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是怕豪格直接跑回去。其实这点担心是多余的,满清由摄政王多尔衮掌权,他早就想弄死豪格,只是一直没有借口。豪格回去是死路一条,绝无活命的可能。”
在关内呆的越久,豪格越感到恐惧,他知道大清是无法对抗哈大全。
当哈大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与一点,大清能够坚持多久?一个月,还是两个月。
按照老传统,先开炮,在进攻。
在山海关外,赵卫准备了一千三百门火炮,密密麻麻的摆了一大片,从远远望去,叫人感到不寒而栗。
鳌拜挑战豪格,是想借机跟敌军打肉搏战,找机会突入敌阵摧毁炮兵阵地。
赵卫根本就不上当,明明可以轻松获胜,何必浪费士卒的生命。
鳌拜不死心,又派人来送信说:“豪格,你投降的汉人,难道也变得像汉人一样胆小怕事吗?”
赵卫笑道:“鸡将法对我没用,下令开炮。”
第537章 染血。
正文 第537章 染血。
第538章 尚可喜。
面对即将到来的进攻,多尔衮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开会。但会议只有一个汉人参加,这个人就是范文程。
在会议上,范文程提出了一个很不厚道的计划。
行军地图是简易的,哈大全对满清早有敌意,严格控制战略地图流入辽东。满清虽然想尽办法,也没有得到详细的战略地图,只能费劲巴拉的自制了一些,精度差的可怜。
范文程说:“这次哈大全动用了四十万大军,其主攻方向是塔山、大凌河一线。我军如果与其硬拼,必定是两败俱伤。在军力和经济实力上,我们无法与哈大全相比。大家都别不高兴,我们真没有哈大全有钱。”
这还真是实话,哈大全一直都很能搂钱。
“我军虽然有三十万,但核心力量只有八旗的十万人。如果这十万人损失过大,将动摇我大清的根本。大家想想南北朝时,的北秦皇帝苻坚,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说了。”
多尔衮冒出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范先生我没说你。”
范文程很无耻的说:“没关系,我相信摄政王是了解我的。”他继续说:“我计划由叶布舒将军和鳌拜将军带来十万汉军、五万蒙古军守卫塔山、大凌河一线,阻拦哈大全的主力部队,尽可能的拖住他们。而摄政王则带来我军主力十万,蒙古军三万进攻皮岛,消灭熊宽的朝鲜兵团,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东返与哈大全决战。”
多尔衮问:“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范文程摇头说:“这次哈大全亲征,动用了几乎全部主力,我军除了迎战,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离间计,反间计在哈大全那里不管用。”
大明王朝已经完了,哈大全自己说话算,要阴他是不可能的。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一日,哈大全命令王八一进兵义州,命令赵卫进攻大凌河、塔山一线。
王八一只带了一万多人,但进军十分的顺利,几乎是走进了义州城,路过城外快活林旧址时,他还到里面溜达了一圈。
因为是绕路,带得都是骑兵,走的十分迅速。
这时赵卫已经对塔山、大兴堡发起了进攻。经过多年的发展,满清军队的装备也提高了不少,火枪火炮装备了不少,其中很多是哈大全淘汰的装备。当然,这不是哈大全卖过来的,而是不法商人走私来的。
自古商人逐利而行,就算哈大全管的在严厉,也难免有黑心的不法商贩。
守卫塔山、大兴堡的都是汉军。塔山守将孔有德,大兴堡守将是尚可喜。
孔有德算是一个大汉奸,他因为部下偷吃了百姓的鸡,被当地百姓抓起来打了一顿,他一奴之下把抢了一把,等抢万劫便造反了,在山东闹了好久。后来又拉上了铁哥们耿忠明一起造反,在山东被朝廷围剿,实在魂不下去逃到了辽东。
满清很重视两人,给了不少的好处。
大兴堡的尚可喜比较特别,按理说他也有名的大汉奸。但他造反,绝对是因为哈大全。当初他尚家两代三口一起南下讨伐哈大全,可惜朝廷无能,他们在回撤时被哈大全的舰队追上去,一场大战之后尚可喜的父亲和兄长都战死了。
朝廷无能,死了许多的人,却再也不敢动哈大全。尚可喜心中气愤,干脆跑到辽东投靠了满清。
孔有德本就是贪生怕死之辈,赵卫的大军未到,他就跑到了杏山,把尚可喜一人丢在了前面。
尚可喜听说哈大全来了,他没有跑,而是沐浴更衣,祭拜了父兄之后蹬上城头准备跟哈大全拼命。
为了对抗闽王军,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大兴堡的城墙是不能指望的,只要细心查看闽王军的战绩就能发现,每次打仗城墙都会被轰得粉碎。守军的精神,也将随城墙的崩溃而崩溃。等闽王军冲上来时,守军连反手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尚可喜放弃了城墙,他命人拆掉了城墙外的城砖,在夯土上挖掘了放炮洞,把仅有的三十门大炮藏在不同的地点。
大兴堡外围,只有一道单薄的木墙。
而在城内,他名人拆除了民居,挖掘了大量的地堡,把士兵分散藏在地堡中。
尚可喜的部下很不理解,为什么放弃坚城不用,却搞得如此麻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