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间想起了第一封电报里的一句话:“为利用有利地形,大量歼灭敌人!”。于是我就明白了,这次反攻的目的并不是要夺回阵地,而是要在上甘岭上大量歼灭敌人,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
想到这里我不由叹了一口气,用人拼人,这实在是志愿军的一种无奈之举!装备比不上别人,想要在战场上争取一点优势,就要尽量和敌人打近战,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跟敌人拼人
但是这样,上甘岭无疑又会是一场尸山血海之战啊!也难怪全世界都会把这上甘岭战役称作是“东方的凡尔登”了!
我甩了甩脑袋,深吸了一口气后,就把所有的这些悲天悯人都抛出了九霄云外,战场上没有怜悯、可怜等等这些感情色彩落脚的地方,特别是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想的就是该怎样充分利用手里的资源,让手中的武器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
597.9高地的山顶阵地面积不大,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遭到敌人的炮火杀伤,在山顶阵地上的布置的兵力不会超过两个连队。但是我军却有九个连队,就算是分四个连进攻537.7高地,也还有五个连,加上坑道里的部队,大慨会有六个连。
这么多个连是没有办法同时呆在山顶阵地上的,就算伤亡了两个连还剩下四个连,把守在山顶阵地上也是人挤人,敌人只要打一发炮弹过来就会牺牲一大片。
而且一旦我军恢复了表面阵地,敌人肯定又会玩他们惯用的那一套。进攻,炮火轰炸,再进攻,再炮火轰炸这样像潮水一样的一波又一波的轰炸,最终会像以前一样,把我们的部队消耗在阵地上。而且进攻的时间也完全掌握在敌人手里,要不要进攻的主动权也掌握在敌人手里,甚至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抽身而退。我们并不能达到拖住敌人,最后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可以即能拖住敌人,又能让敌人炮火无法轰炸呢?
可不可以与敌人共存呢?
如果我们只恢复上甘岭上的部份表面阵地,让敌人依旧占领着另一部份表面阵地,上甘岭那小小的山顶阵地上,就会存在着两支不同的部队,这样敌人的炮兵当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另一方面,敌人肯定不甘心就此放弃还在掌握中的阵地,并且还会借着这些阵地不断地派上援兵发起反扑,这样一个以人拼人的战场就出现了!
没错!就这样打!
想到这里我当即定下了这个方案,但是我军要占领哪些阵地才能让伪军撤又撤不下,打又不好打呢?
我几步就走到地图前,认真地看着597.9高地的地形。
我军占领的阵地不能太多。太多的话,伪军会觉得大势已去,干脆把那几个无关紧要的阵地给放弃了。
我军占领的阵地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很有可能根本就站不住脚。到时就别说是歼敌了,能不能恢复表面阵地都是个问题!
那么,就是主峰!
我随后就把目光移向了围绕在主峰周围的8、9、10和3号主峰阵地。
这几个阵地位于597.9高地的中部,受到其它阵地的两面夹攻,伪军不可能会放弃这样一个夹攻我们的大好时机。然而这几个高地又易守难攻,占领了这几个高地,志愿军战士也有相当的能力能够在这里站得住脚!
一个大胆的计划慢慢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先是框架,然后是血肉,接着是细节
第七卷上甘岭防御战役第一百四十章开饭
第一百四十章开饭
第一百四十章开饭
三天的时间,就在战士们和伪军对坑道口的争夺中紧张的渡过。
由于我们采用了迫击炮对抗伪军的破坏,再加上孙长禄等人对手托迫击炮射击也是越来越熟练,精确度越来越高,伪军对我们的这种快打快走的方法也是束手无策。这使得他们能炸毁的坑道口越来越少,而我们挖开的坑道却越来越多,最后几乎所有的坑道都被战士们给挖开了。
在这几天的战斗中,战士们都是在坑道里与外面的敌人作战,所以伤亡并不大,只有挖通坑道口伤亡了十几个人。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因为有我的事先准备,使得上甘岭坚守坑道时的艰苦状况并没有出现。
比如坑道的极度缺水;后勤部队不顾生命危险往坑道里送水,以至一批批的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卫生员用一整天的时间收集从石缝滴下来的水,只为了能让伤员们喝上几口这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我在无敌坑道里的储水而没有发生。
于是我就在想,或许因为我的出现,发生在上甘岭坑道内的《一个苹果的故事》的感人故事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上了,英雄八连也许也会因此少了不少英雄。
但谁在乎这些呢?能多保住一些志愿军战士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天,我刚从各个坑道口走了一圈回来,就接到了通讯员递给我的一封电报,上面写着:“反攻时间:二十二时二十五分,目标0号、4号、3号、8号、9号10号阵地!”。
我很快就明白了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得到了上级的认同,0号、4号两个阵地紧靠主峰三号阵地的右侧,显然是为了掩护三号主峰阵地的右翼。3号阵地是主峰,占领了它就可以居高临下为其它阵地提供掩护。8号、9号10号阵地在三号阵地左侧,则是为了阻挡左路进攻的敌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