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决战朝鲜_远征士兵【完结】(1170)

  我想,这重量会这么轻的原因该是那镂空的枪托的功劳。这样的枪托设计即可以减轻全枪的重量,又十分自然的形成一个直形握把,而且枪托抵肩的质心也比较接近枪管轴心线,可以更好地控制枪口上跳

  抓在手上试了试,只感觉这玩意简直就不能说是一把枪,而应该称作一种艺术品了。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爱不释手、什么叫欣喜若狂

  “嘿这啥枪啊?长得这么怪模怪样的”正在我把玩着的时候,顺子就凑了上来,羡慕的看着我手中步枪,说道:“我说排长,能让我瞧瞧不?”

  “去去天就要黑了,给我布哨布雷去”我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排长,这都布好了,就给我看一下”顺子还是不肯放弃。

  “我说顺子”阿尔子日在一旁挖苦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没看到刚才咱们排长为了这连命都不要了你现在还跟咱排长抢”

  “那,那我只是看看不是?”顺子有些不满的滴咕着:“看看也不行?就跟要他的命似的”

  哄的一声,战士们听着不由笑了起来。还别说,这时候如果来跟我抢这枪,还真是要了我的命似的。

  “这是苏制SVD狙击步枪”李水波顺手将一把军刺和几个弹匣丢到我的身边:“崔排长,你忘了拿军刺和弹匣了”

  “唔”闻言我不由感激的看了李水波一眼,其实不是我忘了,而是当时根本就来不急取。攻上山顶阵地之后就在指挥战斗,一直都没去取,没想到李水波还挺细心的。

  “只剩下一个弹匣有子弹了其它的都是空的”李水波坐在我身旁解释道:“我在他身上翻了好几遍也没有多余的子弹”

  我看了李水波一眼,听出了他话中的弦外之音。赶忙取下弹匣下一看,子弹还真的跟我们步枪的子弹不一样大小。口径是相同的,但狙击枪的子弹更长一些,56式步枪的子弹要短一点。

  没理由啊都是苏式武器不是?在我的印像里,苏式武器不管是机枪步枪,所有的子弹都是一样的不是?不过那似乎都是几十年前的事,谁知道现在这子弹会换成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我不由有些气馁,如果有枪没弹,那还不是有跟没有一样?难道我上战场只带这十几发子弹?

  “SVD是使用专门的狙击弹”李水波取出弹匣里的一枚子弹,捏在手里愣愣地看着,若有所思的说道:“这种子弹精度高、威力大弹头为铜质金属被覆钢芯空尖弹头,并为了在弹道末段达到最大的打击效果于弹头底部安装有铅质甚至在一千米的距离上都有杀伤力”

  “等等你怎么会对这种枪知道得那么多?”我疑惑的问道。

  “因为”李水波迟疑了一会儿,就咬着牙继续说道:“因为我哥哥生前就是一名狙击手,越军316A师的一名狙击手,他是死在跟美国人打仗的战场上的”

  “哦”听着李水波的这个解释我很快就明白了。

  这时我就更能理解李水波的痛苦和对越南人的痛恨。对于李水波的家庭来说,在美越交战时他们无偿的为越南付出,甚至还为他们献出了家庭成员的生命但付出了这些换来的是什么呢?依旧是无情的迫害和驱逐。

  虽然这样的事情很多,越南是全民皆兵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从越南被驱逐回国的家庭或多或少都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事情一多就变得很平常了,但我心里清楚,如果这种事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也未必能接受得了,也未必不会像李水波这样对越南人恨之入骨

  “崔排长”随后李水波又略带羞愧的问了声:“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发现那名狙击手的”

  我知道李水波脸上为什么会有那表情,很明显,他当时也在努力的想把那名狙击手找出来,说不准他还想跟我比比。但结果很明显,他甚至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是凭什么知道越军狙击手的位置的。

  “我不是发现,是分析”我指了指李水波左肩上的对讲机说道:“听见家乡人报告说他们那面也神枪手了吗?”

  我虽说是二排排长,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担任连长的角色,真正的二排排长还是李水波。为了方便指挥和联系,所以也给他配了一部对讲机。

  “听见了”李水波点了点头,接着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吃惊的看着我说道:“崔排长的意思是能够同时控制住两面,所以他的位置就是”

  “你终于想明白了”我轻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在战场上不要放过每一条信息,任何一条看起来微不足道或是没有用的信息,都有可能让你在战场上出其制胜明白了吗?”

  “明白了”李水波心服口服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并不能怪他,在那紧张的战场上到处都充斥着子弹、炮弹和死亡,甚至还有可能被敌人狙击手锁定在这种情况下要他一个新兵能够抓住这么普通的一条信息并加以分析,的确是有点难度。

  但战场没有借口可言,输就是输赢就是赢,因为子弹可不管你有多少原因、多少道理所以我并没有把这些“借口”说给李水波听

  我知道李水波想要做什么,他很想做一名像他哥哥那样的狙击手,他也的确有这方面的潜质,只是不知道战场会不会容许他发展到那一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