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两件事情,是让朝廷闹心的事情,哈大全虽然“愤青”,但感觉不够强烈。
下面的事情,就让哈大全无比的愤怒了。
八月八日,竟然有人找到王八一,要他捉拿哈大全的家眷送往北京。
王八一当场就把那人抓了起来,拖到门口抽了一顿鞭子,然后叫人用马拖着绕城一周,直接把人给拖死了。
这明显是有人在整事,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北京的朱由检。
“老子在南洋拼命,不给褒奖就算了,竟然还敢算计我。”哈大全怒啊。无比的愤怒。
陈好安慰道:“这也不一定是朝廷的意思,那些想投机上位的文人,什么事情干不出来。不过人言可畏,有一便会有二,主公不得不防啊。”
“我的大军都在南洋,家里实在空虚了一些。”
“不如抽调些兵马回去,后方不稳,我们在外打仗也不放心。”
哈大全叹道:“现在都在打仗,那里还抽调得出兵马啊。”
“不如把王八一调过来,让赵卫和虎颜回去。”
“临阵换将?还是算了,这么做会让人寒心的。既然把福建交给王八一,我就应该相信他,希望他不要辜负我的信任。”哈大全绝对信任王八一。
“主公,八一如此作为,恐怕会被弹劾的,朝廷会不会趁机发难。”
“希望不会,如果朝廷发难,我只有跟洋鬼子和谈了。”
哈大全最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他南下南洋是为了阻止八国联军入侵,算是保家卫国。如果朝廷突然发难,民主大义就要先放一放。自己的名,远比一些大义重要。况且他的家眷都在福建,不能有任何闪失。
如果朱由检明智的话,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对哈大全动手。
朝廷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
哈大全让樱馆密切关注朝廷的动向,只要有消息,不管好坏都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这时在北京。
朱由检也十分的郁闷。辽东战事吃紧,陕西的员工跳巢,南洋的外鬼友人在闹事。
最重要的是,朝廷发行的宝钞变成了废纸。
哈大全在福建发行闽币,有些已经流通到北京了。因为保证金充足,信用良好,闽币已经成为一种硬通货,备受民间商家和百姓的喜欢。
闽币是债券形式的货币,五年后还要还本。
朝廷不愿意向百姓借贷,干脆直接印刷宝钞,强行推广到市面上。在户部的官员们看来,朝廷发行的纸币,百姓们必须接受。
没有保证金,更没有信用,朝廷的宝钞很快就变成了废纸。
朱由检每天都在为钱头痛。
这时有人提出。“可以到闽国公那里弄一点啊。”
第397章 担忧。
正文 第397章 担忧。
第397章 担忧。
哈大全做的事情早就不是秘密了。
从辽东开始,到现在十余年时间里,他做了许多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换做平时,哈大全早就被砍死了。可问题是,现在大明,没人能够砍死哈大全。
现在大明王朝正经历着残酷的严冬。
辽东闹事,陕西闹事,在把哈大全反了,大明就真的完了。
以上三件事情,如果一件一件的发生,朝廷都可以摆平。问题是,事情一起冒出来,就不是朝廷能够控制的了。
最然弹劾哈大全的奏章天天都有,可朱由检还是不敢动哈大全。
最近资金紧张,有人提出向哈大全要钱,朱由检也动心了。
可是,要钱也要有技巧,不能直接去要。朝廷借钱,是不能指望还的,这不是借,而是要。
哈大全不在福建,管事的是王八一,朱敦,徐士安等人。这些人都是哈大全的死党,朝廷几次策反都没能成功。
“要钱,也得找个由头。”朱由检是这么想的。
貌似那位出主意的大人,却不这么想。他天真的以为,只要朝廷一句话,福建就必须掏钱。
他直接建议。“把福建税金加五层,要他们把以往拖欠的税金分批次在一年内押解进京。”
朱由检卡巴卡巴眼睛。心道:“馊主意。”
一年前哈大全南下作战,朝廷答应用福建的税金支付军费,福建一年都没有向朝廷交税。
哈大全为了搂钱,直接减免了许多的税负,改为发行债券。通过半强制的引导,把百姓口袋里的钱掏出来。
纸币换银子,绝对是个好买卖。
哈大全又垄断了南洋贸易,更是个一本万万利的生意。
现在福州的繁荣已经超过了苏杭二州,成为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马尾更成为了最繁华的城市,甚至有赶超北京、南京的态势。
马尾是没有外城城墙的,所以她的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北京。
有人提议向哈大全要钱,户部上下竟然都认为可行,这简直就是在恶搞。
户部直接下文,要求福建缴纳拖欠的赋税,并自行增加了五层的辽饷。
福建的政务由朱敦和徐士安管理,看到户部的公文,两人先是一愣,随后便都笑了出来。
朱敦道:“户部这些官老爷是不是喝多了,这种事情也说得出来。”
徐士安道:“不理他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