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休整了一天,留下小部分人清理战场,把明军的尸体集中埋葬。哈家军士兵都有军牌,他们的尸体会被火化,然后按名牌送回家。
哈大全到达延平府时,这里已经被王八一和赵卫占领了。
自从被朝廷封为延平伯,哈大全还是第一到延平府。
旧福建十邑之一,历史悠久,为福建交通军事要地,东至建宁府建安县界1o里,西至江州府清流县界225里,南至福州府古田县界12o里,北至邵武府邵武县界18o里:东西距离275里,南北距3oo里。
哈大全让出延平府,是希望息事宁人。朝廷不要*的太急,哈大全就不会造反。可惜,朝廷*的太紧,熊廷弼竟然进入福建境内。
哈大全干掉熊廷弼之后,收复延平,就成了必然的行动。
对外,哈大全还没有公开造反。旗山脚下的大战,被有意的压制了消息,禁止人们公开谈论。哈大全叫人上书南京兵部。
“奏报:熊廷弼等调查团二十余人,在旗山脚下遇盗匪袭击,全部遇害。臣等正严密缉查之中。”
南京兵部陷入一片寂寞,哈大全很嚣张。
杀了人,还不承认。更把责任都推给了所谓的盗匪。
南京兵部更担心,哈大全进一步的行动。有迹象显示,哈家军已经出现在了邵武府边缘,很有进军浙江省的意思。
加急奏章雪片般的飞向北京。
大明朝这个池塘里的水,开始慢慢的兴起大浪。
延平府内的读书,对哈大全深恶痛绝,他们纷纷写文章谴责哈大全。这大概能满足学子们的虚荣心,能向世人表现他们的高风亮节。
学子们好像忘记了,不久前在福州,一群学子在南居益的带领下闹事。
福州学子的结果,延平学习也要在体验一把。
不用哈大全下令,王八一派人,把所有骂哈大全,闹事的学子都抓了起来。
但叫人奇怪的是,这些学子被抓的时候都很兴奋,好像马上就要名垂青史一般。脸上仿佛写着。“杀了我吧,杀了我吧。”的标语。
在学子们看来,被反贼杀掉,绝对是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哈大全对此的评论是。“一群神经病。”
第294章 战云密布。
正文 第294章 战云密布。
作为延平伯,哈大全在延平府没有宅邸。进城后,他住进了老丈人余芥的老宅。
余芥现任潮州知府,在延平府的老宅一直闲置。
住进余家老宅,哈大全想起老丈人。他不是要感激老丈人,而是派人去警告一下老丈人。
余家与哈大全的关系,最初是互相利用。后来余家搞的动作太大,哈大全痛下杀手,砍死了大舅子余信。
余家老实了许多,仇也彻底的结下了。
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哈大全把余家赶出了福建。
现在魏忠贤垮台了,皇上也换了人。余家很可能又冒出来搞事,特别是广东还有一个俞咨臬。如果俞咨臬从广东进攻福建,哈大全就要陷入两面作战的畏惧,如果江西在冒出一个猛人来。
哈大全就要三面受敌了。
放过火,杀过人。哈大全依然想息事宁人。
不能说哈大全没有雄心壮志,他是看清了自身的实力。要与整个大明王朝对拼,哈大全还没有狂妄到这个地步。
特别是天下归心的情况下,大明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多年。在百姓心中有很强烈的归属感,不是轻易可以动摇的。
听说王八一抓了上千人,把延平府的读书人一扫而光,就连朝廷设置的学正都被逮捕了。
“八一,你还是这么能干。”
“主公,夸奖了。”
王八一在哈大全面前,一点都不拘谨。“主公,还是跟在您身边痛快,这几年我在大同府,可憋屈坏了。”
提到大同,哈大全想起了一个亲戚。“八一,小巴林现在怎么样。”
“巴林部又返回大草原了,小巴林说要去投奔鞑靼人,他想在鞑靼展势力,将来为巴林老爹报仇。”
哈大全心里觉得对不起巴林部。当初在辽东,哈大全得到了来自蒙古的资源,才能与努尔哈赤对砍,不然早就被砍死了。
想起和善的巴林老爹,哈大全就想冲到沈阳,砍死莽古尔泰。
王八一看出哈大全的伤感,便说:“主公不必伤心。自从皇太极继承为后金大汗,四大贝勒貌合神离,皇太极经常派兄弟做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莽古尔泰在辽东,几次险些被砍死。真是大快人心啊。”
“千万别死,我还要新手砍死他呢。”
两人到延平府的城头上溜达,城内是繁华的都市,成为是连片的农田。今年的苗情不错,会有一个好收藏。
“主公,抓起来的读书人要怎么处理。”
“老规矩,家里出保释金,就都放了吧。不愿意出钱的,都送到鼓山挖石头去。”
“又是一笔小财啊。”
“我安排可臣,把收的钱送一半到你的家里,用这笔钱,娶几个女人,生几个孩子。”哈大全手搭在王八一的肩膀上,“谢谢你,为了我,牵连了你的妻小,很对不起。”
一句对不起,就是对王八一的肯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