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朝鲜人民军的骨干,全都是从中国、苏联打仗归来的老兵,看这群人不会汉语而会听得懂俄语,想来也是一支由苏联骨干组成的军队!难怪会不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厉害,难怪会不知道人民解放军自古就是以弱胜强,难怪会不知道中国军人
“咋啦!”感觉到气氛不对,我也不翻译,褚团长有些耐不住性子在旁问道。
“报告团长。”我回过神来,对着团长一挺身,说道:“他们嫌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没有坦克,问我们凭什么去打仗?”
“球!”褚团长一听就火了,原本苍白的脸瞬间就涨得通红。
“凭什么?”褚团长一把就抓过身边的一把三八大盖,使劲在他们面前抖了抖,大声吼道:“凭什么?就凭这把三八大盖,你们打不过逃到这,看我们去把他们撕喽。走”
说完不理尴尬不已的金钟松等人,径自加入了行军队伍,只不过褚团长的行军习惯也奇怪,为什么要一个警卫员在前面拉着,后面一个警卫员推着呢?我疑惑地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小山东。
“咋了?”小山东也疑惑地望了望我。
“团长咋那样走路啊?”
“哦!俺还说是啥事哩!”小山东咧开嘴一笑。
“咱团长前几天开过刀,在这!”小山东比了比自己的腰部:“说是什么急性阑尾炎,这不,刀口还没封哩,就上战场了。腰带没法扣就挂脖子上,痛得没法走,就让人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
“那这刀口还没封,还让上战场?”
“谁让了?”小山东无奈地摇了摇头:“上级几次找团长谈话让团长别来。可团长这牛脾气就是不答应,自个硬要来,说是”
不知不觉我停住了脚步,小山东的话在我心里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我无法想像一个人竟然可以放弃温暖而舒适的家,来到这异国他乡挨饿受冻、甚至是抛头颅洒热血,更让我无法想像的是,他还有非常好的理由可以不来。
呆立了良久,我挺起了胸膛,正了正背上的三八大盖,快步跟着大部队朝前走去。夜色之中,我的肚子似乎也不那么饿了,迎面吹来的风雪似乎也不是那么寒冷了
谨以本章向志愿军40军118师353团团长褚传禹致敬。他在出国前窜了阑尾炎,但他还是不顾众人的劝说,在刀口未封的情况下毅然跨出国门走上了援朝之路,并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谱写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英雄赞歌。
第一卷第一次战役第十一章温井之战(一)
第十一章温井之战(一)
温井是朝鲜的一个小镇,此镇无险可守,甚至连城墙都没有。其之所以会成为南朝鲜第六师的驻地,是因为从温井出发有两条路直通鸭绿江。一条由温井至古场再到鸭绿江边的楚山,另一条则是我们刚刚行军而来的两水洞方向。
天寒地冻,月朗星稀,下弦月发出的寒光让整个世界都处在一层朦朦胧胧的白光之中,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温井外的山丘、沟壑和被积雪压得不堪重负的树木。寒冷的天气让小虫、小鸟全都躲进了小窝里,无力发出一点声音。但是谁又会想到,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里,在这毫不起眼的小镇外围,却埋伏着中国志愿军两个师近三万人的兵力。
趴在冰凉的雪地上,感受着身下传来的阵阵凉意,我情不自禁地打着哆嗦。但此时的我却无暇顾及这点寒冷,皱着眉头望着温井内的点点篝火。
我的担忧并不是来自眼前的敌人,事实上我很清楚眼前驻扎在温井的南朝鲜部队只有一个团3100人,而志愿军却因为不知道敌人在这里布置了多少兵力,也不知道敌人的战略意图,所以安排了40军的两个师,120师和我所在的118师近三万人来夹攻这个小镇。
三万名身经百战的志愿军,去打那一地鸡毛的三千南朝鲜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一战即溃。
我所担心的,却是那些南朝鲜军为了取暖而点燃的几十处篝火。
这些篝火虽然让那些南朝鲜军暴露了目标,却同时也为美国佬的轰炸机照亮了道路。虽然中国军人早就与老蒋手中的美式装备交过手,但是却从没有正面跟美国人交过手,所以根本就不熟悉他们的作战方式,即不知道他们的通信设备有多先进,同样也不知道他们的轰炸机有多快
所以史上这一战的结果,就是志愿军一进攻,那3100名南朝鲜军就全面溃退,根本就没有做什么抵抗,最后逃到清川江的竟然有2700人。也就是说志愿军打死、打伤包括俘虏的南朝军才只有400人。
就因为这一战,美国的一位作家才会写下这样的话:“一个原因可能起自于朝鲜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对中国士兵所怀有的传统恐惧心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第2团3100名官兵中有2700名后来逃到了清川江,这就有力地表明,他们逃跑要比打仗卖力多。”
但随后美国飞机的一阵狂轰滥炸,却让志愿军损失惨重,两千多名战士还没有见过美国人的面,就牺牲在了美国人的轰炸之下。
不行,不能让这一切发生!我偷眼望了望一动不动地趴在我附近的战友一眼,这阵亡的两千多人里说不定就有他,或是他,甚至是我自己。所以就算不为别人,为了我自己也一定要改变这个结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