僧团,在与倭寇的战斗中百战百胜,立下了赫赫战功。抗倭大战结束之后,这支武僧团没有完全解散,虽然成员各自回了原来的寺院,却经常联系,在一起切磋武艺。了尘大师正是当代福建武僧中的第一人。”
“这么厉害,是武林高手了。”
“可以说打遍福建无敌手。”南居益一向老诚,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可见了尘是一个人物。
哈大全马上叫人把了尘大师请了进来,他穿越到明朝之后,一直想找一个传说中的武林高手见识见识,可在明朝混了六七年,一个正经八百的武林高手也没见到过,现在终于有机会见一位真正的武林高手了。
哈大全整了整衣冠,快步出门迎接。他还特意吩咐:“准备茶点,我要在正堂接待了尘大师。”
平时哈大全很少在正常接待人,除了逢年过节,或者大会,一般不会使用正堂。哈大全接待亲信是在书房,接待朝廷官员是在偏厅,接待其他地方的军官有大会议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待方式。
哈大全在正堂接待了尘大师也是很无奈。他的书房里挂着好几幅西洋油画,都是**的那种,不适合接待和尚。偏厅的摆设又过于奢侈和陈腐,表面华丽却难免显出土气,只有暴户才会这么装饰房子,也不适合接待和尚。军事会议室太过军事化,不符合佛家和道家的儒雅气质,杀气太重,也不适合接待和尚。
算来算去,也只有正堂比较合适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