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按照规定进贡,哈大全就会保证他们的权利和地位。
事情到了这份上,所有人都知道哈大全要干什么。
德雷克找哈大全抗议。“阁下,您玩我。您不是说九月攻打吕宋吗?您明显是在利用我,送假情报回去。”
哈大全说:“怎么会。我是要在九月攻打吕宋。”
“您是要在九月攻打满荆加才对吧。”
“怎么会,我要打满荆加坐船去就好了,走陆路多麻烦,绕那么大一圈。”
“我不管,我要求加钱,我不能白被您利用。”
“行,我给你加二万两情报费,这样总可以了吧。”
得了银子,德雷克也就不闹了。
满荆加的联军上下都十分紧张,明军马上要打到家门口。
在陆上作战,明军的优势十分明显,为了包围满荆加,联军不得调动了一万人的陆战队。同时,他们要求满荆加国王派出一支三万人的救**协防。
联军和满荆加军队,在马来半岛的狭长地带布防。并分别在尖喷、班巴占、麻利温三地修建要塞,设置炮台。
时间进入八月,马来半岛已经剑拔弩张,随时可能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在满荆加和金瓯间游弋的双方海军,也不再寂寞,互相之间摩擦不断。从七月中旬到八月初,小规模海战,已经打了几十次。双方各有伤亡胜负,谁都没占到大便宜,谁也不愿意把战争扩大化。
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下,满荆加和金瓯两地,却出现了畸形的繁荣,商业活动越发的频繁了。
两边海军好像约定好了一样,都不去打扰来往的商船。如果海战时,突然有商船在附近经过,战斗双方都会自己的退出战场,把安全的航道让出来。
金瓯城内一片紫醉金迷的景象。
最初还担心洋人商人已经不再担心了,哈大全旅行了所有诺言,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只要他们把货物运到金瓯,就能挣到钱。
商人逐利而行,有银子可赚,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但他们都不知道,他们运到金瓯的货物大部分被哈大全收购并囤积了起来。哈大全在金瓯收购货物,是防止有商人冒险北上。哈大全南下作战的同时,来自南洋的香料,木材都已经断货了。国内相应的商品暴涨了几十倍。
到了八月初,连最后一点存货,都要消耗殆尽了。
对于国内的情况,哈大全了如指掌,因为一切都是他控的。
“是该行动的时候。”
哈大全一声令下。福建巡抚朱敦便开始发请帖,包裹福建、两广、浙江等地的富商,都被请到了马尾。
巡抚大人请客,这些人都不敢不来。
一顿饭吃过,朱敦宣布。“这次请大家来。是有件事情跟大家商议。”
商户们都知道,准没好事。管家请商户吃饭,无非就为了一个目的:“钱。”
这几年,辽东在打仗,西北在打仗。朝廷几次几派辽饷,平贼饷,税金已经涨了数倍。穷苦百姓已经没有钱了,在要银子,只能从大户身上刮。
福建还好一些,有哈大全坐镇,朝廷派的饷银,没有落到福建百姓的头上。
朱敦高声说:“闽国公南下与洋人作战,急需军饷。为此要发行闽饷债券二百万两。以二年为期,每年五分利钱,到时全书归还。希望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保我大明海疆的安宁做贡献。”
“废话说多了也没用,大家准备认领多少啊。”
朱敦说完,已经有人推了两大车债券出来。全都是每张一百里的债券,印制十分的精美考究。很有点现代纸钞的摸样,就是方位功能少了点。
商户们都直皱眉。
二百万两债券?二年还本付息?谁信啊?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拿两车花花绿绿的纸片,就想逃走五百两银子,这买卖做的也太黑了点。
朱敦知道大家都不想卖,不过他不着急。而是冷淡的说:“不买没关系,以后可别后悔。少买也没关系,以后别后悔。”
这话,明显就是威胁。
许多商户感叹。“这官府抢劫,比土匪还黑,不拿钱还不行。”
更直接的说法。“这不是明抢吗?”
第385章战争债券。
正文 第385章战争债券。
第385章战争债券。
二百万战争债券,一天就卖光了。
来参加宴会的商户,都多少认购了一些。然后把花花绿绿的债券放进背包,垂头丧气的回家去了。他们没把债券直接丢掉,是希望官府说话算话,二年后,真的把钱换给他们。
其实在大家看来,这个希望十分的渺茫。
其中也有些爱国的商户。最大的一家是杭州的杨家,一次认购了五十万元的闽饷债券。还跟朱敦说:“闽国公出外打仗,是为了我们大明朝。我一个商人,不能出去打仗,出点钱还是应该的。这五十万两就算捐的。”
朱敦笑道:“别介,这五十万债券你拿回去,保存好了。我家闽国公是讲信用的人,绝对不会亏待大家的。”
所有商户都没有意识到,这些债券,不买会后悔,买少了更会后悔。
那些真心为国,愿意出钱的,最后都得了好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