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和杨松坚不着急我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不知道战斗就要在明早六点半打响,可是我一想到明天早上就要开打了,可是现在还不知道这场战要怎么打,甚至打哪里都不知道。
李连长瞪了我一眼,回答道:“就你话多我们团是担任穿插任务,到时跟着大部队走就是了,问那么多干嘛?”
我眼前不由黑黑的一片,心里暗骂了一声:你这空伙就是这样打仗的?这不是带着我们整个连队一百多号人蒙着眼镜去摸象吗?
事后我才知道,其实这时的我是错怪李连长了。因为不只是李连长不知道情况,甚至是我们整支进攻的部队都不知道情况,全军都处在边侦察边进攻的状态。
从连部走出来的时候,我就拉过家乡人直截了当的问道:“有没有办法给我搞张地图来”
“没问题”家乡人点了点头,二话不说拔腿就走。
到傍晚的时候他还真弄到手了,不过他把地图交给我时的表情就有点古怪,事先看了看左右没什么人注意,这才偷偷的把地图塞到我的口袋里。临走时还交待了声:“自已藏着看”
我翻开地图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因为在这地图上用铅笔画了三条线,应该是我们师三个团的进攻方向,一路是从米七跨过山区插向探垄。一路是从友谊关过三孔桥、板那正面进攻探某。最后一路,注明了是我们团,从弄怀出发跨过巴扁山穿插至敌后的339高地
绕上这么一个大弯?看着这地图上的路线我不由大感头疼。
我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战术,这就是抗美援朝时期早就用了无数次的穿插包围。可是我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是在山区穿插对地形不熟而且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军的联合国军部队。现在我们对熟悉地形同时也是擅长丛林作战的越军,也用这样的战术是不是
而且我也很清楚一点,就像师长在誓师大会说的那样,越军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徒弟。因为我们在抗美援朝时期有过利用弱势装备打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的先例,所以越军在与美军斗争时,也十分积极的学习我们的战术思想。我军不但向北越派出大量的军事顾问,还替越军培训了大量的指挥人员,在我国许多军校里都有专门开设“越南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墨守成规的采用这种穿插包围的战术,还能有什么效果呢?甚至越军还有可能先一步想到我们的穿插路线而布下层层埋伏在前方等着我们
想到这里我不由全身一阵发冷,我实在不想让这场战争这样往下打,但却又毫无办法。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排长而已,我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晚饭的时间到了,我有些失魂落魄的来到了食堂。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晚加菜,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脸盆里装满了肉。这要是在平时可能不到三分钟就连桶底的汤都不会剩下半点了。可是大家似乎都意识到了这是在兵营里的最后一餐,都没了胃口。大半天过去了,桶里的肉还剩下一半,谁也没心情去享受。
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的,那就是胡少文这个小家伙。也许是因为他平时很少有吃到肉的机会吧,又或许当真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嘴里塞得鼓鼓的眼睛还盯着盆里的,时不时还一个劲的用含糊不清的话催着我们:“吃啊吃啊可好吃了”
“同志们”在晚饭就要结束的时候,陈师长又带着师部的一众干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端起一碗酒朝我们高高地举起,用嘶哑而又豪壮的声音朝我们喊道:“今晚我们就要出征啦我来给同志们敬上一杯壮行酒是我的兵,都把这碗酒干了”
“好干了”
“喝”
战士们被陈师长这么一激又来了豪气,纷纷接过警卫员传下来的酒坛给自己的碗满上,接着高高的举了起来。
“夜光杯,捧在手,千军共饮出征酒。”陈师长举着酒碗冲着战士们喊了一声。
“夜光杯,捧在手,千军共饮出征酒”战士们也跟着喊,接着不约而同的往下喊:“
出征酒,味纯厚,豪情壮心似水流。
将军举起杯,士兵捧过酒。
出征酒,饮一口,将军士兵血同流。
是生,也举起杯,是死,也拿起酒,
出征酒,喝不够,生生世世不回头。”
“喝”喊完后所有的战士都举碗一干而净,接着狠狠地将碗摔在了地上
第九卷反击战的血第十二章386高地
第十二章386高地
第十二章386高地
弄怀,是距越南军事重地同登只有四公里远的一个边境小镇,这里的村民在半个多月前就因为越军频繁在附近制造事端而转移到后方了。
当然,也不排除是我军早就计划好一支部队将要从这里出境作战,而事先把村民们转移的。这是为了不让越军特工知道我军的出发点,甚至以此推断出我军的进攻路线,所以才这么做的。
从胡少文那里我知道,正如他的母亲是越南人一样,边境村民与越南人通婚的不在少数。有些是女人嫁过去,有些是娶那边的女人过来。当然,也会有男人入赘的。所以在中越边境上,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让百姓的国家界线和慨念变得模糊起来。
他们许多人早上在中国吃饭,中午就在越南亲戚家做客。对他们来说,通过几条连我们都不知道的羊肠小道在两国之间走来走去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