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决战朝鲜_远征士兵【完结】(1124)

  事实上,真想上战场打仗的兵没几个,那都是玩命的活,谁不怕啊?谁没有家人没有父母?谁不想平平安安的在家里抱着媳妇睡大觉?谁愿意跑到这战场上跟敌人拼死拼活?

  我不会看不起他们,因为我知道说不怕那是假的,就连我这个打了那么多年仗的老兵也怕

  不过在我们这支队伍里也许还真有一个人不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应该还是在期待。这个人就是李水波。可以看得出他才是我们中体能最差的一个,每一回跑完五公里他都几乎是瘫软在地上,苍白的脸色和豆大汗珠可不是装得出来的。只不过他总能凭着意志力坚持到最后。

  而且他有时冷酷得有点不近人情,人高马大的杨松坚看他跑步时步履艰难,几次想要帮他背枪都被他无声的拒绝了,最后一次甚至目露凶光的狠狠瞪了杨松坚一眼,那样子让杨松坚大感没趣。

  我们这个班里脚步就属杨松坚最稳,也许是他名字取得好吧杨松坚、杨松坚,真就像杨树、松树一样坚固。速度虽是不快,不紧不慢的朝前迈着,出发时是这样,跑到终点大家都快累趴下了他还是这样。而且还背着一挺56式机枪那玩意空枪就有七公斤重啊

  “崔伟扣好风纪扣”说话的是班长吴海国,他是我们班最正经的人。素质算不上好,说话永远是积极向上的,而且严格执行教官的命令,我想这也是他能成为班长的原因。不过他一丝不苟的性格往往会让战士们很难受,比如说这会正是练完队列休息的时候,我解开风纪扣透口气都不行

  “班长”我有些无奈的扣上了风纪扣,随口问了声:“你说这什么时候开始练习射击啊?”

  这样训练了几天,我有些不耐烦了。手上抓枪抓了几年,这要是没摸枪还好,现在一天到往抓着没子弹的56半,那就像是被人吊着一半的胃口,上不上下不下的疼得厉害。

  “这个要等教官安排”

  汗,我早就知道吴海国会这样回答了,说实话我并不觉得班长有领导才能。所有的事都要听上级的指示并严格执行命令,而且还不会变通。这样的人如果当上干部会让部队承受不必要的损失。不过似乎这时代就是这样的人吃香,人家那叫思想觉悟高

  “怎么?有人想打枪了?”冷不防教官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两眼斜斜的看着我。这是教官的习惯性动作,对此顺子的解释是——新兵带多了,习惯不拿正眼看人

  “报告教官”我忙一挺身说道:“当兵嘛就是要保家卫国,保家卫国怎么能不会打枪”

  “哟不赖嘛,会唱高调子了?”教官毫不客气的打断我的话:“我说你小子,脑袋挨了这么一下就开窍了啊?什么时候我还真要让其它人也这么开窍一下”

  哄的一声,一听这话战士们就乐了。

  其实我们还是挺喜欢教官的,教官姓陈,是个湖南人。他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是俺家乡人”于是我们暗地里给他取了个外号:“家乡人”。

  家乡人跟别的教官有些不一样,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凶巴巴的,咱们平时也挺恨他这样霸里霸气冲着我们乱吼一通,可有一件事就让我们对他彻底改观了。

  前天我们连队的一个兵不知怎么的惹着了一名教官,少不了挨一顿拳脚。本来是件挺普通的事,家乡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就算了。可他就是不肯罢休,带着那个兵就去和教官评理,听说还打了一架

  还别说,自从那一架之后,咱们这些新兵就开始打心眼里服从他的命令了。当兵的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这种肯为部下出头、肯为部下着想的干部

  “集合”家乡人大叫一声,战士们条件反射似的纷纷从地上跳起来,在中间家乡人面前整队站好。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

  一个个口令从家乡人嘴里蹦了出来,战士们就像他手中牵着线的木偶一样做出相应的动作。接着家乡人就提高了音量,用他略带嘶哑的声音朝我们喊道:“有些同志反应要练习射击你们想不想?”

  “想”战士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当新兵这么久还没打过枪,整天就摸着它站军姿走队列,要么就是背着它跑步,不管是谁都会被激起点欲望吧

  “要练习射击也可以”家乡人嘴角闪过一丝诡异,继续叫道:“如果你们五公里提前一分钟到达,明天就开始敢不敢?”

  “敢”就我一个人在叫,战士们全都拿着一副“恨死你”的目光盯着我。要知道,这时我们已经训练了一天早就筋疲力尽了,这时候还要五公里,而且还要提前一分钟

  “很好”家乡人可不管那么多,掏出表来归位,接着喊了声:“预备跑”

  战士们一声哀叫就出发了,一路上怨声载道的:

  “我说兄弟,你这不是想累死咱们吗?”

  “早一天打枪晚一天打枪有什么区别,那么急干啥?”

  就连思想觉悟高的班长这时候也不吱声了。

  我一听战士们抱怨心里就来气,打仗时的狠劲一下子就冲上了脑门,扭头就朝抱怨的战士们骂道:“**这点苦都受不了还当什么鸟兵不就是五公里吗?跟着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