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明朝,绝对是大忌。
南方诸省的言官御史纷纷上书弹劾哈大全图谋不轨。
哈大全被弹劾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被弹劾,他都提心吊胆的。唯独这一次,哈大全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已经做好了造反的打算。
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
各种个样的弹劾文书,像雪片一般送到京城,却如逆流如海一般,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现在朝廷已经没有时间搭理地方的事情了。
天启皇帝病情越来越重,满朝文武想的都是怎么给皇帝治病。魏公公和客氏急的火烧眉毛,他们的权势都是天启皇帝给的,如果皇帝死了,他们的一切也将跟着灰飞烟灭。
根本没有人关心,在南方沿海生的大战。
第269章 天启驾崩。
正文 第269章 天启驾崩。
京城内已经乱套了。
天启皇帝病危,最着急的莫过于阉党,他们的权势都来自于皇帝的无能,如果皇帝死了,他们就没有靠山了。
万一换一个聪明点的皇帝上台,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最着急的莫过于客氏,她几乎每天都陪在朱由校的身边,朱由校是她一手带大的,感情十分的深厚。
看着朱由校越憔悴的脸庞,客氏的心都要碎了。
这时人们突然意识到,朱由校没有儿子,由谁来继承大位就成了问题。在感情上,魏公公希望由皇帝的儿子即位,那怕是一个刚出生的娃娃也好。
可惜这个愿望是很难实现的。
为了救朱由校的性命,魏公公动阉党份子在全国收集药方。
很快各种各样的药方被送进京师,这时天启皇帝已经病的不能吃东西了。
听说皇兄病危,朱由检表现的十分担心,他派人送了一个方子进宫。说:“皇兄已经不能进食,这时不如喂食一些米汤,缓和一下胃肠的功能,等恢复了一定的力气之后,在用食补治疗。”
这个主意不错,马上就得到了太医院的认可。
魏公公马上组织人熬米汤喂给天启皇帝吃,果然天启皇帝的病情得到了好转,也一点点精神了起来。
看到朱由校病情有所好转,客氏和魏公公都安心了不少。
朱由检进宫看哥哥时,客氏拉着他的手,说了许多感激的话。
朱由检也大方。“这本来就是做弟弟该做的事情。夫人不必说谢。”
多贴心的话啊。聪明如客氏,也被这份亲情迷住了眼睛。
就在大家以为天启皇帝很快就能康复的时候,皇帝的病情突然变重,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连续几天不省人事。
客氏急了,她把太医院的太医都抓了起来,威胁说:“如果皇上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杀了你们添命。”
这念头太医不好混,特别是给皇帝治病,一个不好,就得把脑袋搭进去。所以给贵人看病的时候,太医多采用保守之治疗,绝对不用猛药。救得活是太医的功劳,救不活是天数如此,太医不用负责任。
就医德来讲,当时的太医和现在的医生有一拼,都很黑心。
见客氏威,太医们也不敢糊弄了,纷纷拿出了真本事,还真把天启皇帝从鬼门关捞了回来。
“奶娘。”朱由检看着床边的客氏,眼泪不住的流了下来。
“好孩子,别哭,看了奶娘伤心。”
“奶娘,我要不行了。”
“别说傻话,你会好的,等你好了,奶娘亲自下属,给你做好吃的。”
“奶娘,我的身体我知道,我死不要紧,这皇位要谁来继承啊。我听说奶娘捡了一个孩子,不如把他带进宫交给皇后,就说是朕的骨肉,等我死后让他来继承大统。”
朱由校是真病糊度了,他说的孩子就是客可群,客氏跟哈大全的私生子。
其实天启皇帝早就知道,孩子是客氏生的,即使不知道父亲是谁,他也不在乎,依然把这孩子看做亲弟弟一般。
当看到客氏在床边衣不解带的照顾是,难免冲动了一把,说出一些浑话来。
客氏忙说:“皇上说什么糊杀,皇上怎么会死呢,你一定会好的。”
让客可群冒充皇帝的儿子,就是皇帝肯,客氏也不敢。小可群现在已经快两岁了,他的存在早就不是秘密。现在突然说是皇帝的骨血,也许有人会相信,但绝对不会有人公开的相信。
明朝的皇帝档案很黑,甚至有人娶过比自己大十八岁的老婆。
客氏只比天启皇帝大十七岁,还没有赶前辈的记录。因为皇帝跟奶娘的关系太好,加之客氏长的实在是太漂亮了,坊间传闻,皇帝跟客氏有一腿。
现在把小可群说成是皇帝的种,绝对有大批的无聊人士相信。
但相信归相信,这种事情是摆不上台面的,也不可能摆得上台面。
朱由校清醒了几天,说过的话也就不在提了,连他都觉得很荒唐。
可皇帝的病依然没有好转,继承人的问题必须解决。魏公公想在藩王中找一个小孩子即位,这样方便控制。可客氏不同意,她觉得应该由朱由校最亲近的弟弟朱由检来即位。
朱由校和朱由检都是客氏一手带大的,感情基础在那里,魏公公僵持不过,也就只好同意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