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血染大明_黑色眼影/庞毅【完结】(572)

  朱由检急忙道:“快叫他进来。”

  曹化淳屁颠屁颠的进了大殿,在福建呆了一年多,他被晒黑了不少,也消瘦了不少。冷眼看上去就像变了一个人,不知道吃了多少的苦。

  曹化淳是朱由检身边贴己的太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朱由检还真是心痛。

  不等曹化淳见礼,朱由检便说:“曹爱卿,你辛苦了。”

  曹化淳感动啊。领导太理解人了。他跪倒在地,双手捧起一本小册子。

  “奴才这次回京,带回了银元五十万,闽币二十万,各色铜钱二千万枚。请皇上预览。”

  一听有钱了,朱由检马上就精神了。就连旁边的大臣都精神了,终于有钱可贪了,最近国库太穷,都没什么可以收刮的。

  “都运进府库了吗?”

  “都运进内库了。”曹化淳的回答,让大臣们很失落,内库的银子不好贪污啊。

  “太好了,太好了,孙大人真是能人啊。”

  这时突然有人冒了出来。“皇上,据我所知,曹公公运抵京城的饷银好像不止这些吧。我所了解的是,银元七十万,闽币五十万,各色铜钱三千万枚。同时抵京的还有各类货物三十车,价值银元数十万。”

  又有人说:“其余的钱,难道被曹公公吞了。”

  朱由检脸色一沉。“曹化淳,到底是怎么回事。”[TXT小说下载:]

  曹化淳等了挑事的人一眼。回道:“皇上,孙大人在马尾开设洋行,先期需要大量的本金。为了筹集本金,孙大人在北京南京两地出售了大量的干股,这是向朝廷禀报过的。没有入库的部分是给股东的分红。奴才敢向天发出,没有贪墨一个铜钱。”

  这时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站了出来,指着曹化淳怒道:“曹化淳,在你眼里,国家的安危还没有小人钱财重要吗?”

  曹化淳反问道:“此话何意,我押运饷银进京,难道不是为了朝廷吗?”

  “你帮商贾小人获利,难道是为了国家吗?你说,你到底收了多少好处。”

  “你血口喷人。”曹化淳也怒了。

  曹化淳在马尾天天受气,简直就侮辱到了极点。有机会押送饷银进京,本想扬眉吐气一把,却被诬陷,换谁都会愤怒。

  杨嗣昌说:“既然你没有收好处,就把放出去的钱收回来,一文钱都不准少。”

  “那是分给股东的红利,按照合同我没有权利收回他们。”

  “你如此在意一群商贾小人的利益,还说没有收好处。”

  “他们不是小人,他们是一群愿意拿钱出来帮朝廷做生意的好人。”

  “君子不逐利而行,只有利欲熏心的小人才会从商。”杨嗣昌面色朱由检大声道:“皇上,臣要参曹化淳与小人合流,借国家危难之际发国难财。请皇上下旨严惩。”

  杨嗣昌刚说完就蹦出一大堆人,一起跪地高喊:“臣附议。”

  曹化淳气的浑身发抖,可他一个没文化的太监,实在讲不过读书人,何况还是一群读书人。

  朱由检在犹豫。这时杨嗣昌补充了一句。“皇上,辽东鞑子未平,西北匪患未平,朝廷继续增兵,到处都需要银子,怎么可以把银钱分给一群利欲熏心的商贾。请皇上下旨,没收这些商贾的非法所得,全部归入国库。”

  朝廷是真缺钱,朱由检也不知那根筋不对路,竟然说:“准奏。”

  曹化淳大叫:“皇上。”后面的话还没喊出来,他就被一群御前侍卫拉出了大殿。

  站在旁边,一直闭着眼睛的温体仁心中暗叹:“完了,大明朝完了。”

  第二天,温体仁提出辞职,朱由检写了三个字:放他走。

  很快兵部尚书杨嗣昌被任命为内阁首辅。

  按照杨嗣昌的计划,朝廷要进一步增兵。只要有足够的军队,就能消灭鞑子,消灭农民军,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

  要增兵就需要银子,杨嗣昌出了一招。就是没收孙家洋行的所有财产,连同股东的钱全部吞掉,一次就搞到了白银五百余万两。

  朱由检大喜过望,他登基十一年,第一次搞到这么多钱。

  他只看到了钱,却没有看到后面隐藏的巨大危机。

  在马尾的孙承宗悲叹道:“完了,失信于天下,国将不国啊。”

  悲叹之后,孙承宗病倒了。

  孙家洋行的股东损失惨重,朝廷没收了全部的本金和红利。许多偷偷投资的王公贵族、官员商贾血本无归。

  虽然表现上没有波澜,暗地里已经是怨声载道。

  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阶层,第一次开始怀疑大明王朝的统治能力。这个王朝是否还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要知道皇帝是中国最大的地主,作为地主的代表,如果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皇帝的位置也就做到头了。

  因为朝廷的余威尚存,暂时没有人敢站出来造反。

  崇祯十一年八月,经过二个多月的航行,哈大全的船队终于回到马尾。同行回来的还有三万远征军士兵,打了八年的仗,也该回家休息休息了。

  马尾港内人头攒动,迎接的依仗排出了十余里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