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士会的365人,都是商界的精英份子。身价最少的,也有几十万两。他们能积攒下巨大的财富,靠的是头脑,而是不是蛮干。
随便挑出来六个,都比朝廷的内阁大学士们有用。
要跟这样的365个人对峙,钱谦益和孙元化没有信心,他真希望把曹化淳换掉,换个更聪明的人过来帮忙。
下面讨论开始。
学士会给出一个执行计划,哈大全拨出十二艘商船,给朝廷经营使用。为了保护哈大全的利益,朝廷的商队没有南下的权利。他们必须在马尾进货,然后向北在大明国内销售。
朝鲜不准去,日本不准去,台湾不准去。朝廷进货只能内销。
钱谦益怒了。“凭什么不让我们去。”
徐士安冷冷的说:“要饭还嫌馊啊。”
奇耻大辱啊。钱谦益气的浑身发抖,双拳紧握,满面通红。还好他的脑血管比较结实,没有当场脑淤血。
孙元化也气得够呛,曹化淳更是要发疯了。
徐士安说:“老老实实的跑船,一个来回下来,能有三十万银元的收益。如果不老实,你们连一文钱都别想挣到。”
三人没有多话,气呼呼的走了。
第458章 苏门答腊起义。
正文 第458章 苏门答腊起义。
第458章 苏门答腊起义。
回到驿站,曹化淳就开始发飙。
“他们太嚣张了,根本不把朝廷和两位大人放在眼里。凭什么要听他们的。不让下南洋,不让去朝鲜,不让去日本,不让去台湾。难道整个大海都是他们哈家的吗?”
孙元化苦笑道:“曹公公您算说对了,现在整个环中国海都是哈家的,朝廷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
钱谦益问道:“哈大全真有如此大的势力吗?”
孙元化说:“我常驻登州经常与海上的商户打交道,也听说过许多事情。就给你们讲讲吧。”
孙元化把海上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大体上还算准确。
“他占台湾?”“对。”
“他占澎湖?”“对。”
“他占朝鲜?”“对。”
“他占日本?”“对,他占了一个叫北海道的小岛。”因为地理知识与信息不足,孙元化觉得北海道是被哈大全占领的,只是一个不大的小岛。
孙元化补偿道:“哈大全南下南洋打了六年,已经占了金瓯、吕宋、满荆加等地。所占领土加起来,有数个行省大小。”
钱谦益惊呼道:“我的天啊。难道哈大全要造反。”
曹化淳说:“我看他就是在造反,我要上书告他。”
孙元化说:“你当皇上不知道吗?是管不了啊。哈大全如果反了,危害比关外的鞑子还大。朝廷动不了他,也就只有忍了。”
三人陷入一阵沉默。都在感叹国家的多灾多难。
良久后曹化淳说:“两人大人,我们来福建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们能用计杀了哈大全,可是大功一件啊。”
太监读书少,也不应该如此天真吧。
钱谦益和孙元化一起摇头叹道:“要杀哈大全,谈何容易啊。”
“机会都是制造出来的,我就不信哈大全不出错。”讲到害人,曹化淳还是挺有信心的。
这时在南洋,哈大全正在与联军谈判。刚刚结束的战争,让哈大全与八国联军成了盟友。在共同利益的趋势下,两个敌人握手言和。
至于能和平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联军在印度取得了财富,补给,和所谓的荣誉。第一批发了财的人返回欧洲,接着又来了许多想发财的洋鬼子。
看着堆积如山的财宝。
教皇乌尔班八世说:“让主的荣光,照耀每一片土地。”
三月到十月,八国联军与哈家军进入蜜月期,双方的友好指数急速攀升。通商船只不断,互派使者慰问。哈大全还派了一支戏班,到斯里兰卡唱皮影戏,赢得了欧洲朋友的一致好评。
虽然他们听不懂中文,但艺术是无国界的。
作为礼尚往来,英诺森主教也派了一支乐队,到新加坡王宫表演了交响乐。
哈大全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睡着了,这种欧洲的高雅艺术,实在不和哈大全的胃口。
一直扮演和平使者的甘地1.0大呼:“和平了,终于和平了。”
哈大全与英诺森却异口同声的低语着:“真的和平了吗?”
洋鬼子对环中国海有野心。
哈大全对南洋一样充满了野心。
哈大全抡起板砖,在洋鬼子背后狠狠的拍了下去。
何冬带来的游击舰队,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他占据了一些小岛,用武力征服,用金钱收买本地的土著。已经建立起一支多达三十万人的军团。虽然这支军团装备落后,却真的有三十万人。
何冬也不喊崇高的口号,他就说一句话。“哥是海盗,哥是出来抢劫的。只要跟哥魂都能发财。”
这年头,现实的人还真多。
同时在苏门答腊岛,一支本地武装也壮大了起来。
当年哈大全放走了苏丹王子素拓,希望他能够游击敌后,有效的牵制洋鬼子。可素拓一出门就变卦了,他带着人躲进深山,极具耐心的发展力量。他不喊口号,不出来闹事。有些时候还会与洋鬼子合作,隐忍换来了发展的契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