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说:“这还不是闽王千岁一句话的事,有啥难的,你写份奏疏上去就是。我相信闽王千岁一定会答应的。”
虎颜摇头道:“这事,恐怕连主公也无法轻易点头啊。”
“怎么了?”德雷克满脑子的疑问。
“现在主抓南洋政策的不是主公,而是新组建的图书馆学士会,任何政策变更,都需要学士会投票通过。”
“议会?”德雷克惊呼一个新名词。
第453章 商务谈判。
正文 第453章 商务谈判。
第453章 商务谈判。
议会制传承于古罗马帝国,在欧洲政府中十分常见,在中国却是一个新兴产物。
虎颜不解的问:“议会?是啥玩意。”
“议会不是玩意。”
德雷克耐心的解释了议会的作用,还有议会的发展历程。
虎颜算是该明白了。
德雷克建议道:“你也可以在新加坡实行议会制度。”
虎颜摇头道:“不用了,中国人更喜欢中央集权,一个人说话算。图书馆学士会只负责商业活动,如果他们敢插手国政,主公不会宽容他们的。”
在哈大全监视下的图书馆学士会,的确不敢过分插手国政。但在哈大全去世之后,随着经济活动在国家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书馆学士会慢慢的左右了政治,许多国家决策都要由学士会讨论通过。
这都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
德雷克问:“我要怎么才能获得北上通商的权利。”
虎颜说:“你必须说服学士会的365名学士。只要三分之二的人同意,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我回去商量一下,马上启程去马尾。”
德雷克返回斯里兰卡,向英诺森主教汇报了情况。
英诺森主教欣慰的说:“我们的远征没有白费,至少让明朝知道了何谓文明。”
“是啊。是啊。”
这两B货真不要脸。
经过商议,英诺森主教决定派出特使团,由德雷克作为团长北上马尾,希望能够说服学士会,对洋人商人开放北方航路。
特使先到达新加坡,然后由新加坡出发,路径金瓯,直航马尾。
崇祯九年初,特师团到达马尾。
当时哈大全还在朝鲜,特使团在马尾住了小半个月,才得开始与学士会展开谈判。
这次谈判,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商业贸易谈判。以往哈大全与洋人谈判,都有一定的战争背景。只有这一次谈判,是完全商业化的,谈的都是生意,跟战争一点关系都没有。
谈判一直在进行。
而在南洋,缅甸与印度军队增兵到五十万人,王可烈驻守北榄坡的兵力也已经增加到了十万人。
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小战不断,大仗却没打几次。
九月一日,哈大全返回马尾。
他到学士会走了一圈,作为洋人特使团团长的德雷克正在发表鸡情洋溢的演说。把东西方贸易描述的无比美好,好像银子会生出翅膀,直接飞到人们的口袋里。
德雷克在中国魂了很多年,在他的印象里,中国人爱面子,只要捧几句就会同意。
可几个月下来,他发现,原来的认识是错误的。至少对眼前这群中国人来说,他的认识是错误的。
在坐的365名学士会成员一个比一个狡猾,都是些老谋深算的奸商。说在漂亮的话都没用,看不到实惠,他们是不会点头的。
等德雷克的演说结束。
作为副会长的徐士安提出。“德雷克先生,我们谈了几个月了。您能不能说点实际的,我们对你们开放商路,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好处。我是指实际的好处。”
德雷克笑容满面的说:“更大的贸易量,会带来更多的税收,不是吗?徐副会长。”
徐士安说:“但这样损害主公的利益,如果完全开放市场,一些主要货物比如香料、翡翠、木材、草药的价格就会大幅降低。我们一年内会损失20%的收益,即使货品的流通量加大,损失也无法弥补回来。”
365双眼睛一起盯向德雷克。
德雷克感到了无比的压力。这个学士会看上去是个民主机构,内部矛盾也不少,但在维护哈大全利益的问题上,却显得空前的团结。
几个月下来,德雷克招数用尽,也没能收买任何一位学士。
在欧洲,股东利益高于一切。
在中国,主公的利益高于一切。哈大全就是海上贸易中最大的股东,垄断贸易能获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要说服学士会,实在不容易。
除非哈大全放弃一部分利益。
就在德雷克想尽办法时,哈大全推门走进开会的图书馆。在座的学士们一起起身下跪,三呼:“参见闽王千岁。”
哈大全摆手说:“起来吧各位,最近辛苦大家了。”
在封建社会,上位者的一句褒奖,就能让下面的人兴奋半天。
德雷克鞠躬道:“闽王千岁,我发现要说服您的议员真的很难。”
“如果你能说服我,事情会变得简单一点。”哈大全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的学士,然后慢条斯理的说:“我成立学士会,为我制定逐步放开南洋商路的计划,主要目的不是盈利,而是还富于民。请您告诉我,如果我对你们开放航路,我的百姓能得到什么好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